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還是沒有被很多男寶的家長重視起來,至今仍然在門診碰到很多大齡兒童來就診,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導致了很多不可挽回的損失。為讓人們對於隱睪有更多的認識,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童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莫志強就這一男寶的常見疾病——隱睪做個系統的介紹,不再讓這部分患兒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1.什麼是隱睪?
隱睪是指睪丸未按照正常發育過程下降到陰囊內。
隱睪可分為可觸及的睪丸與不可觸及的睪丸,前者包括睪丸下降不全、異位睪丸;後者包括腹內型異位睪丸、睪丸下降不全、睪丸發育不全、窺視睪丸、睪丸缺如、睪丸萎縮。經確診後,絕大多數的隱睪都需要干預。
睪丸下降不全是指睪丸位於其下降的正常途徑上,但未能降至陰囊。
異位睪丸指睪丸位於腹股溝、會陰、大腿根部等腹股溝外環以外的皮下。
嚴格來說,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檢查,如陰囊內摸不到睪丸,還不能診斷為隱睪,需3月後複查,如還不能摸到睪丸者,可以診斷為隱睪。
如果是早產兒,應按預產期過後3個月再複查。早產兒生後睪丸會繼續下降,至生後12周再檢查,隱睪發生率會接近足月兒水平。
理論上來說,隱睪發病率在發育中可繼續下降,但至6月齡(校正胎齡)之後,繼續下降的機會就明顯減少了。
2.睪丸怎麼下降到陰囊?
睪丸下降可能和以下因素有關,如睪丸引帶的牽拉、腹內壓、附睪發育的影響、重力作用和內分泌因素等。
另外,就是環境內分泌干擾物,也稱環境內分泌干擾因子,或者環境激素,是指環境中存在的能干擾人類或動物內分泌系統諸環節並導致異常效應的物質,可透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導致生殖器發育障礙、行為異常、生殖能力下降。這些物質主要包括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塑化劑表面活化劑、有機金屬、滷代雜環烴、植物雌激素等。
兒童對上述物質的暴露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宮內透過母體暴露,二是出生後直接暴露。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暴露和兒子隱睪症存在關聯。還有學者發現宮內暴露會影響胎兒發育程式設計或基因組印記,可能產生持續永久的結構功能改變、導致成年期疾病。
3.隱睪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隱睪可以單側或雙側,雙側比較少見。右側隱睪的發生率稍高於左側。隱睪側的陰囊可能較為扁平,陰囊空虛,摸不到睪丸。大約80%的隱睪可在體表摸到,大多在腹股溝部。睪丸體積較對側稍小,一般不能推入陰囊或者即便推入陰囊後睪丸又很快回到陰囊上方。這種能將腹股溝區的睪丸推入陰囊內,但鬆手後,睪丸又很快縮回腹股溝部,稱之為滑動性睪丸,也是隱睪。但是如果松手後,睪丸能停留在陰囊內,則不是隱睪,稱之為回縮性睪丸。
若一側找不到睪丸,稱單睪症或單側睪丸缺如,男性中的發生率約無千分之一。如雙側均未能發現睪丸,稱無睪畸形,約兩萬分之一。隱睪主要是生精細胞發育受阻,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影響生育能力,單側隱睪的生育能力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果是雙側,則有嚴重影響,受孕機率很低。
4.隱睪的常見併發症有哪些?
(1)嵌頓性腹股溝斜疝:當隱睪伴斜疝時,若腸管疝入,嵌頓者並不少見,可引起腸壞死、壓迫精索血管,使睪丸進一步萎縮,甚至睪丸壞死。
(2)隱睪扭轉:隱睪發生扭轉的機率比正常睪丸高21~53倍。
(3)睪丸損傷:由於隱睪常常在腹股溝管內等處,位置較淺,且較固定,不像正常睪丸有陰囊作為緩衝,易受外力直接損傷。
(4)隱睪惡變:隱睪惡變成睪丸癌之風險比正常睪丸高18~40倍。位置越高,惡變風險越大,高位隱睪,特別是腹內者,惡變率比低位隱睪高6倍。
隱睪惡變多在30歲以後,6歲前做睪丸固定比7歲後手術,惡變風險低得多。曾有學者研究了2000例隱睪患者,活檢發現其中約120例是睪丸原位癌。所以,即便超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的隱睪,為了減少惡變風險,也需要儘早手術干預。成人的隱睪一般建議手術切除。
5.如何發現隱睪?
隱睪的診斷並不難,且大多數的隱睪診斷依靠醫生的查體。這是由於彩超等檢查時,很多患兒會哭鬧不配合,加之提睪肌活躍,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應注意陰囊內摸不到睪丸者並非一定是隱睪,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是回縮睪丸。因此,檢查前要緩解小兒的緊張情緒,診室和檢查者的手應是暖和的,避免哭鬧和寒冷刺激導致提睪肌收縮,以致睪丸回縮。必要時,可交代家長配合醫生完成睪丸的查體,囑回家後給孩子做溫水浴,這個時候回縮睪丸可降至陰囊內。總而言之,隱睪的診斷需要結合多種方式、方法去判定。對於醫生不能摸到的隱睪,可透過一些輔助檢查協助判斷隱睪所處位置(比如腹腔)。這些檢查包括超聲、CT和核磁共振等。
腹腔鏡檢查已廣泛用於腹內隱睪的診斷及治療。對於摸不到的隱睪,腹腔鏡探查為首選方式,既能實現檢查確診的目的,又能同時予以治療。雙側隱睪,或有任何提示性分化異常時(如合併尿道下裂),務必儘早做內分泌和遺傳學的檢查,排除有無兩性畸形。
6.隱睪怎麼治療?
隱睪一經診斷,就應適時治療。
如果發現新生兒的陰囊內無睪丸,就應警惕隱睪,家長需在兒童泌尿外科就診、隨訪。生後6月齡(校正胎齡),如睪丸仍未下降,則自行下降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不能再盲目的等待。
目前推薦隱睪治療的時機:從6月齡(校正胎齡)即開始治療,最好是在12月齡前;不遲於18月齡前完成。這個時間觀念較以往的觀點有很大的變化,然而還有一些非兒童泌尿外科的醫生常常由於知識沒有及時更新,導致在指導家長治療時機時,仍按照多年前的觀點,延誤了患兒的治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也是我們要強調做好科普的重要原因之一。
7.幼兒手術全身麻醉會帶來更多的危害嗎?
幼兒的大部分手術都需要全身麻醉,隱睪也不例外。很多家長不願意接受隱睪的手術治療,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幼兒全麻會不會帶來危害。全身麻醉本身不會給身體帶好更多的益處,但是也沒有發現全身麻醉對孩子帶來長期的不良影響。相對於成人而言,幼兒全麻後恢復更好,持續的影響更小。在現有的醫療技術水平下,幼兒的麻醉是安全可靠的。雖然幼兒全麻有風險,但是這一風險是可控的,相對於隱睪帶來的持續危害,衡量利弊,積極手術治療對於患兒來說是值得的。
醫生提醒:家長們應當經常關注男寶的陰囊情況,隱睪、睪丸扭轉等問題都可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嚴重的影響,如果發現陰囊可能存在問題,都應當及時尋求專業兒童泌尿外科醫生的幫助,以便將可能的問題進行早期干預。
文字|泌尿外科 莫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