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碎片化時代,一個景區、一部電影、一場足球、一首歌,甚至一頓燒烤,就能帶火一座城,為小眾城市迎來出圈契機。
河北唐山,這座“鋼鐵之城”,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曾經的她,粗獷、硬核。然而近年來,唐山透過融合現代與傳統、堅守與創新,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文旅表達。河頭老街的千年盛唐繁華景象、唐山宴的“尋味之旅”、南湖燈會的時空穿越之旅……屢屢“出圈”,將唐山的千年底蘊盡顯無疑。
一個柔美溫婉、青春潮範的新唐山形象,正逐漸走進遊客的心!
三大IP齊爆火
唐山文旅“殺瘋了”
“稱霸”最熱景區、頻繁亮相新聞媒體、外地遊客接踵而來……近年來,唐山城市文旅IP頻頻“出圈”,為傳統旅遊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頭老街:為一條街,赴一座城!
華燈初上夜未央,千年一夢入盛唐。說的正是唐山的河頭老街,這是首個以盛唐文化為主、以運河為依託的大型全場景沉浸式夜遊景區。
(河頭老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河頭老街自2023年春節開門迎客以來,持續火爆“出圈”。2024年累計遊客接待量突破670萬人次,單日最大接待量超11萬人次,外地遊客佔比超60%。
如今,河頭老街已獲得兩項國家級榮譽——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然而“潑天”的流量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開業剛兩年的資產盤活專案。
100多年前的河頭老街,是唐山煤炭運輸的重要節點,曾經商賈雲集、盛極一時。但是漸漸地,也走向了一個時代的落寞,只留下一條“停擺”了十幾年的運河、幾十幢閒置許久的明清仿古建築。
直到2022年9月,文旅運營團隊唐山凱歌兒實業有限公司與唐山市豐南融投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唐山市豐南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統籌整體設計、策劃、開發、運營,總投資5億元,在原有商業街區“運河唐人街”基礎上打造河頭老街景區,讓“老河頭”繁華重現。
(河頭老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步入河頭老街景區的那一刻,彷彿進入了“水上大唐不夜城”。耳畔恢宏大氣的古風音樂,四周古香古色的唐風建築,時刻透露著歷史的韻味與文化的沉澱。
唐山宴:一座“飯館”,帶火一座城!
從淄博燒烤到天水麻辣燙,美食已成為地方旅遊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也是遊客與當地文化連線的重要橋樑。
“大唐美食滿樓宮,百巷千攤各不同,最看爭相追呔味,一堂帶起滿城紅”。河北省詩詞協會副會長、唐山市詩詞學會會長袁風遙以詩作答,展現了唐山宴的一“座”難求。
(唐山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唐山宴的前身是南湖片區配套的閒置商場。2017年,唐山市決定將其打造成餐飲專案,以滿足南湖景區遊客的用餐需求。2018年,唐山宴開門迎客,走進唐山宴,遊客可以嚐到棋子燒餅、餎餷、炸糕、麻糖等150多種極具唐山風味的特色小吃和20多種非遺美食。此外,這裡還有圖書館、主題遊樂場、漢服館、文創集市以及年輕人喜歡的“打卡點”“拍照牆”等,體驗感十足。
作為集特色餐飲、民俗傳承、文化展示、場景體驗、休閒觀光、研學實踐等於一體的文旅商業綜合體,唐山宴熱度持續增長,特別是2024年以來,日均接待量近2萬人次。
“長城獎-文旅好品牌”年度十大城市地標優秀案例、2024十大文旅經濟創新案例、第六屆“中國服務”·旅遊產品創意案例……去年以來,在全國文旅舞臺上,唐山宴更是屢獲榮譽。從最初的“能打卡的大飯店”定位,到如今“有溫度的文旅商綜合體”,唐山宴經過多次迭變,一直在不斷創新和改進。
(唐山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南湖燈會:一盞燈,“點亮”一座城!
觀賞燈會是中國人歡慶佳節的傳統民俗,流光溢彩的燈籠、栩栩如生的燈組,在超凡想象力和精湛技藝的加持下,樸素的材料亦流轉出璀璨光彩。
唐山爆火出圈的第三大IP是南湖燈會。
(2024年唐山南湖燈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去年,唐山南湖新春燈會從一眾新春燈會廟會中脫穎而出,引得全國各級主流官方媒體紛紛報道,全網曝光4.6億次、抖音平臺單個話題量達2.2億次。
在抖音平臺釋出的《2024年春節消費資料包告》顯示,唐山南湖新春燈會入選10大熱門新春燈會廟會,並位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舉辦熱門新春燈會廟會城市中,唐山南湖燈會可謂“後生晚學”。
今年,唐山南湖燈會,以“神奇中國”為主題,聚焦創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線,以彩燈造景,以文化設宴,設定年味中國、奇蹟中國、神話中國三大主題燈區,除了精心打造形態各異的燈組及藝術裝置以及主題燈光秀,還有無人機煙花秀演出、花車巡遊、NPC互動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
(2025年唐山南湖燈會)
唐山南湖燈會讓中國人特有的浪漫和儀式感也在走出國門,圈粉世界。
唐山的“真本事”
蹚出一條文旅融合新路
城市的爆火可能源於偶發性因素,但要讓這股火熱持續下去,依靠的是城市的“真本事”。
就唐山而言,深厚且多元的文旅資源是其持續火熱的根基。近年來,唐山以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整合升級地區資源稟賦,構建景區、酒店、文體、城服四大產業板塊,承辦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建立南湖國家5A級旅遊景區,聯動清東陵、青山關、唐山花海、山裡各莊等景區景點,構建了“5+N”多景區融合發展格局。
