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可以說是在當代人身上非常常見的一類腰部疾病了。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幾乎有80%的人都曾有過腰背痠痛的經歷,尤其是上班族、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以及女性朋友,出現此表現的機率往往會更高,那麼,大家究竟知不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醒大家了,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經常做這4件事,那麼就會不可避免地讓腰越來越“受傷”。
1.長時間伏案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著長時間低頭讀書、寫字或者處理工作的情況,在此動作下,就更容易會感到腰痠背痛。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就是因為在仰臥的姿勢作用下,人們的腰椎部位會受到較大的壓力,此壓力大概可以與正常體重產生的壓力畫等號。
而當調整為坐姿後,腰椎就會進一步承受更大的壓力,相當於仰臥時候所承受的壓力的5-6倍,此時,腰部的肌肉也會感受到明顯的拉扯、緊繃,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腰痠背痛的不適感。
而且在長時間保持坐姿的情況下,肌肉也很容易變得僵硬,進而讓人感到肌肉痠痛、腰痠背痛。
2.長時間彎腰做家務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主婦來說,平日裡常常會弓著腰做家務,比如洗菜、拖地、洗碗等等,而維持這一姿勢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有比較明顯的腰痠背痛感。
這其實就是因為在彎腰的過程中,整個人的脊柱是往後凸起的,這與人們正常的生理曲線是相矛盾的,因此,脊柱所承受的壓力也會大大增加,進而給脊柱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3.“癱躺”、蹺二郎腿
這兩種坐姿雖然會讓人感覺舒適,卻實際上卻是非常傷身的不良動作代表。“癱躺”著的時候,人們的腰部會整個懸空起來,同時失去受力點,如此就會增大腰椎部位的壓力。
而在蹺二郎腿的過程中,人們的骨盆往往會傾斜於某一側,進而使得整個腰椎骨的壓力分佈不均,引發脊柱側彎、腰肌勞損以及腰間盤突出等問題。
而大家若是想要緩解腰背痠疼,睡前不妨趴一趴,做做“小燕飛”。
大家可以採取俯臥的姿勢,舒適地趴在床上,將自己的雙手輕鬆自然地放在身體兩側,然後以腹部及肋部作為發力的支點,一邊收緊腰腹部位肌肉,一邊順勢將自己的頭、雙腳以及雙臂抬起來並向後伸展,將此動作保持5秒左右,再緩慢恢復初始姿勢,這樣便就輕鬆完成了一組“小燕飛”動作。
如果大家能夠堅持在睡前做一套小燕飛的動作,或許就能幫助自己很好地減輕不適,不妨試著做做看吧。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子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