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1945年,日軍還剩700萬士兵,卻宣佈投降,並非原子彈這一個原因。
日本投降前夕,日軍上下仍有接近七百萬的部隊,有些日本人甚至喊出來一億玉碎的口號,表示要堅持到底。
當時美國投完原子彈後,日本天皇不久就選擇了投降,因此有人就認為原子彈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唯一原因。
但有一些並不認同這一說法,原子彈只能是其中之一,並非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那麼除了原子彈,還有哪些原因促使日本投降呢?
日本投降之後,全中國沉浸在一片喜悅當中,當時就有人出了一個謎語,問日本投降的原因是什麼,答案必須是中國古代名人。
我國民眾素來有猜燈謎的愛好,眼見有人出題,紛紛表示要去作答,經過眾人的評定,最終確認的四個答案。
首先第一個就是屈原,從字面意思瞭解就是當時主流的看法,日本是屈服於美國的原子彈。
美國在很早就開始了製造原子彈的計劃,因為當時美國得到的訊息是,德國也在秘密研究原子彈,所以為了阻止德國,美國也開始了研發原子彈的工程。
但是直到德國投降,他們也沒有研究成功,而美國確實取得極大的進展,只要再努力一下,就能造出原子彈。
當原子彈造出來後,關於它的使用就分成了兩派,贊成和反對把核武器運用在戰場之上。
所以在最初的對日作戰問題上,美國大部分人都不贊同使用原子彈。
但美國在隨後的戰鬥中,發現日軍被軍國主義洗腦相當嚴重,導致美軍推進一步就要付出巨大的傷亡。
而且根據當時美國軍事專家的預估,如果不動用原子彈,打敗日本至少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且戰士傷亡人數將會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當時美軍截獲了日本內部的情報,日本已經做好了在本土作戰的準備,這就意味著即使打敗了日軍,還要在日本本土繼續交戰。
所以美國思索再三,決定還是選擇動用原子彈,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雖然一些科學家仍然反對,但支援的人已經佔據大多數了。
當時美軍進攻沖繩,一個小島就讓美軍傷亡七萬餘人,所以在美軍內部的估計是,還要傷亡一百萬人才能登上日本島。
這當然是軍隊誇張的說法,為的就是讓政府支援使用原子彈,減少部隊的傷亡,最後美國同意動用原子彈,轟炸日本。
在此之前,美國還給了日本一次機會,讓日本自行宣佈投降,不出意外遭到了拒絕,隨後美軍轟炸機攜帶原子彈抵達日軍上空。
巨大的爆炸聲震驚日本朝野,也讓世界各國為之一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原子彈的威力竟如此之大。
但日本並未屈服,美國第二次起飛戰機,又扔下一枚,這次日本才開始動搖,並在不久之後,選擇無條件投降。
所以,我國百姓很看重原子彈的作用,並給出了屈原的答案,那麼其他答案又是什麼呢?
1945年,兩顆原子彈讓三十萬日本人喪命,但這並不足以讓日本屈服。
讓他們投降的,還有哪些原因?
當人們聽到用屈原解釋日本投降的原因之後,緊接著,又有人回答到蘇武,表示蘇聯的行動也是原因之一。
當時德國柏林被蘇軍攻佔後,日本就成了最後一個法西斯國家,日本大本營決定,放棄大部分佔據的海外土地,全面收縮兵力。
然後與美國邊打邊談和,同時堅決抵擋蘇聯的進攻,然而讓日本感到意外的是,蘇聯並沒有採取對日作戰的方案。
這讓日本有了極大的時間與美國周旋,想用強硬的態度,取得美國的講和,結果被美國多次挫敗。
蘇聯眼見美國節節勝利,意識到再不出兵,可能在日本撈不到好處,於是在4月組建遠東司令部,動員的蘇聯紅軍達到一百七十多萬。
而日本則是在我國東北不斷構建攻勢,集結了七十萬的部隊,擁有大量的永久工事,被配備快速支援部隊。
但這些工事在蘇軍面前根本不夠看,於是在斯大林的指示下,蘇聯東庫頁島到東北,全線發起進攻,爭取一戰消滅日本倚靠的關東軍。
8月所有蘇軍集結完畢,為了掩護地面部隊前進,蘇聯出動飛機,根據我國提供的日本機場情報,輪番轟炸。
日本徹底失去東北的制空權,接著蘇聯太平洋艦隊南下,日本軍艦多次根本不是蘇軍的對手,被蘇聯擊敗。
僅僅兩天,日本的海上力量與空軍盡數被蘇軍摧毀,緊接著蘇聯陸軍主力向前推進,日軍所謂的堅固防線根本攔不住蘇軍。
3天后,蘇軍在朝鮮半島登陸,截斷日軍退路,關東軍亂成一團各自為戰,號稱精銳的日本關東軍悉數敗給蘇軍。
