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劉備是漢室宗親之中少有的有志之士,他一生都致力於復興漢室江山,為此三顧茅廬,請出臥龍先生諸葛亮,霸業才有了眉目,然而劉備卻遭遇一生最大遺憾,錯失另一位隱士高人,此人是誰呢?
依據相關內容分析,此人是水鏡先生司馬徽。
司馬徽是東漢末年最有影響力的名士之一,他博學多識,精通奇門、經學,和漢末名士宋忠齊名,但他自視甚高,一般主公入不了他的法眼。如荊州牧劉表求賢納士,司馬徽久居荊州襄陽,卻沒有出山輔佐劉表,繼續過著歸隱山林的生活。即使劉表親自登門拜訪司馬徽,司馬徽也不為所動。
三國演義中,劉備第一次見水鏡先生司馬徽,是在原著第三十四回中,他被蔡瑁追殺,騎著的盧馬一躍三丈,躍過檀溪,碰到一個騎牛的牧童。這個牧童是水鏡先生的童子,直接叫破劉備的名字,並將劉備接到家中。水鏡先生觀看劉備氣色,非常狼狽,而劉備也自感慨命運多舛。
水鏡先生指出,劉備之所以如此落魄,最主要的原因是劉備“左右不得其人”。劉備聽了之後,非常驚訝,說道:“備雖不才,文有孫乾、糜竺、簡雍之輩,武有關、張、趙雲之流,竭忠輔相,頗賴得力。”水鏡先生不以為然,認為關、張、趙三人都只是武夫,孫乾、糜竺等人都是白面書生,都不是經綸濟世之才。
劉備聽了之後,也明白自身的問題,但他表示曾親自遍尋賢才,卻沒有碰到。水鏡先生引用孔子的話,說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怎麼能說無人呢?”他更是給劉備挑明,“天下奇才盡在於此”,“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水鏡先生口中的伏龍就是臥龍先生諸葛亮,鳳雛便是襄陽龐統,但是他卻並沒有對劉備挑明,而是吊劉備的胃口,提高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的身價。
司馬徽為劉備舉薦了伏龍、鳳雛兩人後,劉備好似著魔一般,見誰都認為是“伏龍”、“鳳雛”,但是沒有見到真正的伏龍、鳳雛,退而求其次拜徐庶為軍師。徐庶新官上任三把火,為劉備訓練軍隊,劉備的實力突飛猛進,擊敗前來進犯的曹仁,奪取樊城。
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控制後,徐庶不得已棄劉歸曹,他在離開前,為劉備舉薦了比他強百倍、千倍、萬倍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徐庶將諸葛亮捧上了天,更加引起劉備的好奇心,臥龍先生就是一個什麼樣的傳奇人物。
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拜為軍師。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戰略決策,從此劉備有了清晰的奮鬥方向,最終建立蜀漢,三分天下。
雖然劉備費盡千辛萬苦,如願請出臥龍先生諸葛亮,但他卻錯失另一位隱士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大遺憾。
劉備追問司馬徽臥龍鳳雛兩個高人,殊不知他面前的水鏡先生便是不次於臥龍鳳雛的隱士高人。
如果劉備在請臥龍先生諸葛亮出山的同時,也將水鏡先生請出山輔佐他,臥龍先生和水鏡先生兩大軍師同時線上,那麼劉備集團的實力將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如果臥龍先生和水鏡先生兩人同時輔佐劉備,在諸葛亮入川馳援劉備時,水鏡先生便可以留在荊州,給關羽當軍師,彌補關羽缺少軍師的局面,很可能保住荊州。
即使水鏡先生不願給關羽當軍師,他留在益州,治理內政,管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總之,有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加盟,劉備所面臨的局面將會大大改善。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劉備被“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這句俗語給吸引了,錯過了旁邊的水鏡先生,乃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公元208年,曹操揮師南下,荊州劉琮投降,在荊州襄陽居住的司馬徽也被曹操得到。曹操“愛才如命”,他本想重用他,沒想到司馬徽不久病逝。一代絕世隱士,迴歸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