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辛棄疾的那句“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劉裕”這個名字在許多人的腦海中都留下了印記。也因為辛棄疾的那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劉裕這個人留給許多人的印象便是英武勇猛。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劉裕這人的勇武並非一般猛將所能擁有的勇武:在劉裕征戰沙場之時,他曾展現出甚至連模仿都很困難的天賦——發明卻月陣。
一、苦戰生“卻月”
東晉義熙十二年(416)正月,盤踞北方的後秦因皇位交替而發生內亂,在南方與後秦對峙多時的東晉嗅到了擊敗這位老對手的機會。時握東晉實權的劉裕迅速集結大軍,兵分五路直接北上。
從八月出兵到十月攻下洛陽,劉裕北伐後秦的第一階段進行得相當順利。一路上,後秦平南將軍姚洸歸降;駐守滑臺(北魏領土,受此北伐波及而最終為東晉奪去)的將領倉皇北逃;各路隊伍分別奪取項城、新蔡、許昌、漆丘、滎陽、倉垣等地;會師後,東晉大軍又迅速奪取成皋與洛陽。
次年春,後秦仍舊深陷皇位更迭帶來的混亂,稍作休整的東晉軍便以洛陽為起點,奔赴後秦關中腹地的大門潼關。在攻下潼關之前,東晉大軍一度又分為多路,但戰績不佳。故面對“第一關”潼關,東晉的兩支勁旅再度集結,以破竹之勢刺穿了後秦的防禦。
隨後的四五個月裡,東晉軍連連告捷,將後秦逼入絕境。是年八月,一支東晉水軍從黃河進入渭河,進而逼近長安。此時的後秦,無論是反應速度還是軍事實力,都無法與士氣正盛的東晉大軍較量。故而最後的破長安之戰,實際上以後秦君臣的大規模投降告終。
當然,勝敗都是兵家常事。在北伐後秦之戰中,東晉雖整體處於上風,但也不是一直都順風順水。譬如在東晉義熙十三年(417)的春夏之交,劉裕親自率領的一支隊伍就曾受到北魏大軍的圍困。而這,也成了劉裕的天才陣法“卻月陣”的前奏。
二、“卻月”也卻敵
因為先前東晉軍“順路”奪取了北魏的滑臺,當劉裕於這年春天想要向北魏借道而逆黃河西上時,北魏回以了明確的拒絕。且不僅拒絕了劉裕的借道,因為擔心東晉趁機北上攻擊自己,北魏還派出了十萬左右的步騎駐紮在黃河北岸,將正在行船的劉裕大軍堵了個“水洩不通”。
借道不成,還時常被來試探的北魏大軍侵擾,原本因奪城順利也心情不錯的劉裕也終於被惹惱。在相中合適的登陸點後,劉裕突然派出七百步兵和百輛戰車,在搶登黃河北岸後迅速布起陣法:因為人員與武器呈弧形排列,且兩端緊挨黃河,形似彎月,此陣法便得名“卻月陣”。
在這場戰役中,劉裕巧用弧形迎擊面對於火力的集中,再輔以一定的訛詐和河上士兵的弓弩配合,最終以兩千左右的精銳擊殺北魏三萬左右的駐軍,打出了一場極為漂亮的以少勝多。
三、月總有圓缺
就投入的收穫而言,劉裕以兩千敵三萬的卻月陣無疑算得上一種天才的部署。雖然這場戰爭並非北伐後秦中的主要戰爭,但劉裕在其中創造的卻月陣卻成為後世軍事研究者們的一個重要研究物件:只是研究來研究去,人們發現卻月陣雖蘊藏劉裕過人的軍事天賦,卻並不是一個容易再現的陣法。
首先,卻月陣對地形有極大的依賴性。劉裕所使用的卻月陣一面以黃河為天險,消除了腹背受敵的威脅。否則,駐紮的十萬北魏大軍足以將兩千東晉軍包圍得密不透風。其次,卻月陣的主要輸出是戰車。而隨著騎兵的興盛,相對笨重的戰車逐漸退出了主流之列。後世都沒有那麼多戰車和善用戰車計程車兵,又哪能復刻以戰車為核心的卻月陣呢?最次,劉裕當時充分利用了北魏駐軍的複雜心理,既以搶登殺了北魏一個措手不及,又安排軟弓小箭以訛詐北魏大軍靠近陣法。人的心思本就不好琢磨,若還要像劉裕一樣將人們隨時都有可能變化的心思利用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故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限制,人們雖普遍認可劉裕以兩千敵三萬的卻月陣是一個充滿天才想法的優秀陣法,卻再也難以在實際作戰中運用此陣法。這就像劉裕北伐後秦這整個事件:東晉雖在電光火石之間即實現目標,但關中很快也因為東晉的鞭長莫及而脫離東晉的控制——還真是“佔領了,但沒有完全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