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吹滅你的燈,你就遠離誰。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羅森塔爾效應,是說人的觀念和喜好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人有意或者無意的影響,也會在無形之中接受自己所崇拜、所信任的人的暗示,最終會變成自己期待嚮往的樣子。
這個心理學效應源於一個十分浪漫的古希臘故事:
傳說,古希臘有一個國王叫皮格馬利翁,酷愛雕塑。
有一天他用象牙雕塑出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並深深地愛上她,希望她真的“變成活人”。
日復一日,國王的痴情感動了愛神阿芙洛狄忒,當他像往常一樣凝視著雕塑的時候,發現她真的變成一個少女向自己走過來。
最後,國王和這個少女結為夫妻,兩人恩愛地度過一生。
雖然是個神話故事,但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被這種由於真誠的期待和暗示導致的神奇變化所驚歎。
為了印證“暗示”的積極作用,1968年,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走進一所普通小學,他們隨機抽取了一部分學生的名單提交給任課老師,並交代說:“這些學生是最具發展潛能的天才學生,希望老師能夠暗中關注這些學生的變化。”
令人意外的是,8個月過後,當羅森塔爾教授再次來到這所小學,發現名單上的學生不僅學習進步神速,而且在教師的積極暗示下,TA們的個人品德、興趣發展、待人接物等,都產生了積極的變化。
這個實驗結果在當時讓人既興奮又震撼,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在教育界和心理學界,因為科學實驗證明:“熱切的期望會使被你期望的人實現你的預言。”
這種現象也被心理學家正式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實際上真的是奇蹟發生嗎?
其實,“皮格馬利翁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是要依賴社會或者自己尊敬、信任的人對自己的期望,來明確自己的內心需求。
就像上面的心理學家透過“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讓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產生信心,認為這些學生很有發展的潛力,因而寄予TA們更大的期望,並且會透過日常的眼神、語言、行為等各種途徑向學生傳達“你很優秀”的資訊,實際上教師就扮演了皮格馬利翁的角色。
被點名的學生強烈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暗示,教師的期望就變成了TA們行動的方向,因此變得更加自信、自強,更加努力學習,最終真的實現了老師的預言。
所以,學生之所以變好,是因為接受了教師的正向反饋,這些反饋促使TA們在具體行為上產生積極的變化,從而取得異乎尋常的進步。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非所有人都能幸運地遇到誇獎鼓勵自己的“皮格馬利翁”。
有些人從小到大,長期處在被打擊否定的環境裡,產生許多負面的心理影響。
比如逐漸變得極度自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哪怕內心深處有想法、有衝勁,也不敢輕易付諸行動,害怕換來的又是他人的冷嘲熱諷。
那要如何打破這樣的困境呢?
首先,要學會自我覺察,意識到那些外界的否定並不一定代表真實的自己。
嘗試靜下心來回顧自己過往的點滴成就,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也去肯定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慢慢重建自信。
其次,主動去尋找那些能給予自己正向反饋的“皮格馬利翁”。
奧普拉·溫弗瑞曾經說過一句話:“遠離那些試圖讓你感到自己不夠好的人。你的光芒,不應被他們的陰影所遮蔽。”
主動選擇對自己成長更有利的環境,靠近那些經常給你正向反饋的、積極的、真誠的、欣賞你的人。
因為TA們往往就是我們的“皮格馬利翁”,TA們期望的目光會讓你感覺自己特別優秀,從而促使自己有更多積極的行為,敢於嘗試。
而這些勇敢的嘗試,最終會創造出一個更優秀的你。
最後,透過學習和運用心理學,不斷成長,讓自我核心強大起來。
一個長期、持續被否定的人,無異於時刻在接受別人嚴苛的審判。
這種殘酷的審判會削弱我們的自信,甚至是掠奪我們原有的生命力,導致我們陷入對自我能力的懷疑中,犯一點小錯就會恐慌,越來越畏首畏尾。
而懂得心理學的人,更能識別“否定”“打擊”背後的動機和機制,更知道如何調整自我認知,並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活得真實篤定,守住自己的“光”。
——這正是學習心理學帶來的“神奇魔力”。
心理學就像是一把萬能鑰匙,能幫助我們開啟理解自己、洞察他人的大門,是我們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和內心困擾的有力工具。
編輯:嚕嚕
圖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