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
後臺一直希望我聊一聊#大學生扮錦衣衛迎接旅客真的溫暖嗎#這個話題,但說實話,我能聊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因為一個話題得以發酵,很多爭議是表面的,更多的是拿著表面文章做另一些博弈的事情。
1
古都相爭,漢服先行?
可能很多人看到的是漢服層面的爭鬥,其實是被裹挾了,如果僅僅是穿漢服或穿著古代特定身份服飾的問題,都2024年了,即便沒有達成共識也不足以成為一個新鮮的熱點。更大的聲浪來自於西安與洛陽的文旅之爭,雖然我覺得這個爭鬥超級無聊。
(圖/微博截圖)
同樣都是打著民族文化的旗號,一方是指責該舉“不花時間和精力仔細研判、論證”,為了城市火出圈而用力過猛,另一方則是認為各地都有類似現象,唯獨洛陽搞了就被搞雙標,是藉機拉踩河南。
我給大家大致盤一下這個事件幾次發酵的時間線就明白了這是怎麼掐起來的(我找的都是最早釋出的,其他賬號轉發或發酵到其他平臺可能滯後1-2日),前面幾次的主戰場都是在抖音:
1月12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釋出多個影片“一米八金甲武士接送站,神都洛陽恭迎公主殿下回城”,當時的服裝還是“黃金甲”,關注度也都還在“美男計”上。(需要指出的是,黃金甲迎客在很多景區都有,西安也有)
(圖/抖音截圖)
1月13日,“洛陽網”連續釋出了多個影片“你們想看的飛魚服他來了”,此時改換“飛魚服”並且延續洛陽文旅在抖音打造的寵粉人設。
(圖/抖音截圖)
1月28日,後浪影片釋出影片“1月27日,大學生高鐵站扮錦衣衛迎接務工者返鄉”,並被轉發到微博(在微博上被誤認為是1月28日發生),成為了爭議焦點。
(圖/抖音截圖)
其實從以上資訊可以看出網路傳播的資訊上有幾點是存疑的或有矛盾的:
①1月12日和1月13日兩次是按照文旅官方行為進行宣傳的,但1月28日那次改成了大學生自發,但在很多kol哭訴裡似乎都變成了大學生(孩子們)的行為;
②1月13日與1月28日裡的“飛魚服”和造型存在差異,人是不是同一批不好說,服裝應該不是同一批了,所以一些kol說穿“飛魚服”是網友提議的更準確的描述是1月13日那次,1月28日那次並沒有做過著裝方面的回應;
③於賡哲(陝西咸陽人,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在1月29日的轉發點評是將該事件推上熱點的主要原因,也讓事件從“美男計”“文旅寵粉”變成了“洛陽被雙標”“飛魚服被扒”等另一重維度的討論。
(圖/微博截圖)
至於洛陽與西安的文旅之爭,大家可以去搜一下《長安三萬裡》因為沒有提到洛陽而被引發的熱點,算是近期最白熱化的一次,兩邊跟文化沾點邊的kol幾乎都下場了。至於更早的矛盾也有,但不怎麼在明面上,就像這次一樣很少直接抬到面上來爭,而是借其他話題發揮一番。
2
飛魚錦衣,無關漢服?
