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5後,馬上就要30歲了。
很多人一邊喊著“老了,要養生了”,一邊覺得“我怎麼還像個孩子一樣,沒有長大的感覺”。
這不,同齡人結婚、離婚、二胎,只有我還在旅遊、追星、買手辦……
生命程序好像被按了暫停鍵。
朋友聚會,TA們都在聊伴侶和孩子,我突然失落地發現:
能陪自己“發瘋”的人,越來越少了。
而我的情緒,好像也沒有30歲的人該有的穩定。
心情不論好壞、全擺臉上,不會跟領導說漂亮話,也做不到跟討厭的同事逢場作戲。
只有周杰倫出新歌時最積極,只要他還在唱,就感覺我還停留在熱血的青春期。
我依然沒能成為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性格沉穩的“合格”大人,有時候很享受其中,有時候又很焦慮自責。
你們會有這種感覺嗎?這是一件好事嗎?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大人?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遲到的30歲。
想問問大家,以下這些話,你聽過嗎?
“你都多大了,還看動畫片,丟不丟人。” “這麼大個人了,整天就知道玩樂,成熟點行嗎?” “快30了還追星,怎麼像個小孩一樣!” “你同學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哪有人像你,天天不知道在幹嘛......”
感覺自己還沒準備好,就到了需要懂事的年紀,被不斷催促著長大。
很多人一邊不想長大,一邊又因這種想法而自我PUA,覺得自己不合群、太幼稚、不應該……然後陷入自責和焦慮。
“30了還覺得自己是個小孩正常嗎?”觀察者網曾在微博做過這個調查。
有12.3萬年輕人覺得沒啥不妥,其中點贊最高的評論說:
“我都24了,還在等霍格沃茨的通知書。”
臺灣治療學會理事長王浩威認為:
我們這代年輕人,正在集體經歷“延遲成年”,進入“晚熟時代”。
這一點,還真別怪年輕人。
畢竟我們的人生,是被推遲到25歲才真正開始的。
隨著高等教育,甚至是研究生教育的普及,社會學家劃定的成年三要素——“結婚、買房、工作”,幾乎很少人能在30歲前很好地完成。
心理學博士 Seth J. Gillihan認為,我們會感覺自己不像個成年人,是因為:
成年的標誌,發生了社會性變化。
比如,以前人們第一次買房的平均年齡是20多歲,現在大多是30多歲。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結婚、買房、生子,這些曾經的標誌性事件都推遲了。
另外,有些人哪怕結了婚生了娃有了事業,但內心深處仍然覺得自己還沒長大,還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
比如我閨蜜,今年30歲,結了婚生了娃,還不會做飯,被她爸媽無情吐槽: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要養家餬口了”“以前一家那麼多小孩,哪照顧得來,全是自己洗衣做飯的。”
美國社會學家Jeffrey Arnett曾提出過“成年初顯期”的理論:
人在18-29歲的時候,既不覺得自己是成年人,又沒辦法繼續做個孩子。
因為社會對年輕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需要這個階段作為緩衝,找到方向。
我們常說“三十而立”,但如果暫時立不住的話,允許自己再多躺一會兒,也沒關係的。
前陣子看到一位網友留言,說工作中會接觸到很多來辦業務的人,看著TA們暮氣沉沉的樣子,以為對方40歲,結果資料顯示都是90後、95後。
“比衰老更可怕的,是心死了,對生活沒有熱情了。”
朋友小A深有同感,明明工作到快抑鬱了,卻還是不敢辭職,因為有房貸、車貸和“吞金獸”。
我才發現,一個世俗意義上“合格”的成年人,是符合下面這些標準的——
按部就班結婚生娃,接受社會規則賺錢養家;
很懂得人情世故,會分不同場合說漂亮話;
能得到身邊人的認可,看起來總是光鮮亮麗……
好像長大就要以壓抑自己的真實慾望、內心需求為代價,去成為別人眼中事事周全、情商拉滿的“合格大人”。
從某種程度來看,拒絕長大的年輕人,爭取了“保留自我”的可能性,那是珍貴的原始生命力。
除此之外,不想長大也往往伴隨著“無法長大”。作家王浩威在《晚熟時代》一書中提到:
我們和父母之間過分依賴,習慣在父母遮風擋雨的臂膀裡,以“孩子”的身份生活著。
就像去年很火的“全職兒女”,就是透過陪伴父母,來換取經濟支援。
一邊照顧父母,一邊享受被父母照料的安全感,做“爸媽的寶貝”要比獨自在外承受風雨好得多。
現在的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找個離家不遠的工作或考個公務員;結婚後住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偶爾上門幫忙做個飯、帶個娃……
一生都被安排妥當的我們,怎能長大?