等到蘇聯佔據日本北方四島之後,日軍大本營開始慌了,因為蘇聯已經準備好進攻日本本土了。
日本徹底接受無條件投降,蘇軍也未能成功進入日本本土。
而在蘇軍進攻的一個月內,日本軍傷亡就已經超過了六十七萬,關東軍被消滅大部分,而蘇軍的傷亡只有三萬多人,戰損比相較美國,好看多了。
所以有人堅定認為,是蘇聯的的出兵,讓日軍感到害怕,並且只有蘇聯的軍隊最接近日本本土,所以日本的投降,是恐懼蘇聯的武力,說出了蘇武的答案。
這個答案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因為是猜謎語,所以答案並不唯一,言之有理就可以。
在場的還有一個思索了一下,也說出了一個答案,但這個答案有爭議性,不過最後還是被群眾所接受。
那麼這個答案是什麼呢,為什麼會引起人們的爭議?
讓日本投降的原因,除了原子彈之外,還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日本選擇夾起尾巴做人呢?
在日本投降原因謎語出來之後,人們得到屈原、蘇武兩個答案,但有人認為這兩個都是外部因素,真正打敗日本的,還是中國自己。
於是有人給出了第三個答案,蔣幹,蔣指的就是蔣介石,表明日本投降有著蔣介石的一份功勞。
這個答案的爭議性在於政府官員都認可這個答案,但一些民主人士卻拒不認可,他們認為蔣介石並不真心抗日。
不過這個答案還是被採納為正確答案,當時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作為中國戰區的最高統帥,達到了個人聲望的巔峰。
而且在之前的所有國際會議中,蔣介石都是與美蘇平起平坐,一改中國在談判桌上的不平等現象。
不過蔣介石在早期確實有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三省迅速落入日軍手裡,但他也提出了持久抗戰的戰略設想。
之後在正面戰爭上,也多次組織大型會戰,阻擋日軍的進攻,可以說在西安事變後的蔣介石,對抗日是有一定功勞的。
但在後期,蔣介石避戰自保的想法又冒了出來,同時在還沒有趕走日本人的時候,就對共產黨組織進行暗中破壞。
所以對於蔣幹這一答案,群眾也是認可的,這三個答案說完之後,百姓總感覺還缺了什麼,有人立即補上最後一個答案,共工。
起初大家都不明白這個答案的意思,經過解釋之後,百姓才恍然大悟,並接受這個答案,並稱之為最為準確的答案。
這個共工有著兩層含義,這才成為最準確的答案,第一層意思就是共產黨的功勞,中國正是在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下,才團結了大多數。
無論是在前線還是在敵後,我黨都是不遺餘力進行抗日活動,既有平型關的首次勝利,也有百團大戰的第一次大勝利。
在敵後,日軍的運輸線和情報網,都是我黨進行破壞和刺探,全國抗日根據地,牽制了大量的日軍。
讓日本的陸軍深陷中國的泥潭中,讓他不能派更多的兵力去到其他地方,在當時的國際上。
有人就說,如果沒有中國的牽制,日本完全可以拿下英屬印度和澳大利亞。
在這之後,日本完全可以和德國與義大利連成一線,到時候對世界的威脅更大,所以中國的貢獻很大,拖住日軍,共產黨堪稱中流砥柱。
而第二層意思,則是全國甚至全世界抗日力量的共同努力,才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這一層直接包含了以上三個答案。
誠然,讓日本投降,絕不是一人一國的功勞,中國被日本侵略,無數愛國人士進行抵抗,許多愛國百姓都參與其中。
在國外,無論是國際友人,還是愛國華僑都為抗戰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美國蘇聯等大國也進行物資援助。
無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所有戰士都懷著一顆報國的心,都以趕走侵略者為目標。
所以,根據以上的說法,日本的投降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功勞,所以以共工為答案。
這個答案一經說出,就得到了百姓的稱讚,就連國民黨人士都認可,而這也成為了大家心中完美的答案。
最後,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觀雨霖”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