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在朝鮮戰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僅基層士兵傷亡慘重,甚至連高階將領都免不了在戰場上殺身成仁。
【朝鮮戰爭】
中美都有將軍在戰場上喪生,中國喪生的最高級別將領是李湘軍長,他戰時率領志願軍67軍立下了汗馬功勞,美方喪生的最高級別將領則是沃克中將,是美軍第8集團軍的總指揮。
罪惡的細菌戰
李湘的喪生讓人義憤填膺,他可以說是美軍戰爭罪行的直接受害者。
【李湘將軍】
二戰結束以後,美軍將日軍細菌戰的研究成果全盤吸收。
雖然細菌戰被國際社會明令禁止和唾棄,但其極強的威懾力還是讓美軍難以捨棄,戰後直到今天一直沒有中斷相關研究。
朝鮮戰爭時期,美軍遲遲無法在戰爭中獲取主動權,於是便打起了細菌戰的主意,打算用這種方式殺傷中朝部隊的有生力量。
當時美軍本就擁有朝鮮戰場的絕對制空權,李湘也對美軍飛機的襲擾習慣了,只要防空哨位,發出警報他們就會提前進入防空洞躲避,美軍飛機倒也無法奈何他們。
【李湘將軍和戰友們】
直到有一天,美軍飛機的轟鳴聲在67軍指揮部的上空再次響起,李湘迅速召集部下們進洞防空,沒想到等到美軍飛機的聲音消失,外面都沒有響起爆炸聲。
李湘心中疑惑,連忙和戰士們一起外出檢視,沒過多久就有戰士前來報告,說美軍投下了一堆空炮彈殼。
李湘聽著奇怪,隨即來到了炮彈殼所在的位置,考慮到有可能是啞彈,李湘讓自己的部下不準靠近,自己親自探查,他很快發現這些炮彈殼都是空殼,此前從沒見過類似的武器。
【觀察美軍細菌彈】
在確認炮彈殼不會爆炸後,李湘觸碰了一下炮彈殼,接著向部下示意沒有危險,就回到指揮所繼續工作了。
僅僅一天過後,李湘的面部就長了一個癤子,但李湘並沒有當回事,因為之前他就因為水土不服出現過一些身體不適,長出的癤子也被他用手擠了。
但這一次的情況卻有所不同,李湘開始頭疼發熱,整個腦袋都腫了起來,並很快病倒在崗位上。
等送到戰地醫院的時候,醫生髮現李湘已經患上了嚴重的敗血症和腦膜炎,雖然進行了搶救,但還是沒能挽回李湘的性命。
【李湘犧牲】
悲痛之餘,部下和志司都百思不得其解,李湘好端端的怎麼會感染這些致死的病症,在調查了李湘最近的情況後,醫生認為是美軍投下的炮彈殼搞的鬼。
這些炮彈殼應該是美軍某種細菌武器,李湘當時臉上的癤子被他擠破,傷口沒有癒合,他又近距離接觸了細菌源,這才導致了感染。
李湘犧牲過後,志司考慮到可能會影響官兵的鬥志和軍心,對外封鎖了這一訊息,直到戰爭結束以後才公佈,李湘也成為了我軍在朝鮮戰場陣亡的最高級別將領。
【告別李湘】
車禍去世的名將
沃克中將其實算是美軍在朝鮮表現較好的幾個將領,連彭老總都對此人的軍事指揮水平比較認可,但此人的結局卻相當戲劇。
【沃克中將】
朝鮮戰爭爆發後,沃克就任第8集團軍總指揮,他在戰場上的表現非常不錯,釜山防禦圈的作戰非常成功,為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創造了契機。
論及對戰爭形勢的認知,沃克也明顯比麥克阿瑟更謹慎,他在麥克阿瑟輕視志願軍的時候就出言反對,認為來到朝鮮的志願軍數量絕不止情報上那麼一點,這讓他和麥克阿瑟產生了分歧。
後續的戰況也證明了沃克的先見之明,美軍在長津湖戰役中大敗,第8集團軍再次退守三八線休整。
【沃克中將和他的戰友】
好不容易從戰場上歸來,沃克也是心有餘悸,便召集手下計程車兵們一起聚餐,席間眾人聊到了美國傳奇將領巴頓。
沃克還惋惜的表示,這樣一個悍將最後居然因車禍去世,也太可惜了,沒有人能想到沃克會以同樣的方式離開人世。
酒足飯飽以後,沃克跟著自己的副官和司機上了吉普車,按照當天的行程安排,他們要去給20師的官兵們頒發獎章。
去往20軍防區的道路很擁擠,到處都是韓軍撤退的卡車和吉普車,此時的韓軍早就被志願軍打的意志渙散,一個韓軍司機忙著逃往後方,直接駕車撞上了沃克的吉普車。
【沃克的吉普車】
巨大的衝擊力將沃克的座車掀翻,好在速度不快,司機和副官都只受到一些皮外傷,但等他們反應過來檢查沃克的情況才發現,尖銳的玻璃碎片居然插入了沃克的腦袋,將軍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這件事引起了美韓兩軍內部的巨大震撼,南韓頭子李承晚更是嚇得馬上將肇事司機控制起來,要將其槍斃來平息美方的怒火。
這時候麥克阿瑟發話了,說這起交通事故主要還是沃克讓司機超車,自己又不戴頭盔,如果這就把韓軍司機槍斃,也顯得美軍太小氣了。
【沃克將軍】
志司在得知沃克身死的事情後也感嘆難以預料,此人還算是一個強勁的對手,沒想到居然死於意外,老天爺都站在志願軍這一邊,這樣的氣運,美軍打不過也理所應當。
資料來源:
【1】哈珀-柯林斯《世界軍事人物全書》第748頁, 中國友誼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