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小明感覺整個人都變得懶洋洋的,食慾不振、肩頸痠痛、失眠煩躁,工作和學習效率都大打折扣。這種情況,我們生活中也並不少見。
湖南省中西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關節科專家團隊提醒大家,這可能是“節後綜合徵”作祟。
一、什麼是“節後綜合徵”?
簡而言之,節後綜合徵就是人們在長假結束後出現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症狀,包括但不限於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睏倦乏力、頭暈、噁心、食慾不振等。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是因為假期打破了人們日常的生活規律和動力定型,導致身心出現不適應的症狀。
中醫認為,“節後綜合徵”是由經絡不通、虛實不調所引起。如果不及時調理,可能會逐漸影響到其他臟腑,甚至引發疾病。
二、如何應對“節後綜合徵”呢?
1. 調整飲食
飲食宜素少葷,多喝湯粥。多吃蔬菜、菌類和水果,少吃油炸食品。此外,還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消食理氣作用的食物,比如蘿蔔等。
2. 適度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調整身體狀態,緩解疲勞,可以選擇散步、慢跑、瑜伽等輕度運動。
3. 規律作息
假期結束後,儘快調整作息時間,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4. 放鬆心情
假期結束後,可以適當地放鬆心情,緩解壓力;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書、和朋友聊聊天等。
5. 中藥調理
如果症狀較為嚴重,可以考慮中藥調理。比如用一些具有健脾消食、安神養心的中草藥進行調理。
總之,“節後綜合徵”雖然令人不適,但只要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調整和調理,就能儘快恢復到最佳狀態。
三、節後綜合徵問題多?試試這幾招
1. 美食養生之道:助力胃腸道新生
春節食用過量的肉類、飲料和酒,導致腸胃不適?別擔心,可以喝點茶飲,如紅茶、綠茶,可為腸胃“除油”,金銀花、菊花則可“降火”。但濃茶、咖啡、碳酸飲料需慎飲,避免產酸產氣。
水果作為天然食材,其果酸助消化,膳食纖維和維生素也能為你的腸胃“加分”,例如蘋果富含的纖維素與果膠讓大便柔軟,能有效促進排便。
此外,也可多食用羹湯如銀耳粥、麵條湯、疙瘩湯,它們宛如胃腸道的“輕盈舞者”,加速新陳代謝,為腸胃減壓。
2. 頸肩的守護者:舒緩肩頸痠痛
當肩頸痠痛侵襲,提拿頸項部、肩部,10—15次為宜。而按揉風池穴、肩井穴、合谷穴和後溪穴則是身體的“秘密花園”,每個穴位按揉3分鐘,可疏通經絡氣血,緩解痠痛。
3. 夜的頌歌:睡眠與情緒的和諧
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植物神經調節也跟著“調皮”?想要一夜好眠,先給腸胃一劑“靜心”補藥,對於疲憊引起的“睡眠紊亂”,五味子茶與百合粥是最佳拍檔。
此外,還要注重情志的調理,保持心情舒暢是關鍵。睡前可泡腳按摩,閉目養神,輕音樂陪伴,為身心打造一個和諧的舞臺。
4. 緩解疲勞:從睡個“子午覺”開始
春節長假,許多人走親訪友、娛樂通宵,安排得滿滿當當,生活很不規律,節後容易感到疲憊。
這時候,嘗試睡“子午覺”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所謂子午覺也就是在每天的子時(23:00~1:00)和午時(11:00~13:00)這兩個時段內入睡,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中醫認為,在這兩個黃金時間段睡眠,對身體的滋養效果超乎你的想象。嘗試幾天後,你會發現工作效率和情緒狀態都會有所提升。
專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關節科主任羅海恩建議大家,春節過後要及時調整情緒與心態,迴歸有規律的作息生活,健康飲食,適當運動。節日的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新的一年更要“元氣滿滿”!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關節科 張道偉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圖片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