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封建社會後期進入更加專制統治的時代,作為應用與藝術雙重性的書法,在皇權文化的作用下,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尤為密切。明代書法教育形式多樣,除一般常見的官方學校教育、塾式教育、私人傳授、書法世家等,還在宮廷中設有專門書法教育形式,種類繁多。而科舉考試也與書法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明代書法大家董其昌、文徵明就曾因書跡不佳而“名落孫山”;亦有善書者憑藉一手好字,在考試中拔得頭籌。
近日,上海書畫社出版的新書《永珍:明代書法與社會文化》面世,作者張金梁透過政治、教育、哲學、文學、繪畫等方面,將千餘位不同階層的善書者歸納梳理,呈現明代書法發展面貌。本文選摘自書中“明代書法與科舉教育”一節。
《永珍:明代書法與社會文化》書影
趙秉忠狀元卷(區域性)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隋唐之後,國家對於人才的發現和委任,大都採用科舉考試的方法選取,真正實現了“學而優則仕”的宗旨。時至明朝時,科舉考試的體系已經非常成熟,且形成了一整套非常完備的程式。文人想為國家所用,正統的途徑便要經過這些國家規定的層層考試,若在其中能有出類拔萃的表現,便會魚跳龍門,可堂而皇之地進入仕途。國家考試一般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等,
文徵明《赤壁勝遊圖題耑》
書法在科舉考試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諸生考試和殿試中。以府、州、縣試選取諸生時,要看書法水平。如文徵明、董其昌,都因為在年少時書法不佳排名時受到影響。
文嘉《先君行略》書影。據文嘉《先君行略》記載,文徵明“少拙於書,遂刻意臨學”,成為生員後更加努力臨池,每日苦練。但是在他十九歲應歲試時,還是因為考卷上的字跡不佳,而被考官置於三等。
鄉試和會試為防作弊,要將考生的試卷重新編號謄錄,閱卷者只能看到重抄的文章,所以書法在其中的作用不大。但在殿試時,要看會士們的試卷真面目,書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排名的先後。從明代的實際情況看,會試的入選者稱之為會士,他們都要經過殿試環節才能成為進士。由於這是在紫禁城內宮廷進行的考試,所以又稱為廷試。殿試的主考是皇帝,因此殿試不僅是會士排名而成為進士的過程,也是讓會士們的身份轉變成皇帝門生的重要過程。一般情況是,皇帝主考殿試,但閱卷評判及排名是充當考試官的大臣們的事,他們要將所有參加殿試的會士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個檔次,負責考試的大臣要將殿試卷子前十名優秀者,按順序排列好交給皇帝觀看,一般情況皇帝尊重大臣們的意見,有時皇帝也根據自己的看法,將十份卷子的名次作以調整,尤重視被稱之為一甲的前三名,最重視稱之狀元的第一名。
據統計,明朝共舉行了88次會試,產生了89名狀元。又據相關史料記載,狀元中善書且較有影響者就有20餘位。
