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和頭皮油膩膩的,有時候還有些惱人的頭皮屑?如果您有上述問題,要警惕可能患有脂溢性皮炎!
什麼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易復發。該病的發病率在2%-5%,成人和新生兒多見,男性多於女性。
典型表現是皮膚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頭皮、面部、前胸後背出現瘙癢、紅斑,表面可覆蓋油膩性鱗屑。皮脂腺分泌旺盛、馬拉色菌定植以及免疫系統失調與發病有關。
脂溢性皮炎要和哪些病鑑別?
該病多依據典型臨床表現確診,必要時部分患者可進行馬拉色菌檢測。需要和特應性皮炎、接觸性皮炎、體癬/頭癬、膿皰病、慢性單純性苔蘚、錢幣狀溼疹、玫瑰糠疹、銀屑病、 玫瑰痤瘡、皮膚型紅斑狼瘡等疾病進行鑑別。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
治療目標是抑制馬拉色菌增殖並減輕炎症反應,通常以區域性治療為主要手段。
外用藥物
(1)外用抗真菌藥物是一線治療:酮康唑、咪康唑、益康唑、環吡酮胺等;
(2)外用角質溶解劑:1%煤焦油洗劑、吡啶硫酮鋅等。
(3)頭皮屑治療:可選擇含酮康唑、硫化硒、、吡啶硫酮鋅等成分的去屑洗髮水,頻次為每週2-3次不等。面部油脂分泌旺盛的部分也可使用這類洗髮水輕輕揉搓,停留5分鐘後沖洗乾淨。
(4)外用糖皮質激素:多選用中低效糖皮質激素乳膏。
(5)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軟膏。
(6)改善皮膚屏障:多磺酸基粘多糖、人、膠原蛋白敷貼、透明質酸凝膠等。
口服藥物
(1)抗真菌藥物:皮損面積較大時或病情嚴重時可口服伊曲康唑等快速滅菌。
(2)抗生素及激素:嚴重者可短期口服四環素類抗生素或紅黴素,必要時可短期口服激素。
(3)營養素:口服維生素B2或複合維生素B可改善營養素缺乏相關的脂溢性皮炎。
(4)抗組胺藥物:部分患者瘙癢明顯可酌情口服抗組胺藥物。
其他方法
新的進展包括選擇性PDE4抑制劑(羅氟司特)、JAK抑制劑(蘆可替尼)、水磨皮術、皮秒Nd:YAG鐳射、LED燈(藍光、黃光和紅光組合)、化學剝脫術等。
嬰兒脂溢性皮炎的治療主要依賴於鬆解鱗屑的潤膚劑,例如礦物油、橄欖油或凡士林軟膏。每日兩次區域性應用1%至2%的酮康唑乳膏,連續兩週,可顯著改善症狀。3歲以下兒童應慎用。
脂溢性皮炎的生活防護小常識
飲食
飲食以清淡為主,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高糖及油膩性食物,避免飲酒。適量提高膳食中纖維素含量,促進腸蠕動,減少脂類吸收。
正確護膚
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臉或洗頭,避免暴力洗臉。謹慎選擇化妝品、護膚品和洗髮水。患病期間儘量避免化妝,做好防曬、保溼,修復皮膚屏障。
正確洗護頭皮
勤洗頭、保持頭皮環境平衡很重要。每週2-3次為宜,對於頭髮特別容易出油的人,可保持隔一天洗一次,避免油脂堵塞頭皮毛囊。同時,應該避免暴力搔抓頭皮,破壞頭皮微環境。洗頭的時候最好不要用指甲抓撓頭皮,用指腹在頭皮上按摩打圈即可。
注意環境衛生
注意家居環境衛生,尤其注意枕頭、床褥用品的定期清洗和晾曬。身體分泌的油脂、汗液等物質可附著在針織品上,還可能滋生蟎蟲、細菌,容易誘發脂溢性皮炎。
日常作息、自我調節
規律的作息習慣,保障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避免內分泌紊亂、精神緊張等。
來源:皮膚性病科
作者:王曉豔
排版:李春慧
責編:範曉 張潔
出品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專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