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身形龐大的動物有著天然優勢,可以憑藉著體重和力量碾壓對手,獲得廣闊的活動領地和生存資源,但這並不意味著體型小的動物便難以生存,事實上一些比較渺小的動物其物種年代反而要比很多龐然大物要長。
在世界上就有這麼一個小國,哪怕強漢盛唐這等世界霸主級別的國家都煙消雲散、歸於塵土了,這個小國卻一直能延續著自己的傳承,這就是因為其獨特的處世之道,才讓其在一波波的世界浪潮之中獨善其身。
但顛沛流離的生活始終是心酸苦楚,最終這個小國作出了一個“服從祖宗”的決定——加入中國,從此之後地沒人惦記了、資源沒人搶了、一口氣發展幾十年都不費勁,感覺真的太好了。
如果說有什麼後悔之處,那就是我怎麼沒早點加入啊。
抱上大腿,日子就好過了
神秘的塔里木盆地之中,南側邊緣有一塊瑰麗的寶玉,這塊瑰麗的寶玉在經歷了歷史的風霜,展現出了歷久彌新的神韻與風采。
在漢代以前的先秦時期,這裡並沒有國家的概念,和夏商之前的部落時代類似,塞人們在這裡聚集,建立了城邦,首領以功勞和能力作為考量,進行禪讓制度,便這麼繁衍生息了上百年。
到了西漢建立之後,統一的中央王朝影響力逐漸擴大,這些遠在西域的邊陲地帶也是受到影響,在學習了一些漢朝文化,聽聞了中央王朝所處的地帶進化史之後,這個塞人城邦的首領便也是開了竅。
原來首領傳承還能這麼玩,原來我死了我兒子就能直接當首領,原來這城邦可以幾百年來只屬於我一家。
帶著這種突如其來的“思想啟蒙”,此處塞人城邦的最後一位透過禪讓得來首領之位的尉遲氏也興起了家天下,將自己的首領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而且從此就沒有什麼塞人城邦的首領了,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國名于闐,王族便是尉遲氏。
西域受到漢朝影響的也不止於闐一國,龜茲、焉耆、若羌、樓蘭、精絕、莎車等國家也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紛紛獨立稱國,一時間西域小國林立,真是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在張騫通西域之後,絲綢之路也逐漸興盛起來,而於闐作為絲綢之路南道的“坐地虎”,也靠著交通之利收過路費吃了個盆滿缽滿,一時間成了西域絲綢之路的南道大戶。
雖有錢,卻無兵,這就相當於三歲小兒持千金過鬧市,誰看著不眼紅呢。
但好在於闐在西安出征匈奴時也是出錢出糧,全力支援漢軍出征,在西域都護府建立之後,于闐更是主動投靠,將西域各國的情況全都彙報給了大漢,在大漢歸攏西域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為了能更加“貼近大漢,走進幸福” 于闐對漢朝進行了全面深化開放,哪怕是于闐製作的錢幣上,正面都是漢文,自己使用的佉盧文反而印在了反面,就是為了和大漢商隊做生意能讓人家看明白;文化上于闐乃是佛教東傳途徑西域的第一站,更是“小乘佛教”的興盛之地,而佛教也正是從西漢時期傳入中國,其中很多經典便是由於闐送出的。
本來靠著給大漢當“西域帶路黨”,于闐的小日子也算過的風生水起,但這也讓西域其他國家非常眼紅。
有單純眼紅于闐財富的,有嫉妒于闐搶了自己給大漢當“帶路黨”機會的,有的則是純粹自己野心想要稱霸西域的。
如果大漢能一直強大,那麼這些小國也不過是跳樑小醜,于闐抱著大漢的大腿能一直風風光光,但誰成想這大腿竟然斷了。
沒有武力是多麼痛苦
西漢末年,“穿越者”王莽橫空出世,硬是把漢朝給截成了兩段,但好在“位面之子”劉秀逆天改命,續上了漢朝國祚,東漢就這麼出現了。