此時的文字書法水平及卷面工整美觀,成為非常敏感的形象元素。為了顯示對皇帝的尊敬,大臣在選擇呈於皇帝的卷子時,已經非常認真地選擇那些“詞札兼美”者,皇帝再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進行選擇,確定一甲三人,分別用紅筆書第一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於卷面,於此本科的狀元、榜眼、探花便產生了。二甲的人數也要經過皇帝的同意而定,餘者便為三甲,這時便可張榜公佈於眾了。朝廷規定,獲得一甲者,稱之為賜進士及第,二甲者為賜進士出身,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吏部根據不同的類別,授予他們不同的官職,一甲第一名的狀元,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第二、三名,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二甲者授正七品的翰林院、詹事府等官員,或被選拔為庶吉士再加學習,成為朝廷重點培養的物件;三甲者人數最多,授從七品等官職,一般外放為地方官員。進士們因身份區別任職雖然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由此正式成為朝廷的命官,開始了他們治國平天下的願望。
黃炳中、申時行《適適圃圖冊》(區域性)
黃炳中、申時行《適適圃圖冊》(區域性)
由於一甲二甲的進士是進士中的精英,要任職於朝廷近侍部門,所以選擇時的要求較高,不但要求文章優劣,還要求書寫水平高超,這也成為朝廷為進士分等的重要標準。其中一甲三人尤其如此,受到天下文人墨客矚目的第一名狀元,更要在整體上出類拔萃了。從實際情況看,書法水平在殿試中確實發揮著樹立卷面形象的功能,為會士們爭取好的出身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史書記載中,不乏書法優秀而被選為狀元的例子,如《分省人物考》謂:“(申)時行廷試時,上見所對策詞札兼美,親擢第一。”申時行的文章自不用說,而功夫深厚工整精美自然大方的楷書答卷,頓時征服了身為主考的皇帝,毫不猶豫地拿起御筆丹書卷上“第一甲第一名”,申時行真正成為欽點狀元,亦成就了文林書壇上的一段美談。再如《謇齋瑣綴錄》載:“成化丙戌(二年)廷試,王冢宰以程敏政卷字精楷,力贊為第一。”程敏政除文章優秀外,卷面文字書法精楷,故而讀卷官力推其為第一,雖然沒有達到目的,只得了第二名的榜眼,但此足以說明書法在殿試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程敏政跋《陸游〈懷成都十韻詩卷〉》
在明朝的267年中,共舉行了88次會試,產生了89名狀元(其中一次會試舉行了兩次殿試,出了兩名狀元)。他們應當都是如申時行那樣“詞札兼美”的優秀人才,據相關史料記載,在這些狀元中善書且較有影響者就有二十餘位,他們是:黃觀、胡廣、曾棨、陳循、商輅、彭時、羅倫、吳寬、謝遷、毛澄、顧鼎臣、楊慎、羅洪先、申時行、張元忭、朱國祚、焦竑、朱之蕃、趙秉忠、張以誠、韓敬、文震孟、劉理順等,現將幾位較著名者簡介於後:
胡廣(1370—1418),字光大,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狀元,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明雷禮《列卿記》謂其“尤工書法,行草之妙,獨步一時”。曾扈帝北征,一路制銘刻石皆出其手,叢帖《晴山堂帖》收有其書《心遠先生喻蜀圖序》。
曾棨(1372—1418),字子啟,號西野,江西永豐人。永樂三年狀元,官至少詹事。為文思如泉湧,館閣中諸大製作皆出其手。《東里集》謂其“一時文人所作碑碣、記序、表贊、傳銘、詩賦,流佈遠邇,蓋未有如子啟之富者。工書法,草書雄放,在晉人風致,自解大紳、胡光大後,獨步當世”。流傳有行書《天馬賦》,出入蘇、米,精美可觀。
吳寬 《種竹詩卷》(區域性)