唐山打造了唐山宴、“四館一街”、皮影主題樂園、唐山新體育中心、大城山“運動之山”等系列精品專案,培育了南湖春節燈會、冰雪歡樂季、武林風·戰唐山等品牌活動IP,為唐山經濟增長再添新引擎。
在城市運營與管理上,唐山也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不僅從規劃佈局、基礎設施、文化活動上集中發力,並且更加註重遊客的文旅體驗感。
如,今年的南湖春節燈會,為確保燈會安全有序運營,唐山全面聯動公安、交警、消防、供電等各級各單位,全方位做好安全保障、秩序維護、交通引導等工作。同時,全面完善標識導覽系統,在園區內設定眾多AI“唐可甜”互動點位,為遊客提供燈會介紹、路線推薦等遊園服務,用真誠貼心的高品質服務溫暖每一位遊客,展現城市溫度,提升城市形象。
(南湖燈會服務站)
細緻服務也是唐山的一大“法寶”。在唐山宴、河頭老街等不少景區,都可以看到愛心服務驛站。驛站雖小,卻貼心周到,像醫療物品、直飲水機、餐巾紙、洗手檯等應有盡有。
去年夏季,唐山宴人流量大,除了多個愛心服務站,唐山還專門設定了80個遮陽帳篷,併為遊客提供綠豆湯和解暑藥品。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客流最高峰,唐山宴裡幾乎看不到隨意丟棄的廢紙或飲料瓶。據瞭解,唐山宴配備了保潔人員60餘人,還有隨時巡查的衛生監督員,目的就是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同時,唐山的“寵客”思維,還致力於在遊客旅行的每個環節都提供全方位的關懷。比如冬季,唐山公交上的暖心坐墊;公交站的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火車站的愛心擺渡車;計程車上的智慧旅遊二維碼。
唐山在城市、遊客和市民之間構建了一種特殊的張力,大家樂此不疲、熱情萬丈。
堅定文化自信
在文旅賽道上“接力創新”
唐山,是凝結了一代代人奮鬥史的英雄之城,更是“被斷層”後重生的鳳凰之城。
近年來,唐山市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積極推動智慧軌道交通、機器人、電子及智慧儀表、動力電池等新興產業發展,近萬億的GDP總量,在華北地區僅次於北京、天津,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活力之城、希望之城。如今,在文旅賽道上,唐山也在不斷“接力創新”。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一路以來,唐山不斷解鎖文旅新玩法,走的便是文化自信大背景之下的旅遊創新之路。比如河頭老街的成功首先就取決於對盛唐文化和唐山文化的精準定位。
(河頭老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作為能夠提供“高情緒價值”的新型旅遊景區,河頭老街的“在地文化”植入是全方位的,每年舉辦“大唐之山百戲節”,數百餘場傳統戲曲、雜技、劇目精彩呈現,營造出沉浸式文化旅遊的體驗感;“鐵樹銀花落,萬點星辰開”,非遺專案打鐵花是景區最受歡迎的表演之一;30多家漢服店,“穿漢服玩轉穿越”這樣的沉浸體驗頗受遊客喜愛;此外,老街還深入挖掘“唐王東征”的歷史傳說,全新升級了大型實景鐵花秀《唐王東征》,加上燃燈大典、魚龍舞巡遊和非遺年俗展演等多項活動,更是讓遊客沉浸式體驗了唐山的開埠文化、民俗文化、廟會文化。
(河頭老街的民俗表演,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唐山宴,是美食宴更是文化宴。在唐山宴序廳的梨園盛世戲臺上,有非遺傳承人獻上評劇、皮影、樂亭大鼓等經典節目,遊客可以近距離觀看這些傳統藝術的表演,親身感受唐山文化的獨特魅力。此外,透過陳列的老物件、老照片,遊客能夠瞭解到唐山的發展歷程和民俗風情,增強了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唐山宴上的傳統藝術表演,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唐山宴更是自主創新了“宴有禮”伴手禮品牌,透過展示、銷售唐山各縣區的特色食品和農副產品,帶領遊客一站式瞭解唐山各區縣的風土人情和地域特產。如今,“宴有禮”的產品既是特色旅遊商品,也是對外宣傳唐山的城市符號。
上游觀察:
唐山,一個又一個寶藏地被“瘋狂認證”,一批又一批遊客蜂擁而往,持續印證著唐山文旅融合發展的成功實踐,不但蹚出了一條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更為城市創新和經濟發展提供賦能。
這些寶藏地的走紅,也重塑了唐山此前稍顯刻板的城市形象。當人們再次談及唐山時,不再僅僅聯想到重工業,而是充滿人文氣息的歷史老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熱鬧非凡的文旅盛會。
唐山破圈的過程,猶如一場需求與供給完美碰撞的“狂歡盛宴”,也是高品質情緒價值的“集中釋放”,更是城市文化自信與現代活力深度融合的“生動敘事”。
然而,有“熱潮”就有“退潮”。只有深度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才能實現長期的繁榮與“長紅”,進而可持續創意營造城市吸引力。我們也期待唐山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以更具魅力的煥然新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唐山終會被重新看見!
來源:上游新聞
記者 藍婭莉 編輯 蔡海燕
嚴正宣告
未經官方授權,其他媒體或個人不得私自轉載或抓取本公眾號資訊。如若發現資訊不實、不全等,對我局造成負面或不良影響,將予以追究相應責任!
這麼近,那麼美,週末到河北
工業搖籃,碧海藍天,唐山歡迎您
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