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嚴重可危及生命!
撰文| 鹿其臨
近日,貴州一名家長苗女士在網上發出了自家小孩生病就醫的經歷。小孩在旅遊回家後就發燒不止,多日不見好轉,輾轉就醫幾次後甚至病重到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原來,患兒在海邊遊玩後,不幸感染了一種名為“狒狒阿米巴原蟲(Balamuthia mandrillaris)”的寄生蟲,又稱“食腦蟲”、巴氏阿米巴原蟲。
患兒感染“食腦蟲”後引發了急性化膿性腦膜炎、、中樞性呼吸衰竭、支氣管肺炎等危重症狀,血壓維持不足,病情隨時可能進一步惡化,危及生命。
由於該病十分罕見,苗女士痛徹心扉的同時,也把事情的經過釋出到網上,希望其他人能警惕“食腦蟲”!
“食腦蟲”是什麼?它有多罕見?
巴氏阿米巴原蟲存在於土壤和淡水中,主要分佈在溫暖地區,它與其他變形蟲一樣對人類有致病性,最早從一隻懷孕的山魈的大腦中分離而出,也能感染狗、馬和其他靈長動物。
巴氏阿米巴原蟲在自然界中以兩種形式存在:包囊和滋養體,二者都可以透過呼吸道或皮膚上的開放性傷口進入人體,透過血液散播到不同器官,最常見於大腦和皮膚,引起皮膚病變和常常致命的狒狒阿米巴原蟲(BAE);其潛伏期不確定,從幾周到幾年不等。
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十分罕見,但在所有年齡段、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中都有病例報道。目前全世界僅報告了200多例病例,但由於診斷困難、感染隱蔽,以及缺乏特異性治療藥物,患者的死亡率接近100%。
過去幾年巴氏阿米巴原蟲報道的病例數逐漸增加,可能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這種病原體,讓潛在的未確診患者得以暴露[1]。
不同地區主要症狀不同
腦炎患者死亡率更高
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後通常從肺部或透過神經纖維擴散,並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在腦中形成肉芽腫性病變和造成壞死。
巴氏阿米巴原蟲能攝取宿主組織碎片,產生組織降解酶,並引發免疫反應,其感染通常是慢性的,患者最初表現為非特異性症狀,包括頭痛、噁心、肌痛和低熱;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變得癱瘓和昏迷,進而導致死亡[1]。
中國一項回顧性報告裡記錄了過去20多年間中國發生的28例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
患者年齡為3-74歲(平均27歲),其中18名患者(64%)為男性,10名患者(36%)為女性。17名患者(61%)在出現皮膚病變之前有創傷史,所有病例均以皮膚病變為主要症狀,16名患者(57%)發生腦炎[2]。
26例患者面部分佈有紅色斑塊(圖1,ABC),1例患者在手臂上顯示孤立斑塊(圖1,D),所有皮損表現為硬結斑塊,未發現明顯的潰瘍或膿皰分泌物。皮膚病變的組織病理學顯示肉芽腫性變化,伴有組織細胞、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不同程度的纖維化(圖2,AB)。
所有病例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鑑定出與組織細胞形態相似的變形蟲,大多為直徑約為10-40µm的滋養體,27名患者(96%)聚合酶鏈式反應(PCR)顯示特異性144擴增 bp片段。
圖1 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的皮膚特徵
圖2 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的組織病理學
27名患者(96%)提供了隨訪資訊,其中15名患者(56%)死於腦炎,腦炎症狀包括髮燒、頭痛、嘔吐、嗜睡、癲癇、意識變化、步態不穩定和語言障礙,這些症狀在皮膚病變發作0.5-9年(平均3.7年)後出現,死亡發生在出現顱內症狀後5天-6個月(平均1.4個月);12名患者(44%)倖存,且11名患者僅有皮膚病變。
在以我國為代表的亞太地區,創傷皮膚感染可能在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只有皮膚病變的患者的治癒率遠高於腦炎患者。
而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的美洲地區,患者大多直接發展為腦炎,而無皮損表現,且通常在數月內死亡。
由於顱內感染率高,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101名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患者中只有10名(10%)存活[3]。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約50%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的病例皆為兒童,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兒童更容易發生這種罕見的感染[2,4]。
有效的治療藥物仍在研發當中
中國有顱內感染的唯一一名倖存的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患者僅在局灶性區域有顱內感染,其切除了受感染的腦組織,並進行了多種藥物治療,最終才得以獲救。
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的治療主要是經驗性治療,最常用的藥物包括噴他脒、磺胺嘧啶、氟康唑(點選獲取完整用藥資訊)、氟胞嘧啶、米替福新、林可黴素、阿奇黴素和干擾素γ。
但並非所有患者對治療方案都表現出良好的反應,類固醇、抗菌藥、抗真菌藥和抗病毒藥等經驗性治療大多無效。
近期有研究報道一名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腦炎患者在接受硝羥喹啉後存活[5],未來或將有更多類似的藥物在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治療中發揮力量。
結語
巴氏阿米巴原蟲感染是一種罕見疾病,對於發展成腦炎的患者,目前仍未有良好的治療手段和預防方案。
因此建議兒童在玩泥沙或戲水時做好防護,如出現異常症狀,家長應及時送醫診治。
參考文獻:
[1] Bhosale NK, Parija SC.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An opportunistic, free-living ameba - An updated review. Trop Parasitol. 2021 Jul-Dec;11(2):78-88. doi: 10.4103/tp.tp_36_21. Epub 2021 Oct 20. PMID: 34765527; PMCID: PMC8579774.
[2] Wang L, Cheng W, Li B, Jian Z, Qi X, Sun D, Gao J, Lu X, Yang Y, Lin K, Lu C, Chen J, Li C, Wang G, Gao T.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infection in China: a retrospective report of 28 cases.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0 Dec;9(1):2348-2357. doi: 10.1080/22221751.2020.1835447. PMID: 33048025; PMCID: PMC7599003.
[3] Cope JR, Landa J, Nethercut H, Collier SA, Glaser C, Moser M, Puttagunta R, Yoder JS, Ali IK, Roy SL. The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4-2016. Clin Infect Dis. 2019 May 17;68(11):1815-1822. doi: 10.1093/cid/ciy813. PMID: 30239654; PMCID: PMC7453664.
[4] Tao K, Wang T, Zhang L, Yang XC, Zhai ZF. Fatal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infection with red plaques on the nasal dorsum as the first presentation. An Bras Dermatol. 2022 Jul-Aug;97(4):498-500. doi: 10.1016/j.abd.2021.12.001. Epub 2022 Jun 9. PMID: 35691739; PMCID: PMC9263639.
[5] Spottiswoode N, Pet D, Kim A, Gruenberg K, Shah M, Ramachandran A, Laurie MT, Zia M, Fouassier C, Boutros CL, Lu R, Zhang Y, Servellita V, Bollen A, Chiu CY, Wilson MR, Valdivia L, DeRisi JL.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Balamuthia mandrillaris Granulomatous Amebic Encephalitis with Nitroxoline. Emerg Infect Dis. 2023 Jan;29(1):197-201. doi: 10.3201/eid2901.221531. PMID: 36573629; PMCID: PMC9796214.
為了解神經頻道粉絲使用者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提供更有趣、有用、有態度的內容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歡迎大家動動手指完成以下的調研只要五秒鐘哦!
本文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責任編輯:老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