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周學津)春節近,寒意濃,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維普紫金華府醫養中心的助浴間裡卻升騰起一片溫暖的水汽。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助浴間裡設定好溫度、放置好物品,現在洗澡肯定比古代要方便、舒服多了。”95歲的劉成(化名)是醫養中心年齡最大的,臘月二十六洗完澡後,竟背起詩詞來。
聽完老人家一番關於古今沐浴的對比,醫養中心的工作人員也笑了起來。“我們每週都會給老人提供助浴服務,春節期間很多不回家的老人都願意洗個澡,迎接春節。”1月25日,醫養中心院長鬍淑一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別看助浴只有不到20分鐘,前前後後花的心思可不少。
助浴結束後,有的老人還會鍛鍊身體。受訪者供圖
“助浴前,我們需要提前檢查老人們的心率、呼吸、血壓、體溫、皮膚狀況、精神狀態等,只有各項指標正常才會安排助浴。老人進入助浴間前,會有專門的助浴師鋪設防滑墊,調節溫度,準備好助浴用品,有的老人可能需要準備特製的洗澡椅或浴床。清洗過程中,還要與老人溝通,詢問感受,確保舒適。助浴結束後,使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按壓老人的皮膚吸收水分,避免用力擦拭。”胡淑一介紹,每次助浴都會安排專門的醫生和護士值班。
“對於失能、半失能或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洗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老人都把春節洗澡當成一項充滿儀式感的活動,他們經常說‘洗洗澡,把壞心情也洗掉’。我們發現好的助浴可以‘洗身’,更能‘潔心’,老人們在洗完澡後的精神狀態更好,也更願意跟我們聊聊天,他們也願意放下心事,開心過年。”胡淑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