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山六院
通訊員丨劉山青 羅煒 戴希安 簡文楊
近日,衛生巾集體“塌房”事件持續發酵,許多品牌都以“關愛女性健康”為賣點,卻踩著國標下限“臉不紅心不跳”地敷衍消費者。實際上,門診中也常常遇到月經期後有“難言之隱”的女性患者,小內內瘙癢、長疙瘩、有紅點點甚至抓傷化膿,這些多與經期衛生巾佈滿的經血有關。
在那潮溼的環境中,毛孔浸於其中無法透氣,造成毛孔堵塞與毛囊發炎。由於月經每月必來,此困擾反覆出現,實在令人苦惱。作為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我們除了可以在衛生巾選擇上下功夫,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今天藉此機會,中山六院婦科主任陳淑琴主任醫師和大家聊聊那些與衛生巾相關的經期“難言之隱”及破局之道。
圖源:銳景
長痘痘,又紅又疼
一到經期外陰就長出痘痘或者膿皰,常常又紅又疼,這是怎麼回事呢?
不用害羞,這就是最常見的毛囊炎!只要有毛囊的地方就可能出現細菌或真菌感染,發展成為毛囊炎。其實不止女性,男性也會受到毛囊炎的困擾。但是女性經期往往是毛囊炎的誘發因素。為什麼這麼說呢?
圖源:銳景
經血經由陰道流出時往往會帶出部分陰道細菌,被衛生巾吸收後,衛生巾表面形成了溫熱潮溼的環境,這為細菌等各種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溫床。因此,除了衛生巾抗菌質量需要達標之外,我們也要勤換衛生巾,一片使用最好不超過4小時,並注意用清水清洗外陰,保持外陰的幹潔,這樣就可以透過自然的方法降低毛囊炎發生的風險。
如果發生了毛囊炎,該怎麼辦呢?
首先,確保外陰清潔乾爽。需避免在小內內周圍使用各種清潔劑或洗劑,因為它們可能會破壞皮膚區域性的自身免疫屏障,改變酸鹼度,反而加重感染。一般清水清洗即可,一天一到兩次。穿純棉透氣內褲,勤換衛生巾或護墊。
其次,若毛囊有疼痛或小膿點,可以外塗紅黴素軟膏或百多邦等抗生素軟膏。
大多數情況下,按照上述處理就能自己解決問題,不用再花時間到醫院就診。萬一症狀沒有緩解甚至加重,還是應找專科醫生就診更安全。
外陰瘙癢,坐立難安
除了長痘痘,還有一些女性朋友抱怨經期外陰瘙癢,坐立難安。這可能與非特異性外陰炎或念珠菌陰道炎有關。
非特異性陰道炎是引起經期外陰瘙癢最常見的原因。經血流出後對外陰皮膚的刺激、區域性溼熱環境、衛生巾對外陰皮膚的摩擦等都容易引起非特異性外陰炎。發作時外陰瘙癢、疼痛,甚至燒灼感。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以採取和毛囊炎相同的處理方法。
念珠菌性陰道炎,俗稱真菌性陰道炎,學名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顧名思義,它是由念珠菌引發的炎症。經期時,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內的微環境發生改變,致使陰道防禦處於最為薄弱的狀態。與此同時,被經血浸透的衛生巾會讓外陰區域性的溫度與溼度上升,從而更容易誘發念珠菌感染。如果沒有症狀,可以先觀察。
如果瘙癢難忍,建議經期結束後檢查白帶常規,確定是否為念珠菌感染,區域性使用克黴唑等抗真菌藥物。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乾燥,不穿緊身衣褲。
圖源:銳景
除此之外,外陰白斑和神經性皮炎也會引起外陰瘙癢,但這些與經期、衛生巾的直接關係不大。這兩種疾病的典型症狀都是“癢”,奇癢無比,讓人難以忍受,反覆搔抓,而搔抓又進一步加重瘙癢,進入惡性迴圈。
“外陰白斑”的學名叫外陰色素減退性疾病或外陰苔蘚樣病變,雖然其病因還不清楚,但與長期的外陰炎症刺激密切相關。檢查時可見外陰皮膚色素減退,有一塊一塊淺色或白色斑塊,嚴重者還會變得皺縮、皸裂、粘連。患有外陰白斑的女性往往奇癢難忍,白帶檢查卻無異常,按照常規外陰陰道炎處理效果不佳。因此,如果出現反覆外陰瘙癢,需要留意是否是外陰白斑。
神經性皮炎往往和精神因素密切相關,通常在壓力大、焦慮時發作。瘙癢部位的皮膚可能會出現乾燥、粗糙的皮損,表面還有皮屑。這種情況下,一般需要調節情緒,並尋求皮膚科專家的幫助。
衛生巾作為女性經期的必需品,其安全質量直接關係到女性的生殖健康。小小衛生巾,大大責任心,在此倡議,希望各廠家能夠把關衛生巾質量,保障消費者安全,也祝願每一位女性朋友都能享受健康、舒適的經期生活。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