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文化是中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魚不成席”。我國八大菜系,都離不開魚菜名饌。這不僅因為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離不開“鮮”,而漢字的“鮮”字是由魚和羊組合而成,更是因為“魚”與“餘”二字同音,便衍生出了“年年有餘”、“富貴有餘”等多種寓意,象徵著富庶和繁榮。
清蒸魚(圖源:千庫網)
1
東北年夜飯裡的魚
東北人過年不僅喜歡吃鯉魚,還喜歡吃大個頭的白鰱、花鰱等。每到冬季,東北地區的各大水庫、湖泊等就開始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冬季冰下捕魚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林省查干湖的冬捕。在數九寒天的冰下