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大年的預演。北方臘月二十三、南方臘月二十四為小年最為普遍。
想說清楚小年,就要先說清楚什麼是“年”。初唐詩人劉希夷有句著名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這裡,“年”和“歲”是同義詞。其實,細究起來,“年”和“歲”還是有差別的。
“歲”本義是歲星,就是木星。它執行一個周天需要十二歲。“歲”是天文學概念,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迴歸年,365天多,長度是固定的。與天文學的“歲”不同,中國的“年”是基於天文學的人文學概念。“年”的本義是莊稼成熟。中國曆法學家綜合太陽、地球和月亮的執行規律,確定的歷法意義上的農曆“年”,就是我們熟悉的從春節到除夕。沒有閏月的時候是12個月,354—355天,如農曆甲辰年(2024)354天;由於它與一個迴歸年相差11天多,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安排閏月,有閏月的農曆年,13個月,長達383—385天,如農曆癸卯年(2023)384天,因為有閏二月。
時光是一條長河。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唐代詩人羅鄴說:“北來南去幾時休,人在光陰似箭流。”為了給具體的時光定位,人們創造出了“日”“月”“年”這些時間概念。其中,“年”是最重要的“時間”,而年與年的銜接點,“過年”自然也就成了最重要的節日。
中國人的過年,是一個系統的節日。從臘八開始,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到元宵節結束。最高潮的是除夕和春節。除夕,俗稱“大年夜”;春節,俗稱“大年初一”。與除夕是大年夜相比,前面還有一個預演,這便是小年。關於小年,常見的說法有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除夕前一天、元宵節等多種說法。其中,北方臘月二十三、南方臘月二十四為小年最為普遍。
小年最重要的習俗是祭灶。臘月二十四是古代的祭灶日。宋人留下了大量的祭灶詩詞。“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這首《祭灶詞》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習俗。現在的皖西南山區,依然如此:傳說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灶神,俗稱灶王爺,臘月二十四要上天述職,詳細彙報這家人的功過是非。天庭依據灶神的彙報來對這家施加獎或懲。為了讓灶神多說好話,家家戶戶用甜食祭灶神,用糖漿糊住灶王爺的嘴。“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寫的就是這個場景。
有沒有糖漿瓜果取決於貧富。北宋政治家呂蒙正,年輕時困頓流離,沒有糖漿,沒有瓜果,在《祭灶詩》中說:“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後來這位呂蒙正高中狀元,位極人臣,以清廉、雅量、知人善用、敢說真話而聞名。南宋陸游說:“已幸懸車示子孫,正須祭灶請比鄰。歲時風俗相傳久,賓主歡娛一笑新。”秦觀、陸游、劉克莊、文天祥等也都寫過祭灶的詩詞。
小年之後,就要緊鑼密鼓、全力以赴為過大年做準備了。一是打掃衛生。要徹底把屋裡屋外、床上身上清理一遍。當然給小孩子洗澡也是做衛生的重要內容,皖西南山區有“(臘月)二十七,洗垢跡”的諺語說的就是這件事。二是氛圍營造,再窮的人家,喜慶的鞭炮、祭祖的香紙、門口的春聯、孩子的燈籠和新衣服、新襪子新鞋子都是不可少的,講究一點的還會買張年畫貼貼。三是準備吃的,這也是最重要的。宋代詩人陳藻《平江臘月廿五夜作》說:“昨日宰豬家祭灶,今宵洗豆俗為糜。”磨豆腐、殺豬殺雞宰鴨、做零食,這些都要確保年夜飯達到一年最高的生活水準。
宋代祭灶都是臘月二十四。到了清代,朝廷在臘月二十三祭天,為了節約還是為了省事或者兼而有之,就把祭灶的事情一併辦了。於是,北方以祭灶為主要任務的小年就提前到了臘月二十三,南方繼續按部就班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韓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