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經常看到有人用“卡住了”形容自己的人生狀態:
不滿足於現狀,卻又害怕改變,內心充滿進退兩難的“擰巴感”;
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快樂不起來,感覺人生充滿了“無意義感”;
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想努力自救,卻找不到合適的辦法,反而越來越迷茫……
很多人因此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攻擊和自我貶低。
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發現,這幾乎成為了一種公共的“心理困境”:
“心裡明白該怎麼樣,但就是動不了。”
但請你相信,只要你不放棄,即使再渺小的個體,也能找到辦法“對付”這個喜怒無常的世界。
當你開始用正確的方式愛自己,做自己的內在小孩的父母,重新養育自己一遍。
你會感受到噴湧而出的生命力,至於那些焦慮與不安,自然煙消雲散。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
如何解決自己當下的心理困境,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活得更熱烈而自由?
個體心理學之父認為:追求卓越是生命的基本特徵。
對現狀不滿時,每個人都會本能地想去克服障礙,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但有些情況下,我們雖然有變好的意願,卻很難在現實層面做出改變。
今年,是我朋友小慧想轉行做心理諮詢師的第三年。
大學畢業後,她考上了家鄉的事業編制,雖然工作穩定,但她並不喜歡。
再加上不懂處理辦公室的人際關係,導致她每天都很痛苦,很抗拒上班。
後來,她偶然接觸到了心理學,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很感興趣,於是產生了轉行的念頭。
在諮詢了一圈專業人士後,小慧打算先在業餘時間自學,再決定要不要辭職。
可這個過程並不順利。
原因是在很多事情上,小慧都會半途而廢,堅持不了幾天。
她買了很多書,卻每本都是草草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 報了很多課,卻每個課程都是聽了一兩節後,就擱置了; 明明制定好了學習計劃,但下班回家後,卻寧願熬夜玩手機也不學習……
她既無法推進做心理諮詢師的嘗試,也適應不了本來的工作,每天都活得很焦慮內耗。
於是 3 年過去了,她的人生,依舊卡在原地。
生活中有很多人和小慧一樣,卡在一個討厭的工作崗位上、一段錯誤的關係中或某個人生階段。
很想變好,甚至知道怎麼做是好的,但就是無法付諸行動。
這背後的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分析出足夠多的理由。
但有一種很容易被忽視的深層心理動力,就是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情結”。
在阿德勒看來,個體追求卓越的心理動力源於克服自卑感。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感到自身不足時,就會產生彌補的動機,從而用行動改變現狀,變得越來越好。
但當自卑感過於強烈時,反而會阻礙人的成長,這時“自卑情結”就產生了。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將“自卑情結”定義為——把自己的自卑感當作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可以理解為:一個人認定自己具備某種不足,並習慣將失敗歸因於此。
它的本質是一種自我厭惡,即潛意識裡你並不相信自己會變好,或是覺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
在實際行動中,就會下意識地尋找線索證實這種自我厭惡,常常表現為:
對自己非常苛刻,或是對負面反饋特別敏感,甚至會把沒有反饋視作對自己的否定。
比如,小慧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很多專業知識都晦澀難懂,經常看得一頭霧水。所以不僅計劃經常被打亂,還常常不確定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這其實很正常,成年人的生活充滿不確定性,而且任何人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時都難免走彎路。
小慧卻因此得出“我能力不足”“我果然不適合做心理諮詢師”的片面化結論,自然也就很難堅持學下去。
也就是說,自我厭惡讓一個人只能接受 100% 的改變,完全無法忍受過渡階段。
TA們期待能夠透過某個明確的動作直接抵達理想狀態,這顯然不現實。
在轉變的過程中,只要出現偏差,就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認為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
反覆幾次後,就會變得很無力。
當追求卓越的本能和無力感同時出現時,人就會產生一種“被卡住”的感覺。
對自我的不信任,往往是被成長經歷塑造的。
最近爆火的電影《好東西》中,小女孩王茉莉沒有特長,在學校的樂隊裡只能做觀眾。
她說自己喜歡做觀眾,媽媽王鐵梅看出了她的失落,想給她報班學打鼓。
一開始王茉莉不想學,王鐵梅沒有逼她,而是勸她試試看,如果不喜歡就不學了。
有一次,王茉莉上臺打鼓前感到很緊張,躲進櫃子不願出來,媽媽告訴她“不上臺也沒關係”。
最後王茉莉鼓起勇氣上了臺,卻發現自己“還是不喜歡打鼓”,於是選擇了放棄,媽媽也沒有反對和打壓她。
這個情節讓我很觸動。
整個過程中,王鐵梅充分尊重了女兒的“自我”,也帶給了女兒最寶貴的人生體驗:
允許她誠實地面對自我。
如果一個孩子的真實自我被父母接納,就會形成科胡特所說的“內聚性自我”。
這是一種對自我的篤定和信任,是一個人產生內在動機,發掘自主性的起點。
擁有“內聚性自我”的人,能夠主動地探索自己想做的事。
即使遇到挫敗,也能及時修正自我,或者轉變方向。
就像王茉莉在作文裡寫的:
“但我還小,我還有很長時間去發現自己的愛好,不用現在就定下來最喜歡的事。”
與之相反,大部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和自我有關的教育都是“不誠實”的。
不能學自己喜歡的專業或興趣班,要上“有用的”或“體面的”;
不能半途而廢,學了就一定要堅持下去,還要達成父母眼中的成績標準。
TA 們的自我不是真實的,而是被父母灌輸和塑造的。
所以很多人長大後,根本不知道“我喜歡什麼,我想要什麼”,很容易產生無意義感,即我們常說的“空心病”。
還有一部分人像前文的小慧一樣,雖然察覺到不對勁,憑直覺想要長出“新的自我”,卻很難做到。
因為這個過程一定會面臨挫敗和阻撓。
有些是來自外界,比如環境的變化或是父母的反對。
還有些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
