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日本是一個對領土索求極度瘋狂的國家,儘管上個世紀日本失敗了,但日本的野心並未消失。
已知世界的領土畢竟有限,而且絕大多數已經名花有主,縱使日本的野心再大,它也只能望洋興嘆。
不過,隨著世界上最大的一塊無主領土現身,日本又開始佈局了。
那麼這塊土地在哪呢?日本又做了什麼?
南極——神秘的大陸
眾所周知,地球被劃分為七大洲五大洋。當人類的祖先揚帆遠征,在世界各地開花播種的時候,南極洲始終是一個神秘的地方。
1773年1月17日,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率先來到了南極圈,只可惜當時船隻的建築材料採用的還是柚木和橡木,這種木頭儘管結實、耐腐,但是當船底碰到海面下方堅實的冰層的時候,航船還是被撞出了破洞。
冰冷的海水瘋狂的灌進船艙,船員們呼喊著來回奔走。他們一邊抓緊修補漏洞,一邊急忙調整方向,飛也似的逃離了這個可怕的地方。
這次失之交臂的遺憾,直到幾十年後的1820年,才由俄羅斯航海家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前來彌補。
生活在極北苦寒之地的俄羅斯人當然不會被水下的冰層和空氣中的嚴寒所嚇倒。
他們耗時了兩年半的時間圍著整個南極圈繞行了一週,透過望遠鏡發現了南極洲的兩塊島嶼。
這次重大的發現,讓他們第一次感覺到海面上浮動的陸緣冰的深處應該存在著神秘的大陸。
不過由於航船吃水較深,無法穿過厚厚的陸緣冰,而小船又無法攜帶足夠的給養和設施,所以別林斯高晉並沒有繼續冒險,而是標註好經緯度,率隊返回了歐洲。
沒想到他的發現竟然在歐洲引發了轟動,一時間人們奔走相告,把他比作了當代的哥倫布。
(別林斯高晉)
隨後各國紛紛組建探險隊開赴到這塊陌生的地區踴躍探險,南極大陸由此開始一點一點被揭開神秘的面紗。
一開始,各國探險家們套用在世界上其他板塊殖民的老思想,紛紛在自己抵達的地方修建房屋和堡壘,同時宣佈自己國家對這片區域的領土主權,不過他們的豪情壯志很快就被惡劣的自然條件擊碎。
南極洲的厚厚的冰層上面既不能種莊稼,也難以發現可以利用的礦藏,完全是一塊無法開發的絕地。
儘管它的面積能夠達到1424.5萬平方公里,甚至比我國的領土還要大450多萬平方公里。
然而人類卻很難在上面自給自足進行生存,只能依賴遠洋補給船不遠千里從本土運輸給養,這也就導致了,無論哪一個國家宣告它的領土歸屬權,其他國家都能夠輕而易舉的推翻。
既然大家誰也無法真正控制這裡,索性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倡議下,世界各國紛紛達成協議,共同簽署了《南極條約》。
根據條約的規定,南極洲作為人類共同的科研基地,它將被永久的用於和平的目的,至此它的歸屬問題才最終落下了帷幕。
(簽署《南極條約》)
那麼人類到底能在南極洲進行什麼樣的科研呢?這塊神秘的大陸又有哪些資源呢?
