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臺積電之前有一個承諾,那就是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只放在臺灣,不放到臺灣之外的地方,而放到臺灣之外地方的技術,會比臺灣落後2代以上。
臺積電之所以這麼做,為的就是保持整個臺灣省在半導體產業方面的優勢。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圍繞著臺積電,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鏈非常發達,臺灣人也稱臺積電為“護島神山”。
不過,當時間進入2020年時,臺積電慢慢違背承諾了,開始到美國建先進晶片廠了。
之前還遮遮掩掩,說只建設4nm晶片廠,但後來就不裝了,直接攤牌,將3nm、2nm晶片廠,也放到美國去了,抱美國大腿之意非常明顯了。
不過,為了抱美國大腿,臺積電也是很受傷,一方面是美國沒有足夠的技術嫻熟的工程師,為此臺積電從臺灣派了大量人才過去。二是美國供應鏈不成熟,臺積電為此建廠成本高2-4倍。
此外,美國人工不好管理,用人成本高漲,運營成本也是高30-50%,讓臺積電苦不堪言。
更重要的是,隨著上臺,之前美國的“晶片補貼政策”生出了很多變數,很大機率可能會被廢除,那麼臺積電到美國建廠,真的是吃力不討好。
而特朗普更是稱,是美國保護了臺積電,臺積電應該向美國交“保護費”,而不是美國給臺積電補貼,這是錯誤的。
可以想象的到,接下來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肯定會不太好過,未必有大家想象的風光。畢竟成本高,效率低,同時又沒有補貼,特朗普也沒有什麼支援,臺積電圖的是啥?
所以,臺積電近日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將先進的技術,還是留在臺灣省,不再強行想去抱美國大腿了。
按照媒體的說法,臺積電在臺南沙崙設立1.4nm及1nm用地需求,一共6座晶圓廠,即P1到P3將作為1.4奈米生產使用,後三座為1nm。後續可能改為前三座為1nm,後三座為0.7nm。
至於美國的工廠,暫時不會再去搞更先進的工藝了,能夠實現之前規劃的4nm、3nm、2nm晶片製造就不錯了,甚至有可能2nm晶片技術,都未必會真正在美國落地。
可見,臺積電是真的知道自己錯了,所以也及時的改正過來,不再讓最先進的技術外流了,不知道是怎麼看的?事實上,臺積電拿技術,也換不來美國的真心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