中央王朝穩定後,東漢也是想恢復昔日榮光,轉頭向西域一看,曾經的鐵桿小弟于闐已經是過的苦不堪言。
在中央王朝內亂,沒了大漢這條大腿可抱之後,于闐便成了西域各國打秋風的物件,甚至在東漢建立後不久,于闐便被莎車國打崩潰了,舉國投降莎車,成了莎車的附庸。
一直到了公元61年,莎車國王被匈奴囚禁,于闐王室貴族廣德方才起兵自立,屠了莎車王室,向匈奴投降依附。
到了公元73年,漢朝的班超終於到了于闐,此時的于闐迫於匈奴壓力,只能向班超找茬生事。
大漢的使者哥,我們的大巫師算出來漢朝需要給我們一匹黃毛黑嘴的騧馬,方才能讓兩國永遠交好,不知道您是否能給我們這匹馬啊。
班超聞言一聲冷笑,也是滿口答應。
好啊,不知道具體是多高多重的馬,能否讓你的大巫師過來,我問個清楚。
等到于闐的大巫師到了之後,班超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抽出佩劍一劍砍死了這個巫師。
廣德見狀頓時嚇得面如土色,你,你身為漢使怎敢直接殺人。
班超把劍一橫,你應該慶幸我殺了你們的人,如果我這個漢使在你們這裡被殺了,那這事可就不是這麼容易就能解決的了。
再問你一遍,到底是跟誰一邊的。
看到如此強勢的班超,廣德瞬間記起了曾經在典籍裡看過的歷史。
什麼南越殺漢使屠為九郡;
什麼宛王殺漢使頭懸北闕;
什麼朝鮮殺漢使即時誅滅…
頭好疼,好像有掉了的危險一樣。
就此廣德棄暗投明,派人誅殺了駐紮在於闐的匈奴使者,全面倒向大漢。
班超就以于闐為自己的兵源地,將姑墨、疏勒、精絕等西域小國一頓收拾,到了最後東漢成功再次控制了西域,于闐也再次成了絲綢之路上的富饒之地。
而這次於闐也是學聰明瞭,不僅賺錢,而且練兵,正有道是鄰家屯糧我屯槍、鄰家就是我糧倉。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想要不被人當成糧倉,強大的武力是至關重要的。
到了公元175年,此時的東漢也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對西域掌控力已經薄弱了,于闐也是試探性著開始了自己的擴張腳步,攻打扜彌國。
沒想到厲兵秣馬的于闐一出手,便已經是這個地區的極限,不過幾年時間,扜彌便被于闐徹底吞併,而後便是皮山、渠勒、戎盧等等。
于闐的疆域囊括了今天新疆的南部地區,人口接近十萬人,兵馬超過了三萬,徹底成了西域一霸。
但對於中央王朝,于闐始終沒有反叛的心思,不管是東漢還是曹魏,甚至到了晉朝、南北朝時期,于闐始終都堅持上供,保持著一副懂事的附屬國樣子。
在北魏時期,于闐被柔然等勢力侵擾,國力日漸衰退,但在唐朝建立之後,于闐的地位卻是陡然上升,迎來了又一波春天。
結婚空手來吃席?我就是禮物
在唐朝建立之初,經過數年的連番大戰,中原地區已經是民生凋敝、滿目瘡痍,對北方的外來入侵已經是沒有了什麼抵抗之力,哪怕是“七世紀地球最強男人”唐太宗李世民,面對突厥的突襲,也不得不和頡利可汗在渭水旁斬白馬盟誓,以此換來了發育時間。
斬白馬盟誓付出一些代價便換來了和平,這等事情如果放在一些朝代身上比如說某宋、某清,那簡直是天大的好事,能讓他們喜極而泣,但這等事情放在李世民,堂堂的天策上將身上,那就是絕大的恥辱。
經過數年的養精蓄銳,唐朝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武備力量更是日新月異。
貞觀四年(630年),東突厥發生內亂,李世民看準機會由李靖掛帥,出兵十萬,將東突厥一舉擊破,生擒了曾經逼迫自己簽了城下之盟的頡利可汗。
李世民並沒有殺這個曾經的對手,反而是邀請他來宴會上“欣賞舞蹈”。
頡利到了之後,卻見只有李世民一個座位。
上皇,不是欣賞舞蹈嗎?我能坐下看嗎?
啊不是,可能你誤會了,是你跳,我欣賞。
哦,這個欣賞舞蹈啊。
但頡利敢不跳嗎?
