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雲:“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由此可見,進入冬季重在養“藏”。
身體、情志都要“藏”
經過春生、夏長、秋收之後,冬季的主題轉變成了閉藏,所以立冬的養生重點在一個“藏”字。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腎病科副主任醫師李秀典曾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冬季晝短夜長,氣溫寒冷,人體容易感受寒邪侵襲。所以冬日養生應十分注重保護陽氣,適當增加睡眠時間,要等到陽光充足之後再出來活動,不要出汗太過,以免陽氣隨津液而散失。陽氣不足會引發寒邪致病,也會導致來年春季生髮無力。
二是冬季養生要注意情志的調整,要收斂情志,避免過度興奮和情緒波動。保持精神的安靜平和,才能使人精神飽滿,神行兼備。立冬之後,建議常揉按陽池穴,可以疏通三焦,幫助陽氣執行。
飲食多溫熱補益之品
進入冬季後飲食上也要有所調整。立冬是整個冬季的開端,飲食方面應多食溫熱補益之品。特殊人群可以在中醫師的辨證下,制定內服滋補膏方,調理身體。
長沙市第四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潔芳曾表示,冬季飲食應以進補為主。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可適當食用補氣填精的溫性、熱性食物,如當歸生薑羊肉湯、蘿蔔羊肉湯等。此外,五臟之中,腎與冬相通應,飲食上可適當補益腎氣。黑色的食物能補腎,例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枸杞、黑棗、黑木耳、黑蕎麥等。
另外,要注意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陽昇起後再活動,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積蓄。避免做過分劇烈的運動,過度出汗,容易導致陽氣耗損。
老人宜補虛,兒童護胃、肺
進入冬季後,一些老人、兒童抵抗力較弱,要做好防護。福州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徐幽瓊建議,老人宜補虛。隨著年齡增長,老人身體機能衰退,容易出現久病體虛、缺乏營養等問題,需注重適當進補。正常老人以食補為佳,適當食用牛羊肉等溫熱性食物。有“三高”等慢病的老人,應在醫生指導下結合身體狀況調整飲食。此外,要特別注意優質蛋白的攝入。
孩子宜養腸胃和肺。小孩冬季易患兩類疾病:一類與脾胃有關,如腸胃消化不良;一類與肺臟相關,如鼻炎、感冒等。當孩子腸胃功能不太好時,可以適當食用益生菌補充劑,調節腸道健康。此外,可透過摩腹和捏脊增強抵抗力。摩腹,即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順時針或逆時針輕摩50圈,可以按摩胃腸。捏脊,即兩個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輕柔按捏,從尾椎骨捏到大椎穴,操作6遍即可。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相簿
記者 || 燕聲
編輯 || 顏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