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全國仍有不少醫生在臨床中忙碌著。在醫院過年,成為醫務人員的常態。
撰文 | 郭雪梅
責編丨汪 航
一碗在病房裡吃完的餃子,這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醫師李虎今年的年夜飯。
當大多數人都沉浸在闔家團圓的溫馨氛圍中時,李虎與醫院的同事們依然在臨床上忙碌著,而他們的“客人”,是一群來自西藏的大骨節病患者。
大骨節病是一種慢性、地方性、變形性骨關節病,輕者疼痛、活動受限,重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終身殘疾。為了確保手術的安全與效果,今年1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將這11名患者接到了北京,以便開展手術。
按照時間規劃,11位患者的治療週期至少需要3至4個星期,這也意味著李虎和骨關節科的醫護們將留院繼續工作,與患者們共同過完這個春節。
李虎和11位患者一起吃餃子過除夕
“醫學界”瞭解到,10年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因機緣巧合第一次來到西藏昌都,被當地眾多骨關節變形嚴重、行走困難的大骨節病患者深深觸動。
這些患者大多是兒童和青少年,病情嚴重卻缺乏良好的治療條件。林劍浩認為,作為骨關節科醫生,自己有能力、也有責任為這些患者做一些事情。
此後,林劍浩團隊開始籌劃,準備深入瞭解西藏大骨節病的發病情況和治療現狀。2017年,他們正式啟動了相關專案,林劍浩帶領團隊前往昌都市洛隆縣、邊壩縣和八宿縣各個鄉鎮、村莊,在雪域高原的大山溝裡完成了6000餘名兒童的流調、篩查。
一開始,當地百姓的配合度並不高。為了打破僵局,林劍浩團隊深入藏民家中,與當地衛健委工作人員一起下鄉調查,經過長時間的基層實踐,他們逐漸消除了藏民的疑慮,贏得了患者信任。
2017年9月,林劍浩(右)、李虎(左)團隊在昌都對學齡兒童進行大骨節病新發病例的篩查工作
在調查過程中,團隊使用行動式X光機為孩子們做檢查。結果顯示,雖然大骨節病的新發病比例很低,但仍有不少重度患者,同時還發現許多孩子存在多指畸形。
為了使孩子們健康成長,林劍浩立即聯絡了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主任陳山林,希望為這些患兒們開展公益手術,陳山林主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第一批來自北京的手外科專家也很快抵達昌都,為患兒們完成了手術。
之後的5年裡,陳山林帶領北京和全國的手外科專家多次進藏,為昌都地區的多指畸形患兒開展了300多例手術,效果理想,獲得當地百姓一片讚譽,他們對林劍浩團隊的信任度也大幅提升。
2019年,多指畸形患兒手術後露出幸福的笑容
隨後,團隊將目光轉向了現存的成年大骨節病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更為複雜,除了大骨節病,通常還伴有其他內科疾病。為了更好地進行救治,林劍浩團隊決定分批將病情複雜的患者免費接到北京做手術。
2019年11月,第一批患者抵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林劍浩團隊分別為他們進行了關節置換和矯形手術。“手術效果非常好,許多患者術後能夠正常行走,重新迴歸正常生活。”李虎向“醫學界”回憶道。
“截至今年春節,我們已經開展了12批藏族大骨節病患者進京的手術治療工作,共152名,完成了近200臺手術,絕大多數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作為團隊核心成員之一,李虎見證了這些患者從問診到康復的全過程。
骨關節科及各學科聯合為大骨節病患者進行病例討論
他告訴“醫學界”,今年1月來京治療的11位西藏大骨節病患者病情相當複雜。
“有患者在當地已經做過關節手術,但仍有感染,因此來到北京繼續治療;也有患者病情極為嚴重,比如重度大骨節病患者,身高僅1.2米至1.3米,關節結構完全變形,手術難度極大。”李虎介紹,這批患者中,最年輕的僅26歲,年齡最大的已經超過70歲。
為順利開展手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此次還邀請了北京市其他醫院的關節外科、矯形外科專家共同查房,為每一位患者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此外,他們還與當地自願前來的翻譯志願者合作,確保能夠與不會說漢語的藏族患者進行有效溝通。
骨關節科醫護為大骨節病患者貼上福字,漢藏雙語的新年祝福,為他們送上蛇年吉祥物
“安排患者春節來京手術,也是考慮到醫院平時床位緊張。”團隊負責人林劍浩教授解釋說,大骨節病的治療週期較長,為了科室正常執行,以及不耽誤患者治療,他們通常選擇在暑假和寒假這兩個時間點進行手術。
這也意味著醫生們需要在節假日繼續工作。
“醫學界”瞭解到,自2019年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的醫護團隊已經連續多年留在醫院過年。
李虎告訴“醫學界”,“作為一個外科醫生,節假日不能與家人團聚是常事。我想感謝所有外科醫生的家人,因為沒有他們的理解支援,我們是無法在前方衝鋒陷陣的。”
除夕當日,林劍浩主任和醫護團隊來病房查房
為了讓醫護和患者們都能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今年春節,醫院和科室精心準備了一系列活動,比如為滿足藏族患者的文化需求而特意準備的藏語春聯和福字等。
在病房中,患者們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過年的喜慶,醫護人員亦度過了一個溫馨而有意義的春節。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恆佳
編輯:張金金
值班編輯:郭雪梅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