有些拒絕長大的年輕人,或許還沒準備好面對父母老去的事實,默契地與父母互相依賴,安穩地做個長不大的小孩。
很多人誤以為,拒絕長大就是想成為“巨嬰”。
然而,不是隻有迎合世俗規則,才叫長大。
最近看韓綜《我家的熊孩子》,其中有個嘉賓是韓國歌王金建模,他做過的幼稚的事,“離譜”到你都想不到。
他喜歡喝燒酒,便瞞著媽媽買了個燒酒冰箱。
擔心被訓怎麼辦?他就將它偽裝成印表機,先拿出一沓A4紙,夾在冰箱門上,同時不忘只放一半紙的細節,用貼紙遮住logo,還在冰箱頂部放了很多書和筆記本。
△來源:韓綜《我家的熊孩子》
喝完的燒酒瓶能用來做什麼呢?他偷偷攢下300個瓶子,把瓶蓋和貼紙一一去掉,拿幾個衣架組裝成樹幹,用絲線把瓶子一層層掛起來,開啟開關,成了一棵閃閃發亮的聖誕樹。
△來源:韓綜《我家的熊孩子》
他還把超大型魚缸搬回家,用來養石斑、花鱸、鯛魚、海參、海鞘……你以為是用來欣賞的?不好意思,人家是用來吃的。
他時不時叫上三五好友,把客廳佈置成大排檔,把那些海鮮現殺現吃,還自詡自己家“不輸生魚片店”。
△來源:韓綜《我家的熊孩子》
參加節目前,聽說洋蔥汁能預防老年痴呆,他立刻買了300個洋蔥,剝皮、搗碎,“痛哭流涕”地擠成洋蔥汁,送給節目裡的4位“媽媽”;兄弟金鐘民生日,也不嫌麻煩地親自給他製作了超大的燒酒杯蛋糕……
很多朋友問他:“幹嘛總幹這些沒用的事情呢?”
他回答:“我想我還是沒失去童心,都說失去童心的瞬間就成了大人。”
所以,沒有成為別人眼裡的大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就像50歲的金建模,活得灑脫又快樂。
我們生活在一個很擅長“催熟”的時代,很早就有人告訴你,怎樣才是成熟、才算長大。
好在,越來越多人拒絕標準意義的長大,重新定義什麼是成熟。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那便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知道現實有很多規則,但不願趨同、不盲目跟隨,而是像孩子一樣去生活,保護自己最純粹、最本真的衝動和追求,沒有把內在小孩完全丟失。
就像畢加索說的:
“我花了4年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卻用盡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不管是像個大人還是孩子,標準應該由我們自己制定。
做個按部就班的大人,很安全;但像個孩子一樣去生活,很有趣。
社會學家Jeffrey Arnett說過: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既定的社會標準與個人標準之間的拉扯,我們一邊要貼合社會標準,一邊拒絕過度社會化。
這會讓人痛苦和混亂,但同時也是獲得人生轉機的好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充滿了希望。
因為這是“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期”,為了回答“我是誰”而嘗試不同的生活選擇,更關注自我發展。
那麼,真正的長大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兩個字——責任。
第一,對自己負責。
有個叫蓮蓉子的網友,曾經是個“永遠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面”的女孩。
領導經常臨時加活兒,她哪怕有其他私事也會推掉,然後逼著自己通宵做完;
同事經常讓她幫忙,她不敢拒絕,擔心同事不喜歡自己,處處忍讓。
結果領導還指責她效率太低,同事抱怨她笨手笨腳,她終於忍不住回懟:
“首先這是我的下班時間,我沒有義務24小時全程線上;其次這本來就不是我的活,下次找人幫忙前先學會什麼叫尊重!”
講完後她突然發現,原來照顧自己的感受這麼爽!她瞬間明白了:
真正的成熟,從對自己負責開始。
第二,對別人負責。
網友瀟瀟在實習時,某天中午接到媽媽的電話,說爸爸病了。
她立刻請假趕去醫院,陪爸爸做檢查、辦理住院手續,最後醫生告訴她: “你爸爸得了癌症”。
從那天起,她白天為了生計奔波,晚上要照顧爸爸,有時還得安慰媽媽:
“沒事,現在的醫學這麼發達,我爸又經常鍛鍊,一定可以挺過去的,別擔心啦。”但其實,她自己常因為這事難過、失眠:
“如果我沒有爸爸了要怎麼辦?”
原本“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現在學會了煲湯、做飯,就為了經常給爸爸做好吃的。
她告訴我,自己是被逼著一夜長大的:
“父母生病那一刻,我就是這個家的大人了”。
我知道這挺殘酷的,但當我們敢面對生活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混亂時,我們真的就長大了。
但無論如何都別忘記,給自己保留“像孩子一樣生活”的權利。
最近很火的話題——把自己重新養一遍,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上了7年班後,決定繼續讀書,29歲去歐洲留學;
有人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沒辦法繼續學鋼琴,28歲才重新拾起;
有人30歲還在談戀愛,不著急結婚生小孩,享受愛情,而不是被推著完成任務……
所以,我想說的是:
當我們接受長大就是一場“不可避免的失去”後,還能夠用盡全力、熱烈地活著,你就成為了一個更好、更接近自我的人。
去活成自己想要的大人模樣吧!祝福你也祝福我。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林大發
編輯:一顆多肉、Jessica
圖源:unsplash
部分參考資料:(滑動檢視)
[1].南京日報.是問題行為,還是未來的常態?2018.10.3
[2].三聯生活週刊.三十不立:真正的成年該如何定義?.2021.08.17
[3].Vista.第一批逼近30歲的95後,總覺得自己剛滿20.2023.05.27
[4].Vista.第一批90後已經快30歲,卻總覺得自己還沒長大.2019.09.23
[5].書單.不想工作、不想結婚、不敢生娃,為什麼90後95後們都不想長大?.2018.07.22
[6].S D Scheer 1, D G Unger, M B Brown.Adolescents becoming adults: attributes for adulthood.1996 Spring;31(121):127-31
“長大”其實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探索,只要勇於嘗試,每個人都能活成最熱烈、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喜歡心理學,想要探索自我,不妨現在就開始吧!
心理學不僅能夠幫助你洞察自己的內心,還能賦予你新的能力,甚至有機會開啟一條全新的副業道路——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
想要利用心理學更好生活的你
↓速戳圖片,0元領取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