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千呼萬喚的人工耳蝸集採真的要來了!11月29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釋出《人工耳蝸類及外周血管支架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檔案》,明確將開展人工耳蝸醫用耗材以及外周血管支架類醫用耗材集採,將於12月19日由企業遞交申報材料,並現場開標。
此次集採已是國家招採部門開展的第五批高值耗材集採,其中,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人工耳蝸因定價昂貴而長期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關注。據上述檔案,此次集採的人工耳蝸耗材包括植入體以及言語處理器,全國共有456家醫療機構填報人工耳蝸類耗材採購需求,涉及科利耳、美迪醫療、領先仿生、力聲特、諾爾康等五家企業相關產品。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瞭解到,目前市面上進口的人工耳蝸定價一般在20萬~30萬元之間,國產人工耳蝸定價稍低,約在5萬~15萬元之間。但除了耗材本身的費用之外,要進行人工耳蝸植入術,患者還要考慮手術費用、康復訓練費用、耳蝸配件費用等等。
上海證券研報顯示,我國聽力殘疾人數居全球之首,達2780萬,其中740萬適合植入人工耳蝸。但國內市場滲透率僅10%,遠低於發達國家,費用高昂便是人工耳蝸難以惠及百萬患者群體的最主要原因。
納入集採後能降多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此前國家招採部門開展的四批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平均降價幅度約在60%~93%之間,其中,第一批冠脈支架首次集採中最高降價幅度甚至達到了96%。
“相較於過往的四次高值耗材集採產品,人工耳蝸的價格在此輪集採中或不會大幅驟降,而是分步調整,先降一部分以響應臨床的呼聲,提振需求後,接續集採或再降價。”11月30日,一位長期關注集採政策的業內人士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分析,考慮到目前人工耳蝸的國產廠家僅有3家,生產企業數量有限決定了這一產品領域的競爭程度並不激烈,市場熱度還不夠高。此次人工耳蝸高值耗材的集採規則沒有設定競價單元,而是讓每類產品單獨競價,也一定程度上說明招採部門充分考慮了產業現階段發展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降價是最科學的方式。
參考此前浙江開展的人工耳蝸公開競爭性談判結果,諾爾康人工耳蝸從當時的市場價9.8萬元降至4.85萬元,被浙江省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其中,人工耳蝸材料支付標準限定為4.85萬元,醫保最高限額單項為3萬元。這意味著目前在浙江,個人僅需支付1.85萬元就可以使用諾爾康的人工耳蝸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