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學津)“一人一桌一板凳,一枝一葉是鄉情。”2024年春節假期,河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醫師周榮易回到故鄉,再次趕赴與鄉鄰親朋的健康之約。
從2016年開始,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柳河鄉關溝村和附近村子的鄉鄰們,都會在春節期間等待從省城來的“戴眼鏡的周醫生”。返鄉義診九年多,周榮易對基層醫療條件的改善很有感觸。
周榮易在為鄉鄰義診。受訪者供圖
“以往村裡沒有專門的村醫室,大家都是直接去村醫家看病。現在村裡建起了乾淨敞亮的村醫室,裡面有藥房、診療室,雖然空間不算太大,但也井井有條。”在為鄉親義診的交談過程中,周榮易發現,村民們也認為村醫室與以前相比“升級”之處不少。
春節假期這幾天,周榮易與親人團聚的時間不多。匆匆拜望長輩後,他就支起小桌子,坐上
小板凳,面對鄉鄰“排山倒海”一般的問題。“在老家六天,大家都很熱情,我也很有幹勁,看診了四五百人。”周榮易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榮易瞭解到,這幾年,村醫室的藥品種類更豐富、供應也更充足穩定。“老早以前,藥架上只有常見的感冒藥、退燒藥和消炎藥,村民的其他藥品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經常需要去上級醫院拿藥,現在各類慢性病藥物也都擺上了藥架。看著滿滿當當的藥品架,大家更安心也更有底。”周榮易說。
周榮易介紹,“村裡的用藥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有了新農合,在村裡買藥可以直接報銷。此外,村醫務室和上級醫院的溝通越來越密切,互動也越來越多。”
周榮易在為鄉鄰義診。受訪者供圖
“從早到晚幾乎一刻不得閒,雖累雖苦,但我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我的家鄉是醫聖張仲景的故鄉,我從小到大聽了很多他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故事。當自己成為一名醫生後,也想為家鄉盡一份力。”周榮易說,“面對鄉親們,我也總會想起祖父溫和的笑容,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我能成長為一名造福桑梓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