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劉詩霞 武星如)11月12日,國家醫保局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關於推進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未來長期照護師將持證上崗,且對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有了具體要求,考核圍繞職業道德、生活照護、基礎護理、應急處置、對症護理、心理照護等方面。
2024年2月,國家醫保局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頒佈《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2024年版)》,首次明確長期照護師職業標準,使其成為一個全新的受國家認可的工種。11月13日,山東青島市長期照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紀斌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職業技能培訓包、國家職業培訓教材和技能認定實施意見為新工種的職業發展規劃出清晰的路線。此次實施意見是一個‘從零到一’的過程。未來會有更多人‘持證上崗’,長期照護的市場也會更加規範。”
本次釋出的意見提出,各省遴選出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原則上不超過3家;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對合格人員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並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制定的編碼規則,統一證書樣式,實現全國範圍內查詢驗證。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社群居家養老分會副主任鄭志剛11月13日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對養老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專業化、細分化、職業化,需要有專職提供各類服務的人員,而不是泛泛的“養老服務人才”或“康養人才”。
針對實施意見中的具體考核內容,紀斌認為,長期照護服務物件是失能老人,這類群體不光存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問題,還面臨多種慢性疾病,與此同時,受疾病等因素影響,部分老人還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將對症護理、心理照護納入考核範疇是非常有必要的,長期照護師不僅要能夠及時處理突發疾病,還應該關注服務物件的情緒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這也是我們所說的‘人性化照護’。”紀斌說。
“開展職業等級認定對於長期照護師這一職業本身來說,有了更清晰的職業發展方向和路徑規劃,是長期照護師自身專業能力的體現;對於提供長期照護服務的機構而言,在人力資源的管理上會更加精細化,人才的評價更加科學化;而對於失能老人而言,接受的服務也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服務質量將會更高。”鄭志剛認為,行業有了門檻,職業能力有了國家的認可,有利於社會提高對這一職業的認知和尊重,對行業的長期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