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表達方式。傳統的美食是在物質基礎上的提煉與昇華,包含了社會習俗、傳統和價值觀。
龍年春節,食品供應市場龍騰虎躍,紛紛拿出中國傳統風格的食物來吸引打動消費者,讓人時辰未到,食指大動。其中最引起我激動的是寓意年年高、節節高的年糕。
關於年糕的起源,有明確歷史記載的文字在清代,紹興人範寅著《越諺》中記:“年糕,浸粳米一石,摻糯米五升為粉,蒸舂,搓條,犒男女僱工之賀年者。”似乎是過年發給僱工當紅包的。
而清顧祿《清嘉錄》記錄蘇州風俗,則說:“黍粉和糖為糕。有黃白之分,大徑尺而型方,俗稱‘方頭糕’,為元寶式者為糕元寶。黃白磊砢,俱以備年夜祀神,歲朝供先,及饋貽親友之需;其賞賚僕婢者,則形狹而長,俗稱‘條頭糕’;稍闊者曰‘條半糕’。富家或僱糕工至家,磨粉自蒸;若就簡之家,皆買諸市。春前一二十日,糕肆門市如雲。”蘇州糖年糕之起源和傳統規矩在食物上劃分之嚴可見一斑。
可是民間另有傳聞,說蘇州人吃年糕有懷念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大夫,政治家伍子胥的意義。因為他憂慮吳國不久將亡,曾吩咐用年糕製成磚塊砌成城門。後果然發生饑荒,他家人率饑民前去挖地,以灰撲撲的磚形年糕果腹渡過難關。長久以來,蘇州點心糕團品種特別多,伍子胥的年糕之恩想必深入人心。
出身於皇族的美食家唐魯孫舌尖上的記憶相當精緻,寫過年吃年糕亦不凡。他最推崇寧波水磨年糕,謂乾燥適度,久藏不壞,用高湯、雪裡蕻、冬筍絲煮湯年糕最絲滑。唐先生聲名在外口福佳,有山西人請他吃寧波年糕,竟然是用酸菠菜泥燴的,端的是“糕薄泥腴,太羹醇液”“碧玉溶漿,柔香噀人”,其味雋永,久久難忘。而無錫一楊姓巨紳請唐先生吃血糯米做的豬油年糕,也被他大讚,總結道,第一不加任何顏料,柔光帶紅,呈現自然粉荔顏色;第二清雋松美,糯不粘牙。這種特製年糕每年春節只做一次,去廟裡祭祀後分贈親友,稱為“粉荔迎年祭”。
在我的春節食物記憶中,寧波年糕排首位。甜有油煎桂花糖年糕,蒸豬油年糕,鹹有塌棵菜冬筍炒年糕,黃芽菜肉絲年糕湯,毛蟹炒年糕等等。至於大熱劇《繁花》中的排骨年糕,只是日常點飢的普通點心,還輪不到過年時端上圓臺面。我外婆是地道寧波人,春節去外婆家拜年,她端出來的年糕中還有一種叫做“塊”,比較粗糲的糯米糰狀,蒸前是一塊鐵蒸後是一攤泥,外婆笑眯眯拿筷子挑起一團塞給我吃,那種幾乎要粘住我喉嚨口的燙、甜和軟讓我迸出眼淚來,等到能說話,拼命點頭說好吃好吃,謝謝外婆。
著名美食文化作家陳詔先生也是寧波人,他回憶小時候家裡過年一件大事是,請年糕師傅上門做年糕,浸泡、磨粉、蒸,大人小孩圍坐長方桌,看年糕師傅將蒸熟後滾燙的一大塊米團扔到杵臼裡,用力搗。然後放桌上揉成一小團一小團,大家動手搶,放在年糕模具中用力按壓,再晾乾。那些帶花紋,有喜慶字樣的條狀年糕因為付諸參與感,感覺特別美。而在搶到年糕團後,大人允許他DIY一隻嵌入油條或豆酥糖的年糕團吃,那種童年幸福變作舌尖上的鄉愁,終生難忘。
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傾倒世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食材和菜式中都寄託了中國人的人文情愫。飲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更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還浸潤著深厚的禮儀傳統,同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孔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