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遊文寫道,離開雲縣返回鳳慶,不走來時路,他提衣涉水,幾乎隨波浪飄蕩而去。這天,顧僕找不到腳伕,徐霞客只得僱馬前往大理,在等馬幫時,他了解到順寧設府的始末。
徐霞客在本篇遊記中,提到兩個地名:順寧,在今鳳慶縣一帶。蒙化,是今雲南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全境。
己卯年(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八月十二,徐霞客在龍泉寺吃了飯,命顧僕進城去找腳伕。他去殿後的靜室拜訪講經的法師。見面後,才知他就是一葦。
一葦給徐霞客烹茶烤餅,拿出雞蘿、松子來款待。坐談間,他拿出黃慎軒的書畫卷軸給徐霞客看,這大概是他雲遊中物色到的東西。
下午,顧僕找不到腳伕,徐霞客只得遷入新城徐家樓中,與蒙化的妙樂禪師一同等候馬幫。
己卯年(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八月十三,傍晚,馬匹才來,徐霞客便與妙樂各自講定了一匹馬帶行李,約定明天上路。馬幫都是從白鹽井馱鹽來的,可到達雞足山,非常方便。徐霞客想從蒙化前往天姥巖,怕不能等,只僱到蒙化城。
己卯年(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八月十四,徐霞客早晨起床吃飯。馬幫因等候收取鹽款,中午才出發。
徐霞客走出北門,向東北下涉溪流,經過接官亭,這裡設有稅課司。
馬幫還未到,徐霞客先到達,他坐下觀覽全府的地理形勢,一併詢問稅課司的人,關於順寧設府的始末。
順寧,舊時叫慶甸,本是蒲蠻的地方。土官姓猛,是孟獲的後代。
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土官猛廷瑞專權放肆,秘密蓄謀反叛,開府陳用賓討伐誅殺了他。大侯州土官傣貞與他一同叛逆,就被一起殲滅了,改成雲州,各自設了流官,把雲州劃成順寧的屬地。
龍泉寺的基址,是猛廷瑞居住的花園,土隴從西山向東下垂。寺前有一片池塘,相當深而且池水清澈,池中建了水月閣。它後面面對池塘建成前殿。前殿的右側,庭院中全是出水的洞穴,雖然小一點但出水的地方不止一處。往西有一眼井,很小,又淺,水從井中溢位,向東注入池塘,塗塗發聲,那是龍泉的源頭。前殿後是大殿。徐霞客曾經歇息的地方,是大殿的東廂房,是設府後建的。
舊城在龍泉寺一帶,有居民房屋卻無城牆。新城在它北邊,中間隔著一條往東下流的山澗。這裡的山脈也是土隴從西山向東下垂,稱鳳山。府衙背靠鳳山面向東方。徐霞客進入府衙的大堂,想觀看地圖上府境周邊情況,卻沒有地圖。
順寧府城所依託的山峽,狹窄不開闊,只不過是兩座山中間的一個山塢罷了。本處山塢不如右甸那樣又圓又平展,四旁山塢也不如孟枯村那樣交錯紛繁。這個山塢西北起自甸頭村,東南到函宗有一百里,東西寬處不到四里。順寧府的地域,北邊寬而南邊窄。由府城往南,是灣甸、大侯兩個州,在東西兩面夾住它,尖得好像犁頭。
府境內所吃所燒的全是核桃油。這裡的核桃殼厚而肉深嵌,一文銅錢可以買得裝滿幾石臼,把它捶碎後蒸,箍緊榨成油,勝過芝麻油、菜籽油。
馬幫來到後,他們立即向東下坡,渡過北來的溪流。溪上用鐵索架橋,橋上建有亭子,橋的形制與瀾滄江橋的相仿。
他們過到橋東,向北上坡,沿東山的山麓,向北上登。馬幫因出發晚了疾步趕路,徐霞客鼓足勇氣跟隨著他們。上走不怎麼陡峻,他們屢次走過坑谷相夾的山脊,兩次經過向兩旁下墜的山脊,又順西坡下走,轉過山坳,越過山岡。豐美的稻禾覆蓋著田野,這就是向西突的山岡環抱成的地方。
他們快馬加鞭,跑了四十五里多,路過有兩三戶人家的二十里哨,路過盤踞在岡頭有四五戶人家的三溝水哨,路過有一二戶人家的塘報營,他們走到高簡槽時,天已經昏黑,便都住下了。老店主姓梅,很能安慰客人,特意煎了太華茶來給徐霞客飲。
友情提示:登山有風險!!沒有當地人帶領,請大家不要輕易嘗試,不是誰都有徐霞客那樣豐富的旅遊經驗和足夠的幸運!
敬請關注“景緻記錄”,看古今美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