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晚期鱗狀迎來新希望
撰文張榕莘
近日,由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團隊牽頭開展的Ⅲ期ASTRUM-004研究成果發表於Cancer Cell雜誌,該研究旨在探究斯魯利單抗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此前,基於ASTRUM-004研究和ASTRUM-005研究的出色資料,斯魯利單抗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sqNSCLC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一線治療,此次資料的更新進一步支援了斯魯利單抗在sqNSCLC的應用。
圖1:研究首頁截圖
突破!斯魯利單抗聯合化療的療效令人鼓舞
研究納入了537例ⅢB-Ⅳ期驅動基因陰性sqNSCLC初治患者,以2:1比例隨機分配至斯魯利單抗組(n=358)和對照組(n=179),分別接受斯魯利單抗/安慰劑+化療治療(具體用藥方案如圖2所示),並按照PD-L1表達水平、種族和疾病分期將患者進行分層。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安全性及生物標誌物探索等。
圖2:研究設計
▌主要終點:PFS持續獲益
第一次中期分析時即達到了PFS主要終點,在第二次中期分析中,PFS仍持續獲益(表1),與對照組相比,斯魯利單抗組的中位PFS顯著延長(8.3個月vs5.7個月),且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47%(HR:0.53,95% CI:0.42-0.67,P<0.001)(圖3)。此外,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出一致的PFS獲益(其中亞裔亞組的中位PFS長達9.9個月)。這表明,無論患者PD-L1表達水平、種族和疾病分期的情況如何,斯魯利單抗都能夠顯著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延緩疾病發展並改善預後。
表1:第1次中期分析和第2次中期分析的PFS結果
圖3:第2次中期分析的PFS結果
▌次要終點:中位OS長達22.7個月!
在OS最終分析中,中位隨訪時間為31.1個月時,與對照組相比,斯魯利單抗組的中位OS更長(22.7個月vs18.2個月),死亡風險降低27%(HR=0.73,95%CI:0.58-0.93,P=0.010),這表明斯魯利單抗的加入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體現出明顯的生存獲益。
此外,在腫瘤緩解方面,第2次中期分析時,斯魯利單抗組和對照組的ORR分別為60.1%(95%CI:54.8%-65.2%)和40.2%(95%CI:33.0%-47.8%),中位DoR分別為11.1個月(95%CI:8.3個月-15.3個月)和5.5個月(95%CI:4.5個月-7.0個月)(HR:0.43,95%CI:0.30-0.63),斯魯利單抗組的腫瘤緩解情況得到改善。
▌安全性可控
在安全性方面,斯魯利單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發生率分別為98.9%和98.3%,其中,≥3級TRAE發生率分別為84.4%和79.9%。最常見的≥3級TRAE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症(14.8%vs14.5%),貧血(12.0%vs10.6%)和白細胞減少症(10.1%vs11.2%),總體而言,斯魯利單抗聯合化療相較於對照組未明顯增加嚴重的毒副反應,也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訊號,安全性可控。
sqNSCLC精準治療的探索之路
sqNSCLC是一種獨特的非小細胞肺癌亞型,佔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25%-30%[1],其驅動基因突變發生率較低(僅有10%的患者發生EGFR突變、ALK重排或ROS1重排[2,3]),因此,sqNSCLC靶向治療方案少,目前治療方案主要為化療,中位OS不足1年[4],亟需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對其進行精準治療。
既往研究證明,與單獨化療相比,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NSCLC的一線治療療效更佳,包括帕博利珠單抗、cemiplimab、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等。除此之外,斯魯利單抗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型PD-1抑制劑,它是一種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4單克隆抗體,具有獨特的PD-1受體識別模式,且對PD-1受體具有高結合親和力,其能夠與PD-1受體結合,阻斷其與PD-L1和PD-L2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阻斷PD-1通路介導的免疫抑制反應,包括抗腫瘤免疫反應。
因此,斯魯利單抗在多個瘤種均取得突破性獲益,同時,這項研究結果的更新也為斯魯利單抗精準治療sqNSCLC提供了證據,為sqNSCLC靶向治療方案不足的困境帶來曙光,也展示了中國創新藥行業正在蓬勃發展,為腫瘤治療的版圖開疆拓土。
小結
對於sqNSCLC初治患者,斯魯利單抗聯合化療是一種具有前景的治療策略,與單獨化療相比,其能夠顯著改善PFS和OS,且安全性可控,這為sqNSCLC的精準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
參考文獻:
[1]Socinski, M.A., Obasaju, C., Gandara, D., Hirsch, F.R., Bonomi, P., Bunn,P.A., Jr., Kim, E.S., Langer, C.J., Natale, R.B., Novello, S., et al. (2018).Current and Emergent Therapy Options for Advanced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J. Thorac. Oncol. 13, 165–183.
[2]Yakobson, A., Mor, T., Dina, L., Roisman, L.C., Levin, D., Alguayn, W.,Morgenstern, S., Rouvinov, K., Peled, N., and Kian, W. (2020). ROS1 in 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mbined Immunotherapy (PD1/CTLA4) or Targeted Therapy? J. Cancer Ther. 11, 365–370.
[3]Socinski, M.A., Obasaju, C., Gandara, D., Hirsch, F.R., Bonomi, P., Bunn,P., Kim, E.S., Langer, C.J., Natale, R.B., Novello, S., et al. (2016).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Advanced Squamous NSCLC. J. Thorac. Oncol. 11, 1411–1422.
[4]Scagliotti, G.V., Parikh, P., von Pawel, J., Biesma, B., Vansteenkiste, J.,Manegold, C., Serwatowski, P., Gatzemeier, U., Digumarti, R., Zukin,M., et al. (2008).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with cisplatin plus pemetrexed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advanced-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6,3543–3551.
4000+正版人衛電子書 免費閱讀
點選下方公眾號,立即免費領書
責任編輯:Sheep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