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寒冷的冬夜,我們習慣躲在溫暖的被窩裡,享受棉被給予的寬厚安慰。然而,回望宋朝以前的歲月,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那個時代並沒有我們現代人熟悉的棉被。
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古人是如何扛過漫漫長夜的?難道他們真的只能依賴於粗布、皮毛,或是其他原始的保暖方式?這一切又是如何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文化?
一、圍爐取暖,花椒制“椒房”
在寒冷的冬夜,一家人圍坐在火盆旁取暖,是一件極為溫馨的事。這種壁爐一樣的火盆,其實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被稱為“燎爐”。不僅可以生火取暖,還可以燒製香木添些芬芳,或者潑些水產生蒸汽增加溼度。這絕對是古人防寒必備的裝置。
然而對於皇室和貴族階層來說,普通的火盆遠遠不夠。在漢朝時期,他們使用了一種名為“椒房”的高階取暖方式。所謂的“椒房”,指的是在牆壁的泥土中加入大量碾碎的花椒後造就的房間。這種房間不僅溫暖舒適,還具有驅蟲和防腐的功能。花椒精油的芬芳也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可以說是富貴人家的極致享受。
據說,這種椒房最初是為皇室後宮專門打造的。因為花椒中蘊含著強大的生命活力,所以被認為對懷孕的妃嬪和胎兒有益。一些妃嬪甚至會主動參與到椒房的建造中,以祈求懷上皇子。這其中也包含了她們想要討好皇帝、獲取寵幸的小算盤。不過無論她們的目的是什麼,椒房對她們來說無疑是天大的福利,讓她們可以舒舒服服地避開寒冷。
可惜,這種奢侈的椒房並不適合普通百姓。花椒的價格一般不菲,更何況還要大量用作粉刷牆壁。尋常人家哪裡有這種消費能力?所以,貧苦人家也想出了別的辦法,比如在建房時在牆裡加些稻草等天然絕熱材料,以達到隔溫保暖的效果。
二、秦漢“火牆” 東北“炕”淵源
如果說“椒房”是奢靡之極的取暖方式,那麼在秦朝咸陽宮遺址中發現的所謂“火牆”,則可謂功效卓越。它採用在牆壁內部設計煙道的方式,在煙道中燃燒柴火,讓產生的熱氣沿牆壁向上升騰,從而將整個房間都烤得暖暖的。
這種火牆非常先進,原理和後世東北地區民居中廣泛使用的炕如出一轍。只不過古代的火牆可能並沒有使用現代的取暖爐這類裝置,而是直接在牆體內燒柴火。
這對燃料的要求極高,尋常百姓很難承擔得起。所以貧苦人家還是選擇了自己動手配製一些保溫材料,比如在建房時在牆裡加些稻草等天然絕熱材料,以達到隔溫保暖的效果。
相比之下,富裕一些的人家還是選擇使用火盆“燎爐”直接取暖,或者在冬季圍坐在爐火前烤火取暖。後世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寫過這樣的句子:“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透過這樣簡單樸素的火爐,也可以在家中湊合過冬。
三、明代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袖爐”
說到防寒還有一樣小巧玲瓏而又實用的發明,那就是可以放在衣袖裡取暖的袖爐,也稱作手爐。最初這種裝置是為了防範皇帝在寒冬天出巡時受凍而設計製作的。
相傳在隋煬帝外出巡遊時,大臣們便獻上了這種可以放在袖子裡取暖的袖爐。其結構十分巧妙,外殼和內膽之間有空氣層,在內膽中燃燒木炭後釋放的熱量可以透過空氣層傳導到外殼表面,手指輕輕貼上去就能感受到熱意。上面還有小孔,可以將熱氣傳送出來,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暖意。
但遺憾的是,這種好用的袖爐在隋朝發明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走進尋常百姓的視野。一直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它才逐漸為老百姓所熟知並廣泛使用,成為家家戶戶的日常攜帶防寒武器。
畢竟,在古代頂著刺骨寒風工作的人太多太多,一個小小的袖爐無疑能給他們的手指帶去溫暖,也給心裡帶去一絲慰藉。
四、皮裘禦寒未如“紙裘”輕便
在我們印象中,冬天最的衣服應該就是皮裘了。能禦寒的動物皮毛衣著,古代也有很多種類。如狐狸皮、鹿皮、貂皮做成的皮裘,稱為“裘”。這些皮裘穿在身上非常有範,但真正穿得起的也就只有富裕人家了。
