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興古鎮曾是“浙東首地,寧、紹、臺之襟喉”,如今在浙江一系列類似的景區當中,卻顯得格外落寞,甚至連很多杭州人都對它聞所未聞。雖然我也到這裡遊玩過,但至今仍然搞不清楚它的具體範圍,只以為是個遍佈破舊平房的老小區,就像西湖那邊的“饅頭山”一樣。前幾天到濱江區辦事,無意間發現不遠處有座“古資福橋”,就一時興起過去走訪,沒想到它就在西興古鎮旁邊,只是位置相當偏僻。
稍作了解,橋名來源於旁邊早已消逝在歷史洪流中的“資福廟”,資福廟始建於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初名“妙福院”,只是一座簡陋的廟宇,卻吸引著四方信徒前來祈福求安。隨著時間的推移,妙福院經歷了多次重修與擴建,最終在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被正式更名為資福廟,寓意著給予世人無盡的福祉與庇佑。然而世事預料,在清咸豐年間,一場突如其來的劫難讓資福廟幾乎化為灰燼,只留下斷壁殘垣。後來當地人紛紛捐資出力,對資福廟進行了修繕與重建,使其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資福廟內還有僧人居住的時候,每當夕陽西下,餘暉灑滿橋面,僧人們便會相約來此納涼,談經論道,享受片刻的寧靜與安詳。這一場景,成為了當地人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此,古資福橋又被親切地稱為“和尚橋”,這個名字裡,蘊含著人們對僧人們的尊敬與懷念,也寄託著對和平與安寧的嚮往。有趣的是時過境遷,寺廟和僧人雖然都已不見,當地人卻在橋頭開出一家規模很小的“和尚超市”,門前還有幾位老人在擺龍門陣,看到我為這裡拍照,便熱情地開始暢談和討論起這座小橋的故事。
至於橋名前面的這個“古”字,其實並非相關單位因為它是古代建築而刻意新增,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已經存在,據史料記載:“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九月,古橋迎來了一次重要的重修。在這次重修中,工匠們不僅加固了橋身,還在橋面上鐫刻了“古資福橋”四個大字”,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對這座橋的也是極為珍視與敬仰的。
古資福橋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它的建築風格獨特,橋身採用了傳統的石拱橋形式,線條流暢,造型優美,展現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與智慧。橋面上的石刻圖案,雖然歷經風雨侵蝕,但仍能依稀辨認出當年的風采,它們不僅裝飾了橋面,更成為了研究古代文化與藝術的寶貴資料。
讓我意外的是,古橋旁邊的民居舊巷裡不時有身著僧袍的大媽大姐出入,並不時會傳出朗朗的頌經聲。於是在往裡走十來米後,就發現了這處由兩套平房組成的關帝廟。
大概是正在舉辦什麼活動,所以才比較熱鬧,出於尊重吧,只在路過的時候隨手拍了兩張。
為了給香客們遮風避雨,廟前的巷子上被架起一座新蓋的“穹頂”,從旁邊的“功德牌”上看,是眾籌所建。
再往裡走,就是各個古鎮最常見的人文風景了,和其它地方不同的是,這裡沒有一點商業氣息,居民們完全保留著真實的生活狀態。
這座古資福橋的具體位置是“杭州濱江區西興街54號”,自駕前往可以直達,但停車位得靠運氣。離它最近的車站是“興路濱安路口”,坐137路 ; 195路公交車可到,下車後需要再走兩百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