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大約有1/3的時間在睡覺中度過。而根據《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資料,2022年我國居民睡眠狀況不容樂觀,超25%受訪者睡眠不足7小時,晚睡、淺睡成常態。
睡眠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近期更是有研究發現,三四十歲時晚上睡不好,可能會增加痴呆風險。
一、三四十歲夜間總醒,老了認知更容易出現問題
在當今社會,中年人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導致許多人難以享受寧靜的睡眠。一項於1月3日刊發在《神經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在30-40多歲時,夜間頻繁醒來的中年人在十年後面臨著超過兩倍的認知問題風險。
研究納入了526名參與者,其平均年齡為40歲。透過佩戴手腕活動監測器,研究者測量了他們的睡眠持續時間和質量。在長達11年的隨訪期間,參與者的平均睡眠持續時間為6小時,平均睡眠碎片率為19%。
在11年後的認知能力測試中,包括處理速度、執行功能、記憶力和流暢性等方面,研究發現睡眠中斷最為嚴重的人群中,相較於睡眠中斷最輕的人,認知能力較差的機率高出兩倍以上。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醫師陳彧媛、鄭莉明也表示,通常情況下,人們在40歲時開始明顯感覺到睡眠質量的下降,隨著年齡增長,夜間醒來的次數逐漸增多,睡眠逐漸變得更為片段化。
隨著中老年人睡眠過程中覺醒次數的增加,睡眠效率(實際入睡時間佔總臥床時間的百分比)會逐漸降低,這可能導致身體健康狀況下降,認知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效率可能對維護全面健康至關重要。
二、經常在凌晨3、4點醒來,可能是4種疾病訊號
凌晨三四點醒來、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經歷,很多人可能並不陌生。據日本睡眠醫學專家三島和夫教授解釋,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對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下降所致。
雖然偶爾在半夜醒來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頻繁發生過於早醒的情況,可能潛藏著潛在的健康危機。
美國《預防》雜誌總結了夜間醒來的5個身體健康因素,排查並針對性地解決以下因素,或許你就能睡個好覺。
1.甲狀腺問題
甲狀腺過度活躍可能導致心跳加速、腎上腺素分泌激增,引發失眠和焦慮。而甲狀腺功能低下則可能增加患上睡眠呼吸暫停症的風險35%。
2.呼吸問題
季節性過敏、感冒等因素可能導致夜間輾轉反側。其他引起氣道狹窄的因素包括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和扁桃體肥大。
3.睡眠呼吸暫停症
隨著女性年齡增長,尤其是更年期的到來,身體發福,她們有可能像男性一樣患上睡眠呼吸暫停症。
4.輕度抑鬱
半夜醒來是輕度抑鬱症患者的常見症狀。睡眠與抑鬱之間存在複雜的關係,容易形成惡性迴圈。
5.夜尿多
即使睡覺前限制了飲水量,每晚仍可能醒來小便2~4次,這可能是水和電解質失去平衡的結果。如果身體裡沒有足夠的鹽,就會嘗試排放一些水。
三、想要睡個好覺,醫生給出3點建議
確保充足的睡眠是維護健康的關鍵。長期缺乏睡眠會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疾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睡眠障礙門診睡眠醫學科主任餘正和指出,擁有良好的睡眠意味著入睡迅速、深度睡眠、不易驚醒,醒來後精神煥發,能夠正常工作和生活。要實現這樣的好睡眠,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至關重要,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保持固定的生物鐘
關注個體的生物鐘,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入睡和起床,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睡眠節律。
2.有足夠的睡眠動能
白天清醒時間越長,夜間睡眠的動能越足。儘量在感到睏意時上床睡覺,避免長時間躺在床上。適度的白天運動可以增加體內腺苷含量,促進更好的夜間睡眠。
3.放鬆身心
對付失眠,最重要的是避免對睡眠的恐懼和焦慮。定期進行一些放鬆練習,如瑜伽、太極、腹式呼吸等肌肉逐漸放鬆的訓練,對提高睡眠質量非常有幫助。閱讀、聆聽輕音樂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風險,注重睡眠健康,關注個體的生活方式和睡眠習慣,對全面的身體健康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 參考資料:
- [1]《睡覺半夜總是醒?當心大腦認知能力下降!8個方法讓你一覺到天亮》.健康時報.2024-02-02
- [2]《半夜總是醒怎麼辦?美國<預防>雜誌:躲開這些擾眠的事》.生命時報.2019-10-25
- [3]《專家在身邊丨長期睡不好,增加多種慢病風險!“4小時睡眠大法”靠譜嗎?》.健康杭州.2023-05-2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