吳寬(1435—1504),字原博,號匏庵,長洲人。成化八年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其品性高潔,學問淵博,王鏊《震澤集》雲:“作書姿潤中時出奇崛,雖規模於蘇,而多所自得。”頗為中的。其為明朝狀元中書法成就較大者,對後世影響亦巨,流傳墨跡甚多,代表者有《種竹詩卷》(如圖9)等。
楊慎《留贈楊判官與哭晁鏡湖太史墓詩冊頁》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狀元,為官不久便因“大禮”事諫爭,消籍遣戍雲南,直至老死。王世貞《國朝名臣遺墨跋》曰:“慎以博學名世,書亦自負吳興堂廡。”觀其《題東坡竹石圖卷》用筆輕鬆自如,生動自然,可證王氏之言不虛。其特善著述,成書逾百種,罕有比者。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狀元,官至春坊贊善,後因性直敢諫削職為民。王世貞《藝苑卮言》曰:“洪先書頗秀潤,出《聖母帖》,而豐肉少骨,穠媚有之,蒼老不足。”其書有《荊川帖》、《致可大札》等流傳,行草如王所論,行楷則勁健可觀。
黃炳中、申時行《適適圃圖冊》(區域性)
申時行(1535—1614),字汝默,號瓊泉等,長洲人。嘉靖四十一年狀元,官至史部尚書,曾位居首輔。其善真、行、草書,曾有《賜閒堂帖》刊印行世。讀其《登堯峰詩軸》、《惠教帖》等可知,得之於“二王”、米芾書法,信筆寫來,自然大方,甚見功力。
焦竑(1541—1620),字弱候,號澹園,南京江寧人。萬曆十七年狀元,仕途不暢,為官僅七年便辭歸,後專心著述,成就頗大,顧起元《客座贅語》雲:“焦弱侯真、行,結法眉山,散朗多姿,而古貌古骨,有長劍倚天孤峰削日之象。”其有墨跡《遠訪帖》傳世。
朱之蕃《跋王羲之〈大道帖〉》
朱之蕃(1548—1626),字元價,號蘭隅,南京錦衣衛籍,山東茌平人。萬曆二十三年狀元,官至吏部右侍郎。其精鑑賞善書畫,名動海內外。《江寧府志》曰:“之蕃真、行、草師趙魏公,間出入顏魯公與文徵仲,日可萬字,運筆若飛,小則蠅頭,大則徑尺,咄嗟可辨。”其有小楷書屈原《漁父辭》,功力深厚,精美絕倫,惜末脫去趙子昂衣缽,不能自立耳。
文震孟《行書詩軸》
文震孟(1574—1636),字文起,號藥圃,長洲人,文徵明之曾孫。明天啟二年狀元,官至禮部右侍郎,入閣輔政。其書法頗有曾祖風,“書跡遍天下,一時碑版署額與待詔埒”。其有七律《多少遊魂詩軸》傳世,筆酣墨暢,天趣橫生,在家法的基礎上,加之董其昌的潤秀,惜骨力稍弱。
商輅《浙藩送行詩序》(區域性)
應該說明的是,士大夫們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至於書寫只是當工具對待之,即使有喜愛者,亦將此視之為餘事末技。故而有諸多書法高妙者,因政績或其他成就所掩蓋。如淳安人商輅,他是明朝唯一連中三元者。所謂三元,即在鄉試中為第一名的解元,在朝廷會試中第一名會元,最後正統十年的殿試中獲得狀元。其書法頗有時名,卻因政績官事名聲太大,末技的書法便沒人提及了,但喜歡收藏的文壇後七子領袖人物王世貞《國朝名賢遺墨》收有其書,其中可以看出其筆墨功夫之深厚。
又有山東青州趙秉忠,字季卿,萬曆二十六年狀元,現青州博物館存有其殿試真跡,是當今國內唯一面世的狀元卷,洋洋千言,一氣呵成。字型步武鍾、王,一絲不苟、略無呆滯,充分體現了作者才氣橫溢和深厚的功力。
不可否認,在明代狀元中,沒有出現劃時代的書家,大都是喜愛翰墨的工書者,即便較突出的吳寬、朱之蕃、文震孟等,也不無轅下駒之嫌,僅可稱能而已。這可能與他們長時間浸染於應付科舉考試的“臺閣體”有關,或因得中狀元后,只著眼於仕途,便無意於翰墨之小道了。相反,一些久試不第和無意仕途者,如文徵明、祝允明、王寵、陳獻章、徐渭等,卻在書法上大顯身手有所作為,這又成為明朝書法上很值得研究的一個課題。
永樂年間朝廷書法專業教育