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能穿上粗布衣如麻衣、葛衣,都已經很知足了。如果家境稍好,也許能穿上羊皮或兔皮做的棉襖。如果再糟糕一些,只能穿上牛的棉被當衣服御寒。所以才有了那句成語“牛衣對泣”,用來比喻生活所迫的極度困苦。
不過,古人的創造力和智慧從來就沒有讓我們失望過。在魏晉時期,他們發明了一種使用桑樹皮為原料製作的衣物,並且稱之為“紙裘”。這種紙裘質地堅韌,卻又輕便柔軟,而且斷裂後也很容易修復,堪稱防寒衣物中的翹楚。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相比價格高昂的皮革皮裘,古人更偏愛使用質量不輸而價格低廉的布料和紙張製作禦寒衣物。這種節儉環保的精神,或許正是現代人需要學習的地方。
五、花椒壁不如菜蔬壕,古法醃製應對嚴寒
食物的選擇也關係到人們是否能成功度過漫漫長冬。在嚴寒的環境下,人體更需要熱量高的食物來維持機體正常新陳代謝。所以,古人在冬季的飲食中都會青睞羊肉、牛肉等熱性食材。此外,還會食用大量鮮姜調味,因為姜也具有驅寒的功效。
據史書記載,在唐代的冬日裡,人們就愛圍坐在火爐邊吃肉喝酒取暖,可見羊肉酒和火盆是古人過冬必備組合。而到了宋代,又出現了和現在火鍋類似的湯涮食物。比如用兔肉切成薄片後蘸著醬汁下鍋涮燙,這已經和北方的麻辣火鍋沒什麼兩樣了。
當然,在嚴寒的冬天僅僅依靠肉類是遠遠不夠的,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同樣必不可少。而新鮮蔬菜在古代的冬天可遇而不可求。為此,古人發明了醃製蔬菜的方法,在蔬菜成熟的季節大量醃製各種酸菜,然後密封儲藏起來備用。到了寒冬時節開封食用,口感香脆,既解決了菜荒問題,也增添了果香風味。
除此之外,在秦漢時期古籍中還記錄了一種叫做“蔭坑”的存糧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在地面挖一個大坑,內壁塗抹上一層黏土,這樣就可以將糧食和瓜果儲藏其中,讓它們在低溫環境下幾個月。到了寒冬,人們只需開啟坑口,就可以取出新鮮的食物充飢了。這可謂是古人的窮則變,變則通!
六、乾果蔬菜常備,防備荒年飢寒
事實上,以上所有的防寒和禦冷方式,都只是面對正常的冬季氣候。一旦遇上特別嚴寒的年份,寒流持續,雪壓凍害嚴重的時候,普通百姓更是雪上加霜的痛苦。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古人如何面對荒年飢寒的困境。
據史料記載,在隋末的大風雪中,普通百姓真的陷入了失去衣食住所的絕境。為了獲得一點溫暖,人們竟然製作了以楮樹皮為原料的“紙衣”。因為這種紙衣質地堅硬、保暖性強,又容易修補,所以成為了當時最實用的衣著選擇。
另一方面,長時間大範圍的低溫和冰雪,必將導致蔬菜無法生長,出現缺乏維生素的菜荒。為此,古人透過製作醃菜、晾乾蔬果等方式來儲備食物。比如秦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製作“乾菜”的技法。所謂的“乾菜”,就是將青菜等蔬菜製作成乾貨儲存,從而確保在嚴冬時節也有菜葉食用。
透過這些先人的智慧,我們可以看出,勤儉持家、儲備糧食是古人們對付荒年饑饉最重要的法寶。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光大。
七、結語
綜上所述,從建造取暖的椒房、火牆,到攜帶小巧的袖爐,再到選擇羊酒姜食的飲食搭配,可以看出古人們在防禦嚴寒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辦法和手段。這些看似簡單的技術在當時都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幫助人們安然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隆冬。
儘管如今科技發達,取暖和禦寒已經十分便利,我們仍然應該緬懷古人抗寒的創造力和毅力。無數先賢們頂著體無完膚的困苦,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卻依然不屈不撓地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照亮黑夜;我們正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過上了這樣安逸舒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