一個從沒體驗過“自己說了算”的人,內心是虛弱的、不夠穩固的,自然很難完全信任自己。
TA們在行動前,會傾向於先在頭腦中不斷演練可能產生的結果。
可由於習慣性的“自我批判”,以及經驗上的空白,這種評估往往會得出“我不行”的結論,從而抑制行動力。
同時,過去的經驗是有慣性的,它即便是錯誤的,卻能帶來安全感。
所以遇到挫敗時,小慧不會像王茉莉一樣尋找新的方向,反而會退行回過去熟悉的模式中。
比如,她會故意拖延下班時間,阻止自己回家學習。
這時,如果再不幸遇到外界的施壓,就更難堅持。
這些負面反饋進一步加劇了對自己的不信任,更加厭惡自己。
久而久之,過度的自我厭惡,會讓人全盤否定當下的自我,從而產生一種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想“變好”,就必須完全成為“另一個自我”,一個理想中的自我。
此時,個體想尋找的是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而這幾乎不可能,所以難免會產生無力感。
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論”和“創造性自我”的概念,他認為:
人格中存在一種自由成分,能讓一個人有目的地生活,並創造性地重塑自己的生活風格。
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時候,改變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但你必須主動做出選擇。
那我們要如何克服自我厭惡,將其轉化為“自愛”,逃離“被卡住”的人生狀態呢?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卡爾·羅傑斯說過:
“一個有趣的悖論是,當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時,我就能夠做出改變了。”
因此,改變的第一步就是停止自我批評,看見並接納真實的自我。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始,可以試試這個簡單的方法:
分別以“我是……”和“我有……”開頭,寫下10個句子。
接著,透過和自己辯論的方式,逐一判斷“我是……”的句子是否正確,並定期更新這個清單。
比如你寫下“我是不能勝任這份工作的”。
一段時間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當初想得太絕對了,現在的自己處理工作已經很順手了。
而“我有……”的清單則會讓你發現:你所擁有的內在資源比想象中要多。
比如你可以寫下“我有這方面的經驗,而且我學習能力很強,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
慢慢意識到“我本具足”。
其次,學會接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世界、接受“改變存在客觀規律”的現實。
心理諮詢師陳海賢說過:“轉變是由很長的波瀾不驚和很短的驚濤駭浪組成的,這個驚濤駭浪是需要很久的矛盾和糾結來醞釀。”
意識到這一點,才能更坦然地面對過程中的挫敗,不至於被它打倒。
最後,在接納了自我和現實的基礎上,長出新的自我,以更具適應性的方式找到出路。
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壹心理推出的新書《我對自己有辦法:如何走出日常生活中的50個心理困境》中,給出了日常可操作的實用方法。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做出5%的改變”:
將被擱置的計劃拿出來,不再去花過多的時間關注效率和結果。
告訴自己:先做出5%的微小改變,無論好壞。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接納自己,允許一切發生,跟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不管怎樣,都要先做出一點點行動,即使這個行動本身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但當你邁出了第一步,就進入了一個“行動-反饋-改進”的正向迴圈,改變就此發生。
這裡麵包含了一種“深刻的自我同情”:
接納自我,相信並尊重我有自己的成長曲線,不必立刻到達頂點;
接納現實,生命中沒有那麼多斬釘截鐵的改變,但我依然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做出足夠多的嘗試。
這本書想告訴在這個時代下,每一個感覺自己的內心被困住、人生被卡住的人:
始終要相信,你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相信你擁有無限的潛能,來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個信念可以帶給一個人強大的力量,讓人不至於陷入無力,而是能夠主動做出選擇,承擔生活的責任。
最終超越自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在這個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生旅途中,這本書就是你的“自愛行動指南”。
書裡從專業角度分析了我們常見心理困境的成因,給出適合大部分人的實用心理學建議,陪伴大家一起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辦法”。
書中溫暖有趣的短文,輕鬆軟萌的心理漫畫,溫柔而有力量的自我療愈方法……
都像是一把心靈鑰匙,幫你掙脫生活中的枷鎖,帶你逃離那些黑暗的日子。
愛自己這件事永遠來得及。
你不一定要逆風翻盤,但可以選擇向陽而生。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麥子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圖源:unsplash
參考文獻:
1.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被討厭的勇氣: “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M]. 渠海霞,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7.
2.陳海賢.重新找回自己[M]. 湖南文藝出版社,2024.12.5.
3.《我,不完美,但理直氣壯》, 看理想, 2022.
每一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獨特經歷和議題。願你也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專屬自己的人生辦法。
選擇向陽而生,從這本書開始!
點選下方海報,五折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