康熙挺有意思的,不知道什麼原因,他給兒子起的名字都帶有一個“示”部。
在所有兒子中,老十三以一個“祥”字,顯示出康熙對他的“偏心”。
這個“祥”字對比其他“祉”、“禩”“䄉”“禵”字要簡單和容易理解的多。
可見胤祥在康熙心中的位置。
康熙也確實稱胤祥最有俠義心腸了。
允祥原來和其他兄弟們一樣都叫胤祥,因為老四胤禛做皇帝后為避諱,統一把“胤”字改為“允”字。
為何允祥會成為雍正皇帝的鐵桿?
允祥生於1686年,母親是章佳氏。
二月河在其著作《康熙王朝》中披露,章佳氏本是喀爾喀蒙古草原上汗王土謝圖的格格,當時喀爾喀草原由扎薩克、車臣和土謝圖三個汗王共同執掌。
結果後來出大事了,出大事的原因聽起來可笑,竟是因為土謝圖汗死了老婆後又娶了一位天生麗質的美女四播。
漂亮的老婆被扎薩克惦記上了,這傢伙就以賀喜為名,想帶人把土謝圖給作掉,然後霸佔其美女老婆。
唉!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娶個漂亮老婆是多麼危險的事情!
車臣汗和扎薩克汗事先已經商量好,一個霸佔土謝圖汗的老婆,一個佔有他的草原。
土謝圖的女兒為父報仇,請求葛爾丹幫忙,結果葛爾丹胃口更大竟要霸佔喀爾喀草原。
無奈之下土謝圖汗的女兒寶日龍梅進京找康熙幫忙。
康熙見了美女寶日龍梅竟然潛規則了她,為報仇,寶日龍梅也只好背靠大樹,被康熙納入麾下的寶日龍梅成為日後的章佳氏,併為康熙生下了第十三個兒子允祥。
這樣看來,康熙有點不怎麼樣,竟乘人之危做下這等事。
難怪老夫子說“食色性也”。
《清史稿》上說,章佳氏是在允祥14的時候去世的,按理來說不應該,一個衣食無憂的女人咋這麼年輕就走了呢?
而《康熙王朝》中,則說章佳氏因為看不慣康熙的做派,而在允祥幾歲的時候選擇了出家,一個為康熙生下兒子又報了大仇的女人,豁然開朗,放下世俗的恩恩怨怨,去青燈古佛也是不錯的選擇。
允祥在母親去世後,由德妃代為照料。
德妃是雍正皇帝胤禛的母親。這樣,允祥就成為胤禛的跟屁蟲了。
胤禛對這個小自己8歲的小弟格外照顧,儼然當了允祥的保護神,畢竟眾兄弟之間存在許許多多的矛盾。
雍正繼位以後,視允祥為心腹,允祥是雍正集團核心中的核心,這種關係是以他們兒時就結下的情誼為基礎的。
並且兄弟兩個一度是當時皇太子胤礽的左膀右臂,他們兩個對太子的看法和立場高度一致,進退相同,並在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奪嫡”中榮辱與共配合默契。
心照不宣的兄弟兩人一直到允祥累死在工作崗位上,才撒手分別。
1730年年僅45歲的怡親王病逝,雍正皇帝親寫祭文,其中這樣說道:
憶昔幼齡,趨待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
每歲塞外扈從,形影相依。
可見兄弟情深非同一般。
允祥的囚禁之謎
作為一個500年難得的好皇帝,康熙因對章佳氏心有虧欠,所以對允祥格外疼愛。
這個身有滿、蒙兩種基因的血性漢子,從少年時代就生性淳誠,謹度循禮,在諸兄弟中雖數不上最聰明的,但文武都不亞於別人。
他又特別講義氣重情義,身為皇子,卻一點都不蠻橫驕縱,康熙皇帝也將他視為最為省心的兒子。
允祥12歲的時候,康熙便命他隨駕前往盛京祭祀祖陵,後來康熙巡幸江南、避暑塞外、視察河工等都曾帶他同往。
看這樣子這是要把他當作繼承人或輔政王臣來培養。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22歲那一年,允祥捲入了使康熙最為惱火的諸皇子爭儲的漩渦中,也就是被後人稱為“九子奪嫡”的康熙王朝的鬧劇。
此舉讓原來深受康熙寵愛的老十三允祥與老大胤禔,老二胤礽同被拘禁。
後來,太子胤礽二次復立,諸兄弟被加封爵位,但允祥仍沒有獲得寬釋,在夾穀道一呆就是十幾年。
以至於在康熙前14個皇子中,除早殤的幾個外,只有他一人在康熙一朝沒有得到過任何爵位。
這不應該啊!康熙曾是那麼的喜愛他,為何會讓自己的寶貝兒子身陷囹圄十幾年呢?
