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那一晚,閨蜜斯斯差點和男友分手。
原因很“奇葩”——晚上10點,斯斯正準備去洗澡,男友這時來了句:
“還不去洗澡?怎麼每天都要催你才洗呢?”
斯斯瞬間就不想洗澡了,也沒心情搶購了,開始和男友理論:
“我本來都要去洗澡了,你一催我就不想動了!”
“你還好意思催我,你不也經常這樣嗎?”
“每次叫你洗碗、拖地、晾衣服,都說等一下等一下,最後還不都是我自己來!”
但她跟我吐槽完,又陷入了自我反思:
“我也知道拖延的習慣不好,但很奇怪,每次別人一催我就什麼都不想幹了,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反應。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鬧鐘響了剛準備起床,可一聽到爸媽催你:“這都幾點了,還睡!”
你就立馬裹緊被子繼續睡。
已經準備出門約會了,結果老公一催:“你怎麼老是磨磨蹭蹭的!”
你瞬間就不想出門了。
領導交代的工作,你明明也很著急,但只要一被催,就會非常緊張、做不下去……
這就是典型的——“我本來想做的事情,你一催我就不想了”。
於是,催的人越催越上火,被催的人全方位抗拒。一催就廢,越催越廢。
為什麼會這樣呢?又該怎麼改變這種情況?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一聊:困擾當代年輕人的一種“流行病”——被動廢。
有一首歌叫《媽媽之歌》,歌詞十分魔性:
快起來,快起來,快點別遲到。 快點洗,快點刷,快點梳個頭。 快點穿,快點穿,快點別磨蹭,麵包吃了沒…… 老媽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等著瞧,有一天你一定會感激我。 今天嘮叨多少遍,我明天還要來一遍……
有沒有感覺很熟悉?
那些被催促的聲音,就像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讓人痛苦不堪。
拿我自己來說,你們可能不信,我都30多歲的人了,逢年過節回家,我媽還是會早上7點就催我起床吃早餐,晚上8點催我洗澡,10點催我睡覺,而且她總能把時間調快N倍速:
“都快8點了還不起來,真是不讓人省心!”
“都10點半了還不睡覺,你還要不要命了!”
“都快40歲了還不結婚,你想氣死我嗎!”
在我爸媽眼裡,我這根“廢柴”,永遠比不上“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生活自律,熱愛學習,18歲考上好大學,22歲找到光鮮亮麗的工作,25歲結婚生子,30歲事業有成……從來不用父母操心。
在爸媽從小到大的催促聲中,我成功練就了一身“反骨”的本事:
越催我起床,我越是賴床;
越催我早睡,我越是報復性熬夜;
越催我結婚,我偏偏母胎單身到現在。
這就是從小被催促的人,最常見的一種應對方式——拖延戰術:
你要求我做的事情,我偏偏不做;
你越是催我快快快,我越是要慢慢慢。
在心理學上,這也叫“被動攻擊”——
當一個人心中充滿憤怒、不滿、痛苦、委屈等情緒,又沒辦法透過正常方式排解時,就可能採用消極、隱性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各種不滿。
第二種應對方式,則是帶著恐懼心理去迎合、討好催促者。
但由於內心充滿恐懼,所以越被催越焦慮,越焦慮越做不好,越做不好就越被催,形成惡性迴圈。
想起我小學時的某天晚上,我爸輔導我寫數學作業,有道題我怎麼都不會解,我爸就不停催我:
“這麼簡單的題,你都想半個多小時了!”
“快點快點快點,半天寫不出一個字,你是豬腦子嗎?”
可他越催,我就越是無法思考,雖然手裡在寫寫劃劃,但腦子裡一直是他的怒吼聲。
從那以後,無論是寫作業還是做其他事情,只要和我爸待在一個空間裡,我就會非常緊張不安,啥事都做不好,然後迎來他更可怕的催促和責罵。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當我們被催的時候,對方通常會說出帶有指責、貶低,甚至是攻擊的情緒化語言,讓我們感到:
你在否定我;
你讓我覺得我很糟糕;
我必須要按照你的意志來行事,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第三種常見的應對方式,則是對催促者過度順從或形成依賴:
你催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你給我安排什麼,我就按部就班地執行。
這樣的後果就是:一個人過度讓渡了自我,開始替別人活著。
之前豆瓣有個爆火的“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組內成員大都是小鎮裡拼命考上985大學的“好學生”。長大後,TA們卻發現自己像個“廢物”,除了會學習,一無是處。
看TA們的故事,就會發現一個共同點:
從小被灌輸一定要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的信念,被安排好人生道路,被催促著瘋狂學習學習學習。
但自己究竟想要什麼,TA們從來沒想過。
△電視劇《小歡喜》截圖
所以很大一部分人上大學後,就發現自己似乎“廢”了,除了報復性玩手機、睡覺、打遊戲……沒有任何感興趣的事情。
△文獻《"985廢物"的集體失意及其超越——疫情危機下困境精英大學生的"廢"心理審視》截圖
以上三種應對催促的方式,都讓被催促者被動地成了“廢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通常有2個原因:
1、被催的時候,人的內驅力會被破壞,甚至被摧毀。
內驅力(drive),就是驅使我們積極主動去做一件事的源動力,它是基於我們內心最真實的需要,而非他人的需要和期待。
當我們擁有內驅力的時候,做事是因為自己真心喜歡和感興趣,只要做了就開心、滿足、幸福,就像餓了想吃飯、渴了想喝水一樣自然。
而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是被外驅力驅使的,比如環境的逼迫、外界的誘惑、他人的催促等等,當外驅力被撤走時,我們就會失去核心力量,變得空虛、乏力,感到人生無意義。
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和理查德·瑞安提出的“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認為:
每個人天生就有內驅力,與生俱來的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會讓我們自然而然地想要努力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
可惜的是,這種內驅力會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所抹殺。
