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還有這麼多人用錯抗菌藥……
撰文 | 師春煥
前段時間,“阿莫西林不是消炎藥”“阿莫西林濫用現象嚴重”衝上微博熱搜。幾乎每家庭藥箱裡都有幾盒阿莫西林,只要是發燒或者發炎了,第一反應就是吃點“消炎藥”。
不僅阿莫西林,許多人還把頭孢、、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也當成包治百病的“消炎藥”用。然而這些抗菌藥物並不具有“消炎”的功能。
除了普通患者存在濫用抗菌藥物的情況,醫生群體也常存在用錯阿莫西林的問題,來看看你有沒有犯過錯吧!
01
阿莫西林不是消炎藥
阿莫西林是一種抗生素,嚴謹的醫生和藥師不會把抗生素叫做“消炎藥”,所有專業類醫藥書裡,沒有把抗生素稱為“消炎藥”的,老百姓常把抗菌藥稱作“消炎藥”,這是不準確的。
炎症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是機體對於有害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炎症可以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導致的非感染性炎症。
抗菌藥不直接針對炎症發揮作用,而是殺滅引起炎症的微生物,發揮的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後,由這些敏感菌感染引發的炎症自然也就消了。如果身體的炎症不是敏感菌引發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作用。比如感冒引起嗓子紅腫,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有許多人才不管它是由什麼引起的,一律用抗生素“消炎”,這是不對的。
02
抗生素≠消炎藥,消炎藥有2種
臨床上通常把下面的兩類藥稱為“消炎藥”:一類是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氫化可的松、甲潑尼龍等;另一類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塞來昔布等。比如針對關節炎,可選擇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等,針對過敏性鼻炎,可選擇選用激素類的鼻腔噴霧類藥物。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而言,糖皮質激素是人體可以自己分泌的。它有抗炎功效,如感冒等引起的嗓子發炎,透過提高免疫力可以達到自愈的效果。
03
濫用阿莫西林等抗菌藥物危害大
1)誘導細菌耐藥:引起某些細菌對多種抗菌藥物耐藥,增加治療難度,甚至導致無藥可治。比如去年很多兒童確診支原體肺炎後,使用阿奇黴素無效,就是因為我國阿奇黴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濫用)導致了支原體對於阿奇黴素出現了很高的耐藥性,阿奇黴素對於耐藥的支原體失效。
2)增加不良反應:如發生過敏,或者影響肝功能、腎功能,引起胃腸道反應等。
3)導致二重感染: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可致體內敏感菌被殺死,不敏感菌乘機繁殖生長,引起更為嚴重的感染。
4)延誤病情:一病就用抗生素,可能會產生“症狀緩解”的假象,讓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治療時機。
5)浪費醫藥資源,增加國家和患者經濟負擔。
04
使用抗菌藥物需科學
阿莫西林等抗菌藥物多為處方藥,普通患者必須在醫師和藥師的指導下應用抗菌藥物。
1)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階的不用高階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菌藥。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菌藥,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菌藥,否則容易誘導細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以免“殺敵一百,自損三千”。
2)能口服不注射。輕中度感染的大多數患者,應予口服治療,選取口服吸收良好的抗菌藥物品種,不必採用靜脈或肌內注射給藥。中、重度感染時,通常注射給藥,療病情好轉並能口服時,應及早轉為口服給藥,臨床上稱為序貫療法。
3)足劑量足療程。不需要用抗生素時堅決不濫用,真正需要抗生素時,一定要足劑量足療程地規範使用,用量不足和過量用藥都是不合理的。
05
阿莫西林一天給藥一次不合理
臨床醫師在使用青黴素類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時,時有發生一天劑量一次給予的現象,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由於一天多次給藥造成患者及醫護人員的不便,使得一日多次給藥的用藥方法實施遇到障礙。然而,一日劑量一次給予會升高藥物的峰濃度,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且減少有效劑量所持續的時間,降低抗菌療效。
阿莫西林為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其抗菌活性主要取決於有效劑量下持續作用的時間,即在一定濃度內,其抗菌療效與給藥時間間隔內濃度大於最小抑菌濃度(MIC)的時間(T>MIC)有關。所以在有效劑量內應減少單次服用劑量,增加給藥次數。阿莫西林消除半衰期(t1/2)為1.08h,60%以上以原形藥自尿中排出,約24%藥物在肝內代謝,尚有少量經膽道排洩。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長至7小時。因此,阿莫西林的給藥間隔為每6~8小時,腎功能嚴重損害患者需調整給藥劑量。
06
阿莫西林用藥前最好做皮試
由於阿莫西林導致的過敏反應發生率很高,在首次用藥前最好進行皮試,若皮試陽性建議更換其他抗菌藥,皮試陰性也需要在使用過程中密切檢測。一旦發生皮疹、喉頭水腫等過敏反應需立刻停藥。
07
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不一樣
阿莫西林為廣譜青黴素類抗生素,克拉維酸鉀具有強大的廣譜β內醯胺酶抑制作用,兩者合用,可保護阿莫西林免遭β內醯胺酶水解,提高抗菌效能。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是阿莫西林的升級產品,克拉維酸鉀就是阿莫西林的一種“保護罩”,保護阿莫西林不被“破壞”。
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常見的配比有2:1、4:1、7:1、8:1、14:1、16:1,注射劑型常見的配比有5:1和10:1。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的配比越來越高是因為細菌對阿莫西林耐藥性增強,低比例不能對付一些嚴重的感染。不同配比,用法用量不一樣,需要按照說明書給藥。
阿莫西林可用於治療,說明書中明確指出“亦可與克拉黴素、蘭索拉唑三聯用藥根除胃、十二指腸幽門螺桿菌,降低消化道潰瘍複發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說明書中未提及此用法,在相關指南中所提及的鉍劑四聯方案中[2],抗生素的選擇也是阿莫西林,而非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參考文獻:
[1]楊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解讀[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2016,9(05):390-393.
[2]2022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指南《中華消化雜誌》2022,42(11).
來源:醫學界呼吸頻道
責編:砍樹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