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來自河北保定的6歲男孩小明因腹痛被診斷為肝多發囊腫。腹部CT顯示,小明的肝臟記憶體在3個較大囊腫,最大為16*10cm,分別位於左、右半肝。由於囊腫巨大,引起了腹部疼痛、嘔吐等症狀,並壓迫右腎。
家長輾轉多地後來到首都兒科研究所新生兒外科,新生兒外科首席專家馬立霜、副主任王瑩、主任醫師張軍聯合超聲科、放射科進行多學科會診,考慮診斷為肝包蟲病。為預防囊腫破裂等併發症的出現,決定由張軍主任醫師主刀並儘快為小明安排手術,採用外囊切除術+肝段切除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手術。
肝包蟲病,又稱肝棘球蚴病,是由棘球蚴絛蟲的幼蟲寄生在人體肝臟所致的一種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在國內,該病主要流行於西北地區,如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而在京津冀地區較為罕見。肝包蟲病的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尤其是對於肝臟多發囊腫,手術可以有效切除囊腫並防止復發。
在麻醉科主任潘守東及手術室護士長吳新雁的周密安排下,做好隔離防護。為做好圍術期準備,藥學部主任張建民多方協調,緊急調配高滲鹽水。為防止手術中囊腫破裂,引發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張軍主任醫師及團隊小心遊離,在囊腫無破裂情況下完整切除全部囊腫,極大程度地保護小明術中安全,避免日後復發。在多個醫護團隊的密切配合下,歷時6個小時成功將3個巨大囊腫完整切除。手術後,小明在重症醫學科病房平穩度過危險期,恢復良好,目前已治癒出院。
手術分離出最大肝囊腫16cm,剩餘肝組織供血良好
More
肝包蟲病雖然是一種嚴重的寄生蟲病,但透過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大多數患兒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癒。肝包蟲病的預防至關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與犬、羊等家畜及其糞便直接或間接接觸,尤其是在牧區生活的人群中。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飯前洗手、食物要清洗乾淨等,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家長和醫生應共同努力,提高對這一疾病的警惕性,以保護兒童免受其危害。同時,加強公共衛生教育和改善衛生條件也是減少肝包蟲病發生的重要措施。讓我們一起關注兒童健康,共同努力預防和控制肝包蟲病的傳播。
文、攝 | 魏延棟
編輯 | 宣傳中心 郝潔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健康科普
新聞動態
就診服務
首都兒科研究所融媒體矩陣
覺得好看請點選“在看”支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