明朝廷為了培養書法人才,曾經在有關部門設立過書法教育機構,這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朱棣以“靖難”之役,推翻其侄建文帝而登上皇位,年號永樂,從而改變了明朝原先的帝系。永樂帝為了儘快穩定統治,除殘酷鎮壓反對者,盡力籠絡利用順從的建文舊臣外,更重要的是採取了借大興文藝體現文治之名,巧妙緩和了與文人士大夫之間的矛盾:一是廣集天下文人為國家修書,從而有《列女傳》《歷代名臣奏議》《永樂大典》等巨編問世;二是將大量的善書之士召入朝廷,儲翰林、授官職,一時四方文人墨客聚集朝廷。而後者則成為明代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盛事。
1.召善書者儲翰林
明初洪武時,由於不重甲科,以薦舉入仕,便有不少儒士以善書得官於朝廷,如胡璉“洪武中以楷書任工部主事”,陳昇“以能書為吏部主事”,劉理“洪武中以善篆書為中書舍人”。永樂時朱棣為體現文治,對善書者更加看重,將四方善書者匯聚於朝廷,動作之大,範圍之廣,人數之多,前所未有。黃佐《翰林記》曰:“永樂二年始詔吏部簡士之善書者,儲翰林,給廩祿,使進其能,用諸內閣,辦文書。”楊士奇是當時朝廷內閣成員及此事的操辦者之一,在其筆下對此壯舉不止一次地大書特書,論述頗詳。其《東里集》雲:“永樂甲申,詔吏部簡士之能書者儲翰林,給廩祿,使進其能,將用之清密之地。長樂陳登思孝以篆籀最先至。”在諸多的史料中,對永樂時召善書者於朝廷,也多有記載,略舉幾例如下:
王紱,字孟端,無錫人,少為弟子員,永樂初以善書薦,供事文淵閣,拜中書舍人。(《常州府志》)宣嗣宗,字彥祁,嘉定人。永樂三年詔郡縣舉楷書士上,彥祁既命從中書舍人書誥敕。無幾簡從事翰林。諸學士皆重之,宣德初為吏部員外郎。(《東里續集》)
夏昺,以能書召試稱旨,命與仲昭(其弟)同拜中書舍人,時人稱“大小中書”。(《甫田集》)
朱銓,字士選,太宗選寫金字經,入翰林。(《江寧縣誌》)
劉素,字太初,理之子,永樂中以正書選入翰林,供奉。(《存片錄續集》)
滕用亨,初名權,永樂三年被召試篆書,作“麟鳳龜龍”四大字,又獻禎詩三首稱旨,授翰林待詔。(《延休堂漫錄》)
沈度嘗言於上,有弟粲,其書勝臣,遂亦被徵用。(《吏隱錄》)
夏衡,字以平,永樂中沈度以善楷書薦授中書舍人。(《分省人物考》)
胡宗敏,歙人,永樂十六年,以楷書徵赴文淵閣,宣德九年除泰安知州。(《徽州府志》)
王紱《題萬竹秋深圖》
當時被徵辟到翰林的布衣善書者,很多人沒有馬上授官,讓他們在翰林院等衙門,或幫助抄寫處理檔案,或在翰林們的教導下對書法等課目進行學習,人們將這些以能書被選入翰林院學習實習的,稱為翰林書學秀才,原有官職者謂之翰林院習書。永樂間,在朝廷儲習書秀才較多,學習一定時間,朝廷有關衙門需要善書者時,便授他們以官職,如永樂十年三月,“擢翰林院習書秀才朱孔暘”、“翰林院習書州判張固、庶吉士胡敬、監生程玖、秀才沈粲、許鶴鳴、王孟、朱暉、陳宗淵、龐振舒、章炳如併為中書舍人,仍隸翰林院書制敕”。從而可以看出,在永樂中以能書被薦的面較廣,形成了一個非常壯觀的以書授官現象,是此時期社會性的習書熱的動力,成為明代書法界的美談。
明代心學大家陳獻章《七言絕句軸》
2.以書選庶吉士
永樂二年三月,時逢大比,朱棣為了進一步培養優秀人才,便在廷試中錄取進士四百七十人,將一部分成績優異的年青進士沒有直接放官,而是選入翰林院繼續學習。《明史》記此曰:“授一甲三人曾棨、周述、周孟簡等官,覆命於第二甲擇文學優等楊相等五十人,及善書者湯流十人,俱為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遂專屬翰林矣。”庶吉士始創於洪武十八年,當時朱元璋“以諸進士未更事,欲優待之。俾觀政於諸司,俟諳練,然後任之。其在本院承敕監等近侍衙門者,採《書經》‘庶常吉士’之義,俱改稱為庶吉士。在六部及諸司者,仍稱進士雲”。朱元璋將一部分成績優異的進士選入翰林院、承敕監等近侍衙門授予庶吉士,主要目的是俾觀為政歷練辦事,來增加實際參政能力,只有解縉等很少幾人獲得。永樂二年朱棣在新科進士中所選的庶吉士則不同,把他們專設於翰林院,進一步學習深造,有為國“儲才”之意。
