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小說或者影視的時候,會經常性地出現,嫡庶之爭的戲碼。要麼是嫡子霸道,要麼是庶子悽慘;要麼嫡子溫厚,庶子猥瑣。總之,就是矛盾要多激烈就有多激烈,要多慘就有多慘。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嫡子和庶子的差別,真的就這麼大嗎?
其實,不然。小說或者影視劇更多的是為了增加劇情需要,有意地放大了兩者之間的矛盾。所圍繞的不過就是利益和親情。這和嫡庶有關,但也無關。
在中國古代,嫡庶之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一直到近代依舊存在,伴隨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但是在不同的時代及不同的地區,世人對待嫡庶的態度是不同的。
在西周時期,等級已經非常的分明,最高的統治者為“天子”,天子有王后、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王后便是所謂的“嫡”,其他的都屬於“庶”,王后所生的孩子就是“嫡子”,其他人所生便是“庶子”。
在那個時期,講究的是,“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這是典型的“家天下”模式。
天子為嫡子,諸侯為庶子;待老天子死後,由嫡子繼承天子位,其他的庶子,便分封諸侯,而諸侯又採用世襲制,由嫡子繼承爵位,其他的庶子分封為“大夫”,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
這種嫡庶之間的差距,看似嫡子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但是擁有獨立諸侯國的“庶子”們,也並不比天子差多少,有的僅僅是禮節和大義上的差距。
而這就是西周時期最重要的社會模式,也是能夠讓其宗廟延續800年的原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子透過不斷地分封,所謂正宗的“嫡子”,慢慢地開始不斷衰弱,部分諸侯國開始不斷地強大,天子開始仰人鼻息,春秋戰國也就隨之到來。
從短期而言,嫡子佔據的繼承大權,掌控了絕對的主導地位,但是從長期來看,確是庶子窒息了嫡子,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種嫡庶制度,在設計之初,目標是同步分封,保證天子或者說嫡子的地位。這在傳承一代、二代時,問題還不大,但是在傳承數代之後,就沒有辦法保證傳承的同步進行,不斷分封后的天子,面對強弱不一的諸侯國,就逐漸失去了掌控力。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不斷強大額諸侯國,漸漸地意識到了這個制度的弊端,於是就對嫡庶之間的繼承權利,做了一定的更改。
在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國君的妻子,一般稱為“夫人"或者“小君”。後來隨著諸侯國的不斷強大,“王后”這個稱謂就開始氾濫,西周時代的“禮”開始受到了衝擊,分封制走上了末路,更加合理的“郡縣制”走上了歷史舞臺。
嫡庶之爭也走進了另外一個時代。王后之子為嫡子,其他的為庶子,這一點沒有改變,但是在繼承權上邊,卻出現了變化。嫡子繼承王位,而庶子不再分封,而是給予了相關的爵位,參與國家治理,成為了真正的“臣子”。
在失去封國後的“庶子”們,失去了軍事、行政、經濟的獨立權,開始成為嫡子的附庸,地位一落千丈。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後,靠軍功封爵成為了大多數小貴族們的目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開始流行,庶子的落魄之路開始了。
這個時代的嫡子和庶子差距是巨大的,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對於王后而言,只要佔據王后的位置,嫡子就一定是繼承人,這是鐵律;不管這個嫡子能力如何,都無法改變。所以,自此之後,歷史上“太后專政”的事情,走上了歷史舞臺。
到了漢朝時期,雖然分封制死灰復燃了一段時間,但是最終嫡子成為了絕對的主導者,一直到了東漢末年,這種模式依舊在持續,無論是貴族權貴還是底層民眾,都深受這個思想的影響。
比如東漢末年的袁紹,作為“庶子”出身,在道義和禮法上,他都受到了非議,在袁術眼中,他就是一個不能超越他的存在,但是亂世就是最好的實踐和課堂。嫡庶之爭,嫡子的權威並不是不可挑戰的。
轉眼到了唐朝,李淵建立的大唐王朝,在面對“太子”之位的爭奪中,李淵在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曾經多次徘徊,但是最終,李世民根本無視所謂的嫡庶繼承關係,直接發動了“宣武門之變”,成為了繼承者。
此時,嫡子的強勢,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繼承權不在乎是否為嫡子還是庶子,更多地在於個人能力強弱。所以此時所謂的庶子、嫡子已經沒有太大的差異。
造成這個現象的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古人對“太后專權”的歷史總結;另一方面是得益於隋朝時期的“科舉制”推廣。以德取材,以才取仕,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個人成就與出身無關,更重要的還是看重個人的才能。
這是唐朝能夠興盛的原因之一,而到了宋朝,依舊繼承了這個機制,對於嫡庶之間,再無明顯的區分。比如皇權更替,兩兄弟之間,你來我往,嫡子不是唯一的選擇。
再比如,在民間,對於財產的繼承,宋朝就規定,在長者死後,如無明確的遺囑,財產均分。唯一的區別,便是嫡子享受名義上的尊榮,如“族長”、世襲爵位等。
這種制度,在宋朝之後,幾乎就成為了一種定製,真正意義上的嫡庶之分也就沒有太明顯的差別了。但是,鑑於中國南北方向,文化及習俗的影響(儒學文化),對待庶嫡的態度,也存在一定的變化。
比如,東漢時期,南北對待庶子從政就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經歷過數次大移民之後,到明清之後,基本上趨於一致。嫡庶也就沒有壓倒性的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