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經貿職業學院,一老師推開樓道門時突然後仰摔倒,後腦重重磕在地上,失去意識。
大一學生劉怡菲第一個反應過來,上前對老師進行心臟按壓,一旁的同學撥打了120,急救人員透過電話指導急救。
現場急救影片如下
劉怡菲按壓了幾十下後,老師的呼吸慢慢恢復,後被送醫治療。
夜鷹從畫面和當事人的事後描述,覆盤一下這個過程
首先說說做的好的:
學生在看到老師倒地之後,能比較快的上前檢視並採取行動,這很勇敢,也是急救最重要的一步:不要旁觀,要行動,要做點什麼!
在發現老師沒有反應且似乎沒有呼吸之後,立刻開始胸外按壓。
學生撥打了急救電話,並在120排程員指導下進一步施救。
以上是急救生存鏈的重要且優先的步驟,這很棒
然後我們再分析一下,從這個案例中我們能進一步學到什麼:
老師在非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倒地,沒有身體本能的自救動作,估計是先意識喪失,後倒地。倒地後“身體僵直、口吐白沫”,意味著處於抽搐狀態,此時老師出現屏氣,很容易被認為沒有呼吸。實際上僅僅是短暫的呼吸異常,並不意味著心臟停跳。
在胸外按壓幾十下之後,也就是不到1分鐘,老師有反應了。也證明老師並沒有心臟驟停,而是在抽搐結束之後,逐漸甦醒過來。
所以大家以後在識別心臟驟停時要注意,如果患者倒地無反應且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即為心臟驟停,需要馬上按壓。
但遇到倒地抽搐、口吐白沫的,要在其抽搐結束後,再判斷呼吸。不要著急去按壓。
事件中沒有提到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啟動,可能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還沒有配置AED,這是個提醒,應該儘快推動校園AED配置和相應的培訓。
我們的大媒體在做類似急救事件宣傳的時候,還是要請專家做個稽核,既要宣傳正能量,也要宣傳科學急救,不能被正能量迷糊了頭腦。
大家認為呢?留言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