南極的意外收穫
和其他大陸不同,南極洲的表面覆蓋著厚厚的冰層,冰層上寒風凌冽,寸草不生,這使得人類從踏上它的那天起,內心中就充滿了惶恐。
二戰以後,各大強國紛紛在南極洲成立科考站,除了觀測氣候的變化以外,大家的主要目標就是尋找南極洲的資源。
一開始,科考隊員並沒有寄予厚望,畢竟除了企鵝、海豹、鱈魚這些具有營養價值的動物外,他們還真沒有發現其他有什麼價值的東西。
不過隨著工業科技的突飛猛進,各種先進的探測儀器紛紛踴躍登場,各國科考隊立刻把它們應用在探測南極冰層下面資源的工作當中。
(南極海豹和企鵝)
透過回波測量法,人們驚奇的發現厚度達到上千米的冰層下面,不僅擁有煤礦、石油、鉑、錳、鎳、鈷等礦產資源,而且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純淨水儲存地。
據估計,這裡的純淨水儲存量足足佔了世界上的72%。
在世界飲用水日漸匱乏的今天,誰能擁有這些純淨水,誰就擁有了鉅額寶貴的財產。
不過想要穿透上億年積累出來的冰層獲取這些資源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技術原因的限制,就是各國普遍認為這是一件得不償失的虧本買賣。
然而,有一個國家卻對它情有獨鍾,他們不僅在上面修建了大量的科考站,更是把國旗插在了上面。
它就是日本。
日本是一個列島國家,由於經常性的遭受火山、地震和海嘯的侵擾,因此日本人從中世紀起就有著遷徙到大陸的夢想。
不過當他們的戰爭侵略和經濟侵略紛紛遭到失敗之後,他們不得不重新做出選擇。
一開始他們也幻想過把神秘的南極大陸當成新的移民點,但是當他們的科考隊滿懷熱情到達南極洲的時候,這裡嚴寒的氣候直接給他們一記耳光。
那時的他們只能採取沐猴而冠的做法,學著歐洲其他強國在南極大陸上插上一面旗幟,但根本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
當日本成為戰敗國,自己的本土都朝不保夕的時候,對南極洲的圖謀就告一段落。
然而不久之後的“溫室效應”,又讓日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移到南極。
氣溫的升高,南北極冰川的消失,導致了海平面不斷地攀升。對於日本這個四面環海的島國來說,一旦海水灌進城市,那無異於滅頂之災。
因此日本在南極洲建立了不少氣象探測站來觀測氣候的變化,不過這種做法除了能夠起到示警的作用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可是當日本得知南極冰層下的秘密之後,他們的態度就再次發生了變化。
要知道,日本是一個物資資源極為匱乏的國家。為了維持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轉,他們不得不進口大量的石油和礦藏,一旦那些輸出國卡住它的脖子,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他們打著參與國際事務和科研的旗號,開始在南極暗中佈局,其目的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得到南極冰層下面的資源。
那麼日本的暗中佈局都包含哪些方面呢?他們會如願以償得逞嗎?
日本的佈局
當美蘇兩大國積極探索南極洲的時候,日本也就跟著踏上了南極洲的領土。
由於它甘願成為馬前卒,而且自身的航海和鑽探的實力更勝美國,所以日本先一步展開了對南極的探索。
一開始它建立的是氣象站,提供氣象資訊。儘管這些氣象資訊對改變“溫室效應”沒有任何用處,但是它的行為卻獲得了其他國家的認可。
然後,它進一步展開對南極冰層下面的鑽探,從提取的礦石和化石中分析冰川的形成以及冰層下方礦藏的具體位置以及數量,並做好詳細的標記。
等時機成熟之後,它又開始派遣海上自衛隊的軍用船隻抵達南極圈,詳細的記錄各航道的情況,為將來能夠積極參與南極的開發做準備。
可以說日本人的做法深謀遠慮,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這種暗中佈局的手段顯然躲不過世界其他大國的雙眼,美國儘管利用日本的財力和人力研究南極,但是它絲毫不會把南極的利益讓給日本。
因為日本本土距離南極太遠,它本身又缺乏海外軍事基地,所以等遠道而來的日本船隻抵達南極的時候,美國早就利用自己的其他盟國在南極站住了腳。
況且南極的冰層是地球花費了十數億年累積出來的,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想要挖掘南極下面的資源,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儘管日本處心積慮,但是截止到今天,他們的對南極的挖掘還處於構想階段。
正如《士兵突擊》中的康團長所說:“說到和得到之間還有一個做到”,那麼日本能做得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