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資料圖。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在農曆龍年春節,“龘”(dá)字出圈成了生僻字界的“扛把子”。從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主題“龍行龘龘,欣欣家國”,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甲辰龍年新春文化展序廳中出現的“龍行龘龘”,再到時下應景的祝福語“龍行龘龘、前程朤朤”,都引起民眾對生僻字的關注和好奇。
雖然這個字在歷史上幾乎沒有實際使用過,但今人將其重新挖掘出來,並賦予新的時代意義,顯然是一種傳統文化與當代潮流的巧妙結合。不僅展示了漢字的獨特魅力和創造力,也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與此同時,“龘”字在當前的火爆也並不意外,除了媒體和社交平臺的大力助推,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作為中國人最熟悉的生物之一,龍本身就擁有廣泛的民間基礎。無論是人們關於其蜿蜒而雄健體態的想象,還是古籍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的生動描述,都為龍的“周邊”火爆輿論場打下了基礎。
作為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生僻字和常用字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記錄了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傳承。儘管在現代社會中,伴隨技術手段的革新,人們接觸生僻字的場合越來越少,但其所蘊含的豐富內涵不減,反映著造字時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人們看到它的形,念出它的音,除了多認識一兩個字之外,也能或多或少了解背後的故事,感受文化的力量。
這也意味著,面對生僻字,我們不能再因讀寫困難、使用頻率低等原因而淡化或遺忘。相反,我們應該將其視作通向古代智慧和文化世界的視窗,透過學習和了解它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傳承。
正如此次“龘”字所展現的那樣,生僻字的破圈傳播不僅讓人們感受到古代的造字之美,更激發了不少網友對文字背後歷史故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令人欣慰的是,為了喚起人們對生僻字的重視,相關的努力和嘗試從未間斷。工信部就曾制定相關標準,並要求所有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的產品與系統都必須符合這一標準,這將有效解決生僻字使用困難的問題。
此外,一些學校和文化機構也積極開展生僻字的教學和推廣活動。包括舉辦生僻字書法比賽、生僻字知識競賽等,以激發人們對生僻字的興趣和熱情。
生僻字是傳統文化的舊映象,也構成了網路時代的新景觀。在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生僻字透過社交媒體、網路表情、表情包等形式廣泛傳播,成為了人們交流和表達情感的工具。
當生僻字成為網路流行語,雖然與原本字義相去甚遠,但豐富了現代表達理念,也賦予了漢字更生動、更富有時代感的魅力。讓其以更加鮮活的面貌,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
也因此,讓生僻字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是文化傳承的應有之義,也是文化自信的生動展示。相信生僻字將在日新月異的傳播環境中跟上時代,在豐富多樣的文化土壤裡紮根生長。
撰稿/孔德淇(媒體人)
編輯/馬小龍
校對/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