在永樂二年所選為庶吉士的進士中,有兩個選取標準,一是文學優秀者,二則是善書者。《國榷》記載了當時所選情況:永樂二年三月丁未,“選翰林院庶吉士,楊相、宋子環、王訓……並習文;湯流、王英、孫奉、餘鼎、李永年、袁邇、周遠、鍾旭、彭禮、戴弘演並習書。戶部辦事進士當塗李衡,以年少自請,命改庶吉士,同江寧楊勉習書”。其中十餘位被選為習書者,都是當時進士時的善書者,成為朝廷首批以善書選為庶吉士習書。朱棣這次在新科進士中所選的庶吉士與朱元璋所選的庶吉士不同,不是讓他們觀政,而是將他們專置於翰林院,專門選派學士們對其督導進修學習,目的是讓他們在政治、文藝方面登峰造極,以弘揚文化振興士氣為國“儲才”。
事隔兩月,永樂帝又將在各朝廷衙門中的部分善書辦事進士,再次選拔庶吉士。《國榷》載:永樂二年五月辛丑,“諸司辦事進士曾慎、魏驥、吳敦、漆霄、趙理、趙琰、韓庸、史彬、徐觀、樊靜、曹彥昌、陳旭、田育、羅處富、邢旭、曾恕、王完、葉貞、陳興、俞禮、趙濬、潘中、徐昤、胡秉彝、周志義、俞益、曹睦、楊儀鳳、譚原性俱能書,選翰林院庶吉士”。“辦事進士”源於洪武間的“觀政進士”,即將一部分年輕新進士分在各衙門見習政務學習辦事,以便授官。不過洪武時將在皇帝近侍衙門的觀政進士稱之為庶吉士,永樂初則稱選進翰林院學習者稱為庶吉士,分到其他衙門者稱為“辦事進士”,其隨時可能放官補職。被選入翰林為庶吉士者,不但能得到學問上的繼續深造,身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庶吉士學滿三年畢業(初有中間授官者),優秀者留院為編修、檢討官等,謂之留館;次者出為給事中、御史及地方官等,謂之散館,並且以後逐漸成為制度。每科所選多少不一,偶爾有數科合選之事,成為庶吉士者,為仕途的暢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即事漫述詩軸》
朱棣為了造就時代文藝高峰,不遺餘力地對新科進士進行各方面培養,以期他們出類拔萃,為朝廷所用。永樂三年正月,皇帝命再從庶吉士中“選才資英敏者,就學文淵閣”。學士解縉、侍讀黃淮,“選修撰棨,編修述、孟簡,庶吉士相等共二十八人,以應二十八宿之數”。庶吉士周忱以年少自請,願從諸英敏者後,得到了永樂帝的同意,時謂為“挨宿生”。這樣入文淵閣學習者,便成二十九個。“司禮監月給筆墨紙,光祿給朝暮饌,禮部月給膏燭鈔,人三錠,工部擇近第宅居之”。進文淵閣學習的庶吉士,是當時庶吉士中各方面的優秀者,多數以文學為標準得選,以善書入選者有王英、餘鼎、湯流、楊相等人。對於選取庶吉士的目的,朱棣在諭旨中說得很清楚:
汝等簡拔於千百人中進士,又簡拔於進士中至此,因皆今之俊英,然當立心遠大,不可安於小成,為學必造道德之微,必具體用之全,為文必驅並班、馬、韓、歐之間,如此立心日進不已,未有不成者。古人文學之至豈天成?亦功績所至也,汝等勉之。朕不仕爾,以事文淵閣古今載籍所萃,爾各食其祿,日就閣中,恣爾玩索,務實得於己,庶國家將來有皆得爾用,不可自怠,以孤朕期待之意。
可見朱棣為培養優秀人才用心良苦,而以善書的標準選庶吉士及入文淵閣學習者,這在明代皇帝中是絕無僅有的。
《永珍:明代書法與社會文化》內頁
(作者張金梁系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專著有《<續書史會要>補證》《明代書法史探微》《<書史會要>校正》《明代書學銓選制度研究》等。本文經授權刊登,行文有刪減,註釋未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