於是有突厥的頡利跳舞,南蠻的首領作詩,一副絕美的歷史畫面出現了。
上皇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資治通鑑.卷一九四.唐紀十》
帶著這樣的兵威,大唐對西域用兵時更是以碾壓的姿態橫掃了過去。
貞觀十四年(640年),西域以高昌為主的少數幾個敢反抗的“愣頭青”被盡數滅國,安西都護府就此建立了。
此時于闐尚且屬於西突厥的勢力範圍,但對大唐早已是心嚮往之。
貞觀二十年(646年),西突厥的乙毗射匱可汗請求和親,想要迎娶一位大唐公主,李世民聞言也是要出了一筆彩禮——龜茲﹑于闐﹑疏勒﹑朱俱婆﹑蔥嶺五國。
五國為聘,這在整個歷史上也是聞所未聞,但乙毗射匱可汗敢不答應嗎?
你也想去長安跳舞?
就這樣,于闐再次回到了中央王朝的治下,並且因為地理位置重要,大唐在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地修建堡壘,駐軍防備,這也便是“安西四鎮”。
雖然是作為“禮物”被送給唐朝的,倒是可以空手吃席了,但于闐卻並沒有感覺有什麼不適,因為李世民的名聲是真的強。
迴歸“大家庭”的于闐這次是真的歸心了,李世民出兵四夷是真的,但他的政治手段、格局胸懷,也不是以前統治西域的中央王朝君主可比的,“天可汗”的稱號,是周邊民族誠心誠意的尊敬。
我姓李,你打我我也姓李
到了後來,吐蕃來攻打過於闐,于闐沒有向以前匈奴、突厥那樣直接滑跪,而是奮起反抗直接打跑了吐蕃。
唐玄宗在位時,于闐王族尉遲勝前來朝拜,唐玄宗直接將一位宗室公主嫁給了他,這筆投資直接換來了再安史之亂中於闐全力相助大唐,尉遲勝更是親自帶兵前來幫助自己“老丈人”。
不僅在安史之亂時于闐雪中送炭,哪怕到了唐朝末期,誰都看出來這大唐就要玩完了,于闐依舊是沒有放棄自己的忠心,甚至將國姓都改為了李,國王改名為“李聖天”。
在唐朝滅亡後,中原最大勢力一度是後晉,李聖天便去給後晉朝貢,但依舊不改姓,自己要姓李到底。
這種忠心把後晉感動了,加封李聖天為“大寶于闐國王”,而“大寶于闐”也就成了于闐的新國號。
在宋朝建立之後,于闐也是前往宋朝朝貢,李聖天的兒子李德從依舊是不改姓,但宋朝連燕雲十六州都收復不了,何談照顧西域,象徵性地表示兩國友好,也就這樣了。
960年,于闐的強鄰喀喇汗國宣佈以伊斯蘭教為國教,這引起了以佛教為國教的于闐不滿,雙方就此起了大戰,打打停停持續了四十年還沒結束,比的就是誰更能熬。
最終還是于闐熬不住了,被喀喇汗國所滅,尉遲氏于闐就此消亡,于闐也被喀喇汗國所佔據。
就這樣經過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一直到清朝建立後,于闐才再次歸屬於中央王朝管轄。
在乾隆年間,于闐被畫入了清朝地圖當中。
民國建立之後,于闐也是改為了一個縣,便是今天盛產美玉的新疆和田縣。
在今天,和田人口超過35萬人,GDP接近60億元,是新疆乃至全國都十分重要的寶貝縣,其產出的羊脂白玉、墨玉、和田玉,更是暢銷海內外,成為了我們中國玉文化的一張名片,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道旗幟。
在這上千年的歷史變革之中,哪怕是我們的中央王朝都幾經更改,幾乎沒有一個朝代是超過了三百年的,秦漢魏晉、南北亂世、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出出精彩絕倫的歷史大戲之中,于闐似乎只是一個背景板中的小畫素,連配角都算不上。
但這等小國,算尉遲于闐的話那是從漢朝初期一直延續到了宋朝初期,整整上千年的歷史,算整個歷史的話,卻幾乎從未斷代,這就是因為其能夠擺正自己位置,從來都不會直接對抗各方強敵,不然如同頭鐵的南越、高昌等國一般,只怕也早已成了歷史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