在二月河《康熙王朝》中,透過虛構人物鄔思道,道出了康熙的目的。
原來這是康熙的一步大棋,是康熙帝王之術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無奈之舉。
十指連心,每個兒子都是父親的心頭肉,康熙不想讓任何一個兒子在爭奪帝王之位中受到傷害,特別是講義氣、重情義的老十三允祥。
只能用此下策,把他給保護起來,在人生最好的青春時光裡被限制自由,父親的心在滴血。
不過從結局來看,康熙這步棋走對了!
康熙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最後的效果是顯著的。
雍正的順利繼位離不開剛剛釋放的允祥。這使得兄弟兩人的情誼更為加固。
也使得康熙對允祥的培養完美收工。
從囚犯到總理王事務大臣
人生苦樂相伴,我們可以這樣稱人生的過程為“苦樂定律”。
人受多大苦,就會享多大福。這也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十幾年的囹圄,磨礪了允祥的心性,這就如同我們在生活中經歷過的風雨,這些磨礪將成為我們悟透人生,享受幸福的資本,苦難量的積累,必能達到人生質的飛躍。
屬於允祥的時刻到來了。
康熙去世的第二天,繼位的雍正便任命允祥為總理事務大臣,同日又將他從閒散皇子破格晉升為和碩親王。
剛剛成為皇帝的胤禛,從與對手的激烈角逐中爭得寶座,尚立足未穩,那些失敗者允禩、允禟、允禵等人都心懷叵測,虎視眈眈,想利用一切手段和機會翻盤。
受任為總理事務大臣的四人中,允禩雖是雍正的弟弟,但他一直都在窺視帝位,甚至都已經開始部署行動,現在目的雖沒達到,但他還是以和雍正唱反調為準則,他也是雍正的政敵之首。
雍正雖然疾惡如仇,但為了穩定人心,再加上康熙臨終遺言不許傷害自家兄弟,所以才沒有處置八爺黨。
這時候,雍正急需一支力量來對抗允禩的八爺黨。允祥就是這支力量的不二之選。
允祥作為胤禛的鐵桿,被特殊提拔,安置在佐理朝政的核心位置,必然是雍正最為倚重的一個。
他在遭受冷落之後,十幾年的含辛茹苦,得到四哥如此厚待,自然感恩不盡,竭盡全力報效胤禛的知遇之恩。
雍正初年,因為康熙平三藩 ,收TW,又三徵葛爾丹,四處用兵,其實留給雍正的是一個爛攤子。
國庫空虛、錢糧匱乏,要想穩定時局,強國富民,扭轉財政虧空是當務之急。
胤禛把這副重擔交給了允祥。
事實證明,能文能武的允祥做任何工作都是一流的。
在工作中,允祥展示了十足的智慧。首次清理康熙一朝遺留的舊案,因為數額巨大,允祥決定打破常規,採取規定限期和獎勵勤勉相結合的辦法,數十日內就將幾千宗舊案理出了頭緒。
接著,允祥開始處置那些賴賬不還的王公親貴和官員。
被處分的人中也少不了牽連到八爺黨的人,即使有允禩撐腰,也沒幸免,著實打擊了八爺黨的氣焰。
雍正新設會考府來管理系列政務,允祥負責稽核財政出納,辦理清查虧空、收繳積欠的事務,平衡收支兩條線。
雍正對此要求很嚴格,諭示允祥:此事必須辦好,不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允祥對此盡職盡責,認真辦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稽核、駁回不符合規定的奏銷專案近百起,有效防止了營私舞弊的浪費現象。
對一些造成財政虧空有直接關係的王公宗室也毫不留情,敦郡王允䄉、履郡王允裪等人都被勒令變賣家產清還虧欠。
就連曾被康熙倚重的曹家,也沒幸免,因為借債之事被搞得傾家蕩產,就此敗落,以至於曹雪芹後來靠寫書度日。
允祥不怕被人指罵,心甘情願地扮黑臉、做實事,正是憑著這種不徇私情的認真態度,他才很好貫徹了雍正的旨意,使虧補欠還,讓雍正騰出手來幹民生大事。
自康熙一朝,就非常重視水利的修建,允祥青少年時期也曾經多次隨父皇巡視河工,憑那時候打下的基礎,面對水患,雍正把解決水利的問題交給了允祥,受命他總理水利營田事務,主管營田水利府和下轄的四個營田局。
首要任務便是在京城周圍的直隸地區修築河倒,開墾水田,變水害為水利。
允祥領命後,開拓創新,在實地勘察的基礎上親自繪製出水域圖進呈御覽,雍正頗為滿意,稱讚允祥等人親至水患地區,不位勞苦艱辛,造福百姓。
經過櫛風沐雨,寒暑靡間,允祥把水患變成“萬世永賴之利”。
雍正幾乎將所有難辦之事都交給了允祥辦理,只有允祥出馬,雍正才放心。
允祥最終死於肺病,主要是工作過度勞累所致。可以稱得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去世,雍正悲痛萬分,食不下咽、寢不安睡。還因為三阿哥允祉沒有表現出悲痛之意而治了他的罪,可見胤禛對十三弟的情誼是何等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