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指南將為臨床診療帶來哪些關鍵指引?一起搶先了解。
撰文丨毛毛
“有錢難買老來瘦”?千萬別信。肌肉減少症(簡稱“肌少症”)是一種與增齡相關、以肌肉含量減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軀體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的老年綜合徵,可增加衰弱、跌倒、殘疾甚至死亡等不良結局的發生風險,疾病負擔沉重。此外,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肌少症將成為我國老年人的重大健康問題。為了規範肌少症的診斷和治療,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和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醫院)聯合釋出了《中國肌肉減少症診療指南(2024版)》(以下簡稱《新指南》)。本文將整理該指南的要點內容,以饗讀者。
一、重視肌少症的四大危險因素
在肌少症的防治中,依據危險因素儘早識別高危人群,並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展開早期干預,對延緩肌少症發病程序、控制疾病發展意義重大。《新指南》明確指出,高齡、低體質指數、低體力活動水平以及營養不良,均為引發肌少症的危險因素。
二、規範化診斷流程有助於早期發現肌少症
01
診斷指標與工具
低肌量:推薦採用四肢骨骼肌肌量指數作為肌量判斷指標。雙能X線測量男性肌量<7.0kg/m²、女性<5.4kg/m²,或多頻生物電阻抗測量男性肌量<7.0kg/m²、女性<5.7kg/m²可診斷為低肌量。這是基於現有研究對不同測量方法準確性和參考標準的綜合考量,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明確的量化指標。
低肌力:以握力作為肌力測量指標,男性握力<28.0kg、女性<18.0kg可診斷為低握力。握力測量便捷,且與下肢肌力相關,能反映整體肌力狀況,多項研究證實其與不良結局相關。
軀體功能障礙:採用日常步速、5次椅子站坐試驗、簡易體能測試量表(SPPB)作為測量指標。步速<1m/s、5次椅子站坐試驗≥12s、SPPB評分≤9分可診斷為軀體功能障礙。這些指標從不同方面評估軀體功能,為全面判斷肌少症提供依據。
02
篩查與診斷流程
基層醫療保健機構可透過小腿圍(男性<34cm,女性<33cm)聯合握力(男性<28.0kg,女性<18.0kg)或Ishii評分(男性>105分,女性>120分)進行肌少症篩查。如發現 疑似患者,進一步測量肌量、肌力和軀體功能以明確診斷。診斷流程的規範化有助於早期發現肌少症,提高診療效率。
圖1 肌少症篩查與診斷流程
三、需根據肌少症的分型及分級,
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01
臨床分級與分型
根據疾病嚴重程度,同時存在低肌力、低肌量和軀體功能障礙的患者可診斷為嚴重肌少症。病因分型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肌少症,繼發性又可細分。還可根據共病情況分為肌少症性肥胖、肌少-骨質疏鬆症等不同表型。這種分級和分型方式有助於醫務人員更全面地認識疾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02
臨床不良結局
肌少症患者發生死亡、跌倒、骨質疏鬆性骨折、殘疾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升高,女性患者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可能增加,男性風險暫不明確。瞭解這些不良結局,有助於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和預防干預。
四、綜合干預是肌少症治療的核心策略
01
治療原則
根據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和共病情況,制定個性化、以抗阻訓練為核心的訓練計劃,並結合營養狀況給予適當營養補充。對於繼發性肌少症患者,同時進行病因治療。這一綜合治療原則強調了多因素干預的重要性,以提高治療效果。
02
運動治療
抗阻訓練可有效提高肌少症患者肌量、改善肌力和軀體功能,推薦每週進行2次。中國傳統心身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也能有效改善軀體功能,可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運動方案。運動治療是肌少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但需注意運動安全,避免損傷。
03
營養補充
推薦使用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等營養補充劑,可改善肌力。對維生素D缺乏的患 者,聯合補充維生素D和蛋白質可改善肌力和肌量。營養補充聯合運動干預效果優於單一干預方式。
04
其他治療
對於存在運動困難或主觀運動意願較低的患者,可使用肌肉電刺激作為補充治療手段,但目前證據質量較低,僅為弱推薦。這為特殊患者提供了一種輔助治療選擇,未來需更多研究驗證其療效和安全性。
圖2 肌少症治療策略
小結
隨著老齡化加劇,肌少症成為我國老年人重大健康問題。《新指南》的釋出意義重大:
明確了高齡、低體質指數、低體力活動水平和營養不良等危險因素,為早期干預提供依據。
在診斷方面,制定了低肌量、低肌力和軀體功能障礙的診斷指標與工具,規範了基層篩查及後續診斷流程,利於早期發現疾病。
治療上,強調個性化綜合治療,以抗阻訓練結合營養補充為主,對繼發性肌少症進行病因治療。運動治療中,抗阻訓練和中國傳統心身運動各有成效,營養補充推薦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及對維生素D缺乏者聯合補充維生素D。針對特殊患者,肌肉電刺激可作補充治療手段。
在臨床分級、分型與不良結局方面,分級分型有助於精準診療,而明確肌少症患者死亡、跌倒等多種不良結局風險升高,便於醫務人員開展風險評估與預防干預。
該指南為肌少症的防治提供了全面、科學的指導,助力提升我國肌少症的診療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 , 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醫院). 中國肌肉減少症診療指南(2024版)[J]. 中華醫學雜誌, 2025, 105(3): 181-203.
責任編輯丨小林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