例如當我們被不斷催促,要按照他人的要求和節奏做事時,“我想要”就變成了“我應該要”,自發的內驅力,就被外驅力所替代了。
就像“揠苗助長”的故事一樣,一個農民嫌田裡的禾苗長得太慢,於是手動一株一株地拔高,還回家炫耀說: “今天可真把我累壞啦!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
然而被迫拔高的禾苗,全死了。
這和現在流行的“雞娃教育”“催熟教育”異曲同工。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有的人長得快一些,有的人慢一些。
非要催促慢的人變快,就會忽略:“快”是你的意志,而“慢”是我的自我。
如果我聽了你的,我就變成了“為你而活”“為了外界的評價而活”。
那麼“我”,就相當於“精神死亡”了。
徐凱文老師講“空心病”時提到過,很多優秀的學生上了大學,失去了父母的管控和外界規定的目標後,就容易陷入焦慮、抑鬱狀態——
“我不知道我是誰,我不知道我到哪兒去了,我的自我在哪裡,我覺得我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我過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為別人在活著,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中最極端的情況,就是放棄自己。
△文獻《"985廢物"的集體失意及其超越——疫情危機下困境精英大學生的"廢"心理審視》截圖
2、因被催促感到壓力過大,想逃避一切。
當我們感受到他人的過度催促時,對方的要求和期待會讓我們感到恐懼、緊張和焦慮。
而面對這種情緒,最快速的處理方式就是“逃”。
心理諮詢師周小寬分享過一個案例:
她的某位來訪者拖延症很嚴重,一項工作任務,可以拖半年才開始。
雖然這項工作是他必須要做的,但由於不是每天被人盯著,所以就一直拖著。
直到公司給他下了最後通牒,他才行動。
而他在拖延的半年時間裡,並沒有很開心,反而每天陷入自責中,對自己深惡痛絕。
透過心理諮詢才發現,他嚴重拖延的原因是,他從小就被父親嚴厲管控,一件事做完,馬上就有另一件事等著他,作業寫完了接著讀書,書讀完了趕緊運動……根本停不下來。
生活就像溺水一樣,無法呼吸。
為了不想再體驗這種感覺,他發展出了一種自我保護模式——拖延:
只要不開始,就沒有那種窒息感了。
但同時,父親不斷催促他的聲音,又內化成了他催促自己的聲音。就像一個嚴厲的“內在父母”,拿著鞭子時刻催促著自己,要不斷地往前跑:
“停下來,你就完了。”
所以他總是一邊拖延,一邊“自我PUA”。
正如《拖延心理學》書中說到:
“拖延的毛病,既非惡習,也非品行問題,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種心理綜合症。”
對於習慣催促的一方——
1、把自主權還給對方,允許每個人有自己的生命節奏。
每個生命個體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如果非要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一定會出現矛盾和衝突。
無論父母、伴侶還是朋友,學會理解和尊重,允許每個人有自己的步調去活出TA的自我,關係才會更自在鬆弛。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裡有一段描述就很貼切: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如果我們都能有這樣的耐心,允許對方如其所是,關係就不會這麼容易破裂。
2、學會課題分離,把責任還給對方。
當一個人催促另一個人時,通常是由於自身過度焦慮,又無法承受,於是將這份焦慮投射給對方。
所以要區分清楚,你催促的事情,到底是由誰負責的,把責任還給對方,讓對方承擔不行動的後果。
例如:
孩子賴床、不肯吃飯,就讓孩子承擔遲到、餓肚子的後果。
伴侶看電影遲到,就自己先進去看,讓TA承擔錯過電影開場或雙方吵架的後果。
畢竟,只有TA親自體驗了,才會從中得到經驗教訓,從而發展自己的內驅力,鍛煉出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而對於被催促的一方,你可以:
1、先接納被催促時,當下產生情緒的自己。
不要為了反抗而反抗,或者出於恐懼等情緒而過度順從或依賴。
不妨向內思考:為什麼我這麼害怕被催促?為什麼我明知後果嚴重還是拖延?為什麼我總是催一下動一下,沒人催就擺爛?為什麼我找不到真正想做的事情?
要知道,你的任何行為都不是憑空發生的,被催促後產生的每種情緒,都是一種內心的訊號,只有看見它、理解它、面對它,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找回生命的掌控權。
2、和催促你的人主動溝通,表達內心的想法,構建更舒服的相處模式。
小時候面對父母的催促,你可能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只能被動攻擊或者一味順從。
但如今你已長大成人,可以用自己成熟的心智慧力,去解決關係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告訴對方,你被催促時的真實感受是什麼?你希望對方怎麼做?為了避免這類衝突,你以後會怎麼調整自己的行為?
這是為這段關係負責,更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最後,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希望每個人:
不做自己的“催促師”,有慢下來的勇氣。
即便外界總在催促你,要快一點再快一點,但你也可以學會遮蔽。
不必追逐和別人一樣的步調,去活出你自己生命的節奏吧!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星月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
想活出自己生命的節奏,首先要清晰自己的認知、看清自己的需求,然後把認知落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
今天,壹心理直播特別欄目【心理八點鐘】重磅來襲,特邀《百家講壇》主講人,廈門大學教授,中國哲學、歷史與美學專家傅小凡老師作客壹心理直播間,與我們一起分享:知行合一的迷與思。
今晚八點,來壹心理影片號直播間,和壹心理品牌負責人陳藝一起,與傅小凡老師連麥暢談,聊聊什麼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我們又該如何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