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24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了2023年度業務成果彙報會,對一年來的工作進行總結和交流。
微信公眾號“文物陝西”圖
2023年陝西共開展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800項,調查面積456.455平方千米、勘探面積3460餘萬平方米,發掘各類遺蹟約7000餘處、出土各類文物約4.2萬件(組)。
其中,周原遺址西周牆垣體系、鳳雛村“宮城”、王家嘴先周建築等重要發現,進一步明確了西周城址的佈局結構和築城技術,並認為王家嘴附近應為周原遺址先周時期的聚落中心,即為古公亶父所遷之“岐邑”。
此外,一些重要發現和研究享譽國內外。漢文帝霸陵發現的動物殉葬坑入選“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為中國唯一入選者。這是繼霸陵的考古成果榮獲“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1年陝西省六大考古發現”之後又一殊榮。旬邑西頭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太平遺址、秦漢櫟陽城遺址入圍全國“十大”。
陝西省文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當日刊文詳細介紹,本次業務彙報會共分8個篇章54個專案,包括主動性考古、搶救性考古、基本建設考古、西藏考古、絲綢之路考古、科技考古和文物保護研究等,涉及都邑、帝陵、陵邑、采邑、聚落、墓葬、長城考古、佛寺遺址等,時代涵蓋舊石器、新石器、商周、秦漢及隋唐時期。
其中,主動性考古包括石峁遺址、太平遺址、寨溝遺址、周原遺址、西頭遺址、陶渠遺址、魏家崖遺址、秦雍城遺址、下站遺址、秦咸陽城遺址、西漢帝陵——漢霸陵遺址、石廟溝遺址、清平堡遺址。搶救性考古專案包括富平朱黃堡遺址、榆陽東岔遺址、清澗瓦窯溝墓地、富平長春墓地、宜川蟲坪塬遺址、蒲城房梁塬北魏墓。援藏考古專案包括拉薩曲水溫江多遺址、阿里龍門卡古代遊牧文化遺存考古調查。“一帶一路”考古專案包括哈薩克拉哈特遺址、吉爾吉斯斯坦紅河古城3號佛寺遺址、緬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復專案。基本建設考古專案包括商洛金雞塬遺址、臨潼吳中遺址、西安三橋遺址、藍田楊家溝遺址、潼關寺底遺址、寶雞六營遺址等34個專案。
此外,文物保護與科技考古專案包括黃渠頭西墓地M52出土脆弱漆車馬痕跡資訊提取與保護研究、石峁遺址出土石雕病害調查與應急保護、2023年度城東片區新發現壁畫墓的現場保護及科學調查等。
重點專案取得進展,關注性頗高的石峁遺址在2023年考古工作中基本完成了既定學術目標,在皇城臺頂部區域確認一處高等級墓地,且墓葬等級差異明顯,根據隨葬品與喪葬儀式的差異,初步判斷皇城臺墓地屬於“重貴輕富”的喪葬傳統。該墓地是目前發現的等級最高的石峁文化墓地,可能是石峁“王”墓。
太平遺址2023年度加強了環壕內部的考古工作,後續工作將繼續釐清聚落的內部結構,包括居址中心、墓葬中心、祭祀中心、手工業作坊等,儘可能清晰地呈現關中地區龍山時期大型聚落的整體面貌,為我們瞭解先民的生產生活狀況、社會組織結構等提供科學依據。
寨溝遺址的考古發掘揭示出商代晚期陝北地區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且與中原殷墟文化聯絡緊密,對探討陝北地區商代方國政治地理結構、瞭解殷墟時期中原與邊陲地區文化交流與互助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材料,具有重要意義。周原遺址西周牆垣體系、鳳雛村“宮城”、王家嘴先周建築等重要發現,進一步明確了西周城址的佈局結構和築城技術,並認為王家嘴附近應為周原遺址先周時期的聚落中心,即為古公亶父所遷之“岐邑”。
下站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大致勾勒出下站遺址時代為春秋中期至西漢晚期,為探討秦漢祭祀遺存的年代分期奠定了基礎。
漢長安城東郊道路系統的考古收穫,宣平門——謝王莊東西大道為“新豐道”,是迄今為止在渭河南岸、漢長安城東郊首次發現的大規模道路,或與秦馳道相關,本次發掘完善了漢長安城東郊道路體系,也為確定與之相關的橋樑、亭、鄉、關等重要戰略點提供資料。
秦咸陽城考古,其中IA3區一號建築基址的年代為戰國晚期——秦時期,新發現的“中官”陶文,說明該機構曾參與建築的營造活動;劉家村北側大型夯土建築的勘探,確定了宮殿區大型建築分佈的東界。
韓城陶渠遺址規模最大M36、儲存最完整M41及高等級建築區的發掘收穫,這些墓葬具有東首葬、墓內隨葬整車馬、殉人殉狗、隨葬偶數陶器等特徵,應為兩週之際的畿內封邑——京邑。
此外,寶雞魏家崖遺址是春秋早期一處高等級的秦文化城址,極有可能是文獻記載的“汧渭之會”所在;潼關縣梁家堡唐墓的發現,其中兩座墓葬的墓主為琅琊王氏成員;滻灞港考古收穫,陸旗營村墓地、霧莊村墓地或為唐代左神策軍將領或宦官的埋葬之地;高陵車張遺址考古出土的“高市”陶文表明,車張遺址應為瀕臨西漢高陵縣(今古城村遺址)的一處聚落遺存,對於秦漢聚落考古研究、探討高陵建置歷史及其縣治所在增添了思路與線索……
回顧一年來考古取得的成果,一些重要發現和研究享譽國內外。漢文帝霸陵發現的動物殉葬坑入選“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為中國唯一入選者。這是繼霸陵的考古成果榮獲“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1年陝西省六大考古發現”之後又一殊榮。
微信公眾號“文物陝西”圖
旬邑西頭遺址從22個入圍專案中脫穎而出,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太平遺址、秦漢櫟陽城遺址入圍全國“十大”。
寶雞下站遺址、西鹹新區北城村墓地被列入國家文物局第四季度釋出的“考古中國”重大專案重要進展。
洛南夜塬遺址、旬邑西頭遺址、秦漢櫟陽城遺址、西安三殿漢代古橋遺址、隋唐長安城朱雀大街五橋並列遺址、靖邊清平堡遺址被列入2022年陝西六大考古新發現,入圍專案分別為涇陽蔣劉遺址、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咸陽北城墓地。
依託考古發掘成果,2023年11月29日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標誌著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遺址的石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郵政於2023年發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特種郵票一套4枚,此套郵票以“中華文明探源”為主題,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郵票圖案之一。
此外,我國首部帝陵考古保護題材電視劇《國寶耀世》是陝西省2023年度重大文化精品專案,它以國內重大考古發現確定“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的經過為原型,講述了考古工作者以及公安局文物緝查隊長等一線文物保護工作者橫跨20年保護文物古蹟,共同推進重大考古發現的故事,展現了我國文物考古保護工作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