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吃3樣,不富也平安”,今日大年初二,3樣指啥?老傳統別丟。大年初二是很多地區開始走親戚了,初二回孃家也是傳統習俗之一,很多出嫁的女兒這天會帶著女婿一起回孃家拜年。其實大年初二除了要回孃家之外,在傳統飲食上也是大有講究的。
民間也有:“大年初二吃3樣,不富也平安”的說法,老傳統肯定有它的道理的,這三樣指的是哪三樣?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第一樣:吃雞肉
初二回孃家自然少不了要吃一頓孃家的團圓飯,也叫“開年飯”,這是出嫁女兒領著姑爺回家吃的團圓飯,這一餐自然是馬虎不得,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當屬雞肉了,在南方也有“無雞不成席”的說法,基本是過年招待親朋好友都會吃雞肉。過年吃雞也有“大吉大利”的吉祥說法,鮮美營養寓意也好。
推薦做法:白切雞
1、食材:雞肉、蔥姜。
2、鍋里加水煮沸,下入雞肉燙一下。
3、燙一下的雞肉起鍋浸泡在涼水裡,過一遍涼水。
4、然後下鍋繼續燙一下,三起三落,然後下鍋煮,加點生薑片去腥即可。(這樣煮的雞肉皮脆肉嫩)。不要大火煮,保持水微微沸騰的狀態煮出來的雞肉更嫩。
5、煮好的雞肉出鍋切塊裝盤即可。再調一個自己喜歡的蘸料搭配吃就行。
第二樣:吃麵條
老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大年初二吃麵有著一定的文化寓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麵條象徵著長壽和團圓,因為麵條長長的形狀寓意著長長久久的生命,而吃麵也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親情和諧。因此,大年初二吃麵成為了一種習俗,希望全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團團圓圓,幸福安康。麵條順順溜溜的,吃麵也有,日子越過越順的吉祥寓意。
推薦做法:番茄雞蛋麵
1、食材:麵條、番茄、雞蛋、蔬菜。
2、番茄洗淨切塊、蔬菜洗淨瀝乾水。蔥蒜洗淨切好待用。
3、熱鍋涼油,下入雞蛋液煎凝固劃散起鍋裝盤待用。
4、鍋裡餘油,下入蔥蒜炒香,下入番茄炒出番茄汁。
5、加入雞蛋一起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沸。
6、下入麵條和蔬菜煮熟透,加少許的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第三樣:吃發糕
大年初二吃發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習俗。發糕在中文中諧音“發高”,寓意著事業有所發展,步步高昇。因此,吃發糕也象徵著新的一年事業發展順利,希望家人能夠在新的一年裡事業蒸蒸日上,財運亨通。這一傳統習俗旨在祈求來年好運連連,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推薦做法:紅糖紅棗發糕
1、食材:紅糖、麵粉、酵母粉、紅棗。
2、紅糖加水煮融化放涼,加入酵母拌勻。
3、加入適量的麵粉混合攪拌均勻。
4、把攪拌均勻的麵糊發酵至2倍大。
5、然後把麵糊裡的泡沫攪出來。
6、倒入刷油的模具裡,震動一下,把裡面的空氣振動出來。擺上幾顆紅棗。上鍋大火蒸20分鐘即可。
Lily美食談碎碎念:
以上就是關於大年初二要吃的3樣吉祥美食,回孃家也可以安排上哦,圖個吉利,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平平安安、財旺運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