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死,一直是一個歷史謎團,就是是病死還是謀害,至今沒有一個定論,依然充滿爭議。
一、秦始皇的傳奇一生與離奇死亡
自秦孝公變法圖強,秦國逐步崛起,歷經幾代秦王的勵精圖治,至秦始皇嬴政,終於一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
秦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先後吞併了韓、趙、魏、楚、燕、齊,結束了長達五百多年的諸侯割據局面,實現了天下大一統。
這一偉大成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秦始皇的生平與功績
秦始皇,本名嬴政,出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的兒子。他在年幼時便歷經磨難,後在呂不韋的輔佐下繼承秦王位。
然而,真正的傳奇從他掌權那一刻開始。秦始皇不僅完成了對六國的統一,還實行了許多開創性的制度。
他廢除了分封制,推行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同時,他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和法律,並修建了萬里長城,這些舉措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此外,秦始皇還修建了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為嶺南地區的開發奠定了基礎。這些成就不僅展示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三、秦始皇的五次巡幸天下與追求長生不老
為了鞏固統治和宣揚皇權,秦始皇在位期間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天下,形成萬里,對六國故地基本巡幸一遍。
這些巡遊不僅展示了秦國的強大軍事實力,也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各地的控制。然而,與此同時,秦始皇也深深地陷入了對長生不老的追求之旅。
他派遣徐福東渡求仙,尋求長生不老之藥,甚至在巡遊途中也不忘尋找仙人和仙藥。這種對長生不老的痴迷,最終成為了他離奇死亡的導火索。
四、秦始皇之死與郭沫若的考證
關於秦始皇的死因,歷史上一直存在諸多爭議。其中,郭沫若的“謀殺說”尤為引人注目。他認為,秦始皇右耳流著黑血,是因為有人從他右耳插入了一根3寸長的鐵釘,導致他死亡。
郭沫若進一步推測,這起謀殺案的主謀很可能是胡亥和趙高,他們為了篡位奪權,毒殺了秦始皇后再用鐵釘掩蓋真相。
這個觀點,主要有以下理由支撐:
一是忠於秦始皇的隨行蒙毅在中途突然離開,而正好就在他離開期間,秦始皇駕崩。我們知道,蒙氏一族,大將軍蒙恬與公子扶蘇交情很深,他們一起在上郡修築長城,由此可見蒙恬、蒙毅蒙氏這隻重要的軍事力量,是扶蘇的支持者。
而蒙毅的離開正好給了謀殺者以時間和機會。
二是史記.秦始皇本紀裡面清楚記載著: 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
也就是說司馬遷的史記,明確了趙高、胡亥、李斯等人篡改遺詔,賜死扶蘇、蒙恬,改立胡亥等史實。因為,當時的歷史距離並不久遠,可行度很高。
這也就說,趙高、胡亥等人有了謀殺秦始皇的作案動機。
五、秦始皇死因之謎
然而,仔細分析歷史資料,我們會發現郭沫若這一說法存在諸多疑點。
首先,秦始皇身邊的護衛嚴密,且他本人警惕性極高,且敏感多疑,殺伐果斷,很難有人能夠接近他並實施謀殺。
其次,蒙毅作為蒙恬的弟弟,一直與秦始皇關係密切,但他在秦始皇病重期間被派往會稽禱告山川。這一行為引起了後人的懷疑,認為趙高和胡亥可能利用這一時機對秦始皇下手。
然而,根據歷史記載,秦始皇派遣蒙毅的行為並非出於趙高的安排,而是他自己的決策。因為蒙毅只對秦始皇負責,不可能聽趙高使喚。
最後,關於秦始皇右耳流黑血的說法,也沒有其他史料的佐證,其真實性難以確認。
因此,我們更傾向於認為秦始皇是死於疾病。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突然病重,御醫診脈後認為凶多吉少。此後不久,他便在沙丘宮病逝。
考慮到秦始皇巡遊期間奔波勞碌,且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經常服用各種丹藥,很可能因此損耗了身體,導致疾病纏身。
此外,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許多疾病都難以治癒,這也增加了秦始皇病逝的可能性。
六、結語
秦始皇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功績和成就至今仍被世人稱頌。然而,他的離奇死亡卻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
雖然郭沫若的“謀殺說”引人入勝,但經過仔細分析,我們更傾向於認為秦始皇是死於疾病。這一結論不僅符合歷史資料的記載,也符合我們對秦始皇一生的瞭解。
無論如何,秦始皇的死因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它將永遠留在歷史的長河中,等待著我們去揭開真相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