至於“飛魚服”能不能穿,我只能說大多數人是愛穿的想穿的,但一旦這件事被點破了,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比如一些網友前頭還在哭“孩子”和“民族文化”,後面又開始表示“全國都有錦衣衛”,怎麼說呢?這一方面表明了整個爭議是被包裹在文旅之爭下的,並非單純的服飾問題,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大傢俬心還是認同穿著錦衣衛服飾宣傳春運是不妥的。
(圖/微博截圖)
又比如,很多大V提供了兩種思路,一個叫做飛魚服不等於錦衣衛服飾,一個叫做錦衣衛不等於特務。這其實算兩個議題,這裡被擺在一起都是為了指向“穿飛魚服是合適的”這個結論。
(圖/微博截圖)
但這其中有一個認知上的差異,錦衣衛所穿服飾的確並不是“飛魚服”,但在年復一年的宣傳下,尤其是影視劇的推波助瀾下,民眾對於錦衣衛形象的認知就是“飛魚服”,且都是形制為貼裡或曳撒的飛魚服。飛魚服表面上作為以紋樣命名的服飾,應該是所有不同形制但都有飛魚紋樣的服飾統稱,但事實上人們在使用它的時候並非如此。
至於1月28日事件裡的大學生們是按照哪一種認知來穿著飛魚服的?很遺憾,他們就是按照錦衣衛來裝扮的。除了新聞裡已經點出了“錦衣衛”以外,還有一個古早bug被這些大學生沿襲下來了,就是早年有個很出圈的錦衣衛形象畫作,頭上配沒有帽翅的帽子,畫師本意可能是像配三山帽但沒畫好,大學生們則改成了與畫作外觀相似的翼善冠,都是不存在的搭配。
(圖/抖音截圖)
(圖/微博截圖)
(早期錦衣衛形象畫作)
(《怪俠一枝梅》劇照)
至於錦衣衛是否等於特務,或者按照一些大V說的,大家是否在汙名化錦衣衛,這是一個歷史評價的問題。只能繼續說遺憾,在如今的歷史評價裡、在普通人的認知裡,錦衣衛的確是一個負面評價佔主導的形象。從大約1月31日時這些大學生換“素袍”也可以看出,他們認為避開爭議的方式就是換掉錦衣衛的裝扮,與漢服無關,畢竟“素袍”也是漢服。
(圖/微博截圖)
後來由於輿論佔優,在約2月4日時又給換回“飛魚服”了,不會這回已經沒有之前的熱度了,所以微博上並沒有多少人再提及,包括之前對此大力抨擊以小粉絲數博大流量的一些網友,也沒有提及這個“換回錦衣”的動作。報“憂”不報“喜”,感覺很多人的“關注”也不過如此,用不恰當地比喻就是還有點像虐粉。
儘管與歷史不符,儘管錦衣衛存在負面評價,但這種帶有錦衣衛標籤的所謂“飛魚服”的的確確算是一種爆款。它受追捧,甚至都不是銷量上的,畢竟很多漢服爆款在漢服圈人士看來只能算山寨古裝,而是在漢服愛好者們最看重的“漢本”上。從漢服誕生之初,“史本”都只是插花(一則討論見《》),“漢本”才是根基,而被拿來做“飛魚服”形象基礎的貼裡、曳撒都是非常明確的從蒙元服飾發展改造而來,相比圓領袍它的漢化歷史更短、漢化程度更低,卻比明代服飾中的馬面裙、立領等更早得到漢服主流認同。
(圖/貼吧截圖)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大學生改的“素袍”是圓領袍,實在是改來改去都是“異服”,下次別整漢服這個話題了,不如搞搞民族融合這個點吧!
3
文旅接“駕”,如何為“皇”?
不過話題到此並沒有結束,雖然我只能聊這次話題的一小部分,但我給大家嘮得深一點。比如這次事件漩渦中心的於賡哲,他是歷史教授,雖然很多網友從他研究唐朝不懂明朝來抨擊他歷史不好,但實際上矛盾從來不在這裡,而是另一個始終盤根於仿古服飾問題上的分歧——
天下無皇權 Vs 百姓皆天子
簡單來說就是對於仿古服飾的取用問題上,呈現出這樣的兩派——
天下無皇權:皇帝都被推翻了,誰還敢再做帝王春秋夢,與皇權相關的服飾就不該被推崇。
百姓皆天子:皇帝都被推翻了,穿皇帝的衣服不會被誅九族了,那就是人人都可以cos天子。
不過為了避免被人刻意曲解,需要“疊甲”一下:
①以上一般不包含影視劇、景區表演特定場景下的服飾取用,但一般也有“雙標”的情況,比如很多人可以接受cos明朝的皇帝,但拒絕景區出現清朝的兵卒。這屬於另一種心態,但本質還是屬於“百姓皆天子”這一派的。
