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腦出血的現象在臨床上已經越發普遍了,但實際上,腦出血的來臨,並不是不聲不響的,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留意自身的一些異常表現,最終才會促使悲劇發生。
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在我國,腦出血的發病率已經突破了20%,有專家表示,腦出血的發病率與問題息息相關。
因此,對於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留意腦出血,如果身體突然出現了頭痛、眩暈、四肢麻木、視物模糊等異常表現時,就要提高足夠的警惕,並立即就醫檢查。
而高血壓的發生,通常與患者的日常飲食息息相關,因此,得了高血壓後,若是不想出現腦出血等不適症狀,除了要積極做好控壓工作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最好別碰這4種食物,再饞也要忍住。
1.高脂肪食物
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食物似乎已經成了一類無處不在的“美食”,比如人們愛吃的炸雞、薯條等,都屬於高脂食物,雖然這些食物既美味又方便,但是其脂肪含量卻非常高,如果人們長期食用,就很容易促使體內的血脂升高,並誘發,使正常的血液迴圈受到影響,而這也會間接造成血壓問題。
2.高鹽食物
高鹽類的食物可以說是高血壓的主要元兇,鈉鹽攝入過多與血壓水平的持續升高往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適當控制對鹽分的攝取,一方面能夠幫助預防高血壓,而另一方面,也有利於高血壓患者更好地做好血壓管理。
3.含糖量高的食物
雖然糖分的攝入不會直接對人體的血壓造成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遊離糖的確是高血壓的“得力推手”,生活中常見的遊離糖包括白砂糖、紅糖、果葡糖漿等等,其中,果葡糖漿的危害性更大,往往對血壓產生的影響要更大,如果人體過多攝入這類糖分,就會直接導致血糖升高,而在這種情況下,機體為了使血糖水平下降,就會刺激胰島素的大量分泌,同時導致血管開始收縮,並使血壓上升。
4.高膽固醇食物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吃動物內臟、肥肉等一系列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為若是吃太多,就會增加超重以及肥胖的風險,並使體內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上升,最終誘發高血壓。
當然了,在日常生活中預防高血壓腦出血,除了要少吃以上食物外,搭配還要合理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並且按時監測血壓,做好相關的複查工作,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謹遵醫囑定時定量服藥,切莫自行增減用藥量。
【本圖文由“千金芳”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子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