②以上只作為仿古服飾上的派別,“百姓皆天子”跟“顧客就是上帝”完全不一樣,更不能延伸解讀到“百姓”的權益上,本質上這就不是個法律問題,而是對待仿古服飾的“古”所能代表的意義上的。
很顯然,於賡哲屬於“天下無皇權”這一派。不僅於他,大多數正統的歷史學者都是這一派,這跟我國的歷史研究導向有關係,資歷越老的學者越有這個傾向,畢竟“翻身農奴把歌唱”的另一個側面是警惕任何一個可能為農奴主常讚歌、立好評的苗頭。
對這派的駁斥一般都是“上綱上線”,尤其是年輕一代、伴生網路的Z世代,畢竟穿越小說、嫡庶神教都是在這代人裡發生,他們並不瞭解這背後真實的問題,才得以消遣和“夢迴XX”。還可以舉一個這次事件裡的大V發言:
(圖/微博截圖)
這話在“百姓皆天子”派眼裡是沒啥問題,大家圖一樂罷了,哪裡來這麼多大棒大旗的?但在“天下無皇權”派眼裡就是,為什麼要cos這些古代帝王將相(前面疊甲了,影視景區扮演不算),你們的“樂”難道不是來自於享受渴望成為帝王將相嗎?當然,這個詰問如今是沒啥份量了,畢竟早已不是以三輩平民為榮的時代了,而且在什麼樣的情景下cos、cos來幹什麼都值得再進一步探討,可這也是分歧所在,雙方都不能理解對方急眼的點。
再看另一個在1月31日“飛魚服”換“素袍”時很多網友炒的一句slogan“穿上飛魚服是為民族文化,換上素袍是為減少戾氣”:
(圖/微博截圖)
這話除了煽情其實毫無邏輯可言,“飛魚服”和“素袍”誰比誰的民族文化更弱嗎(更何況你倆都不算“純血”漢服)?但又為何“飛魚服”換“素袍”讓這麼多人感到痛苦,有的人甚至用了“失去”“饒不了你們”等激烈的字眼,以及在鏡頭前懟臉自拍淚目,這明明是漢服換漢服呀!因為“降格”了,“百姓皆天子”並非另一種人人平等,反而是更依附於古代階層的評價體系,在他們眼裡“飛魚服”比“素袍”高貴、華麗、顯眼,儘管得益於服裝工業的發展在淘寶上很可能“素袍”的售價更高。
並且,這個評價體系是源於公眾認知,而非歷史事實。這事發酵沒多久,@觴深之淵 就在微博上科普過錦衣衛的本職工作服,但這不會在服裝選擇之列。一開始即便知道了也不會選,因為太素了,也因為公眾認知不足,後面不會選是因為不管如何辯論都不能否認根本爭議點在“錦衣衛”。
(圖/微博截圖)
甚至於這場文旅營銷的企劃之初,也是“百姓皆天子”,不論是“黃金甲”還是“飛魚服”都是把高鐵站來的旅客視作帝王、公主(還有人在評論區裡提議叫“女帝”),為了符合這樣的定位,便把這些人裝扮成帝王近侍,擺出“接駕”的姿態和隊形。
(圖/抖音截圖)
只不過應該預料到卻沒考慮到的是,帝王近侍裡除了“太監”這樣比較敏感的人人都懂得規避的以外,還存在著“統治者依靠特刑的鎮壓和屠殺來維持自己獨裁統治的工具”,這也是許多“天下無皇權”派看“百姓皆天子”派天真無知的地方,過於美化古代的階層、輕視古代的殘酷,總是幻想自己能在古代這個幻想殼子裡成為擁有生殺大權的居高位者。
(圖/微博截圖)
類似的文旅營銷其實很多,比起一些網友一頁頁翻哪裡還在穿“飛魚服”以要求河南的板子平等地打到每一個省市區,不如討論一下這樣的文旅營銷是否合適,或者放置在怎樣的場景下如何才能更合適。畢竟,雖然網路可以貢獻熱度的是以“百姓皆天子”派為主的Z世代,但高鐵站人來人往的可不僅僅只有他們。不能成找人墊背或拖人下水的意氣之爭似的,你罵我衣服,我啐你IP,你指我行頭,我點你態度。當然,這樣做,的確熱度子子孫孫無窮盡,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謀生之道。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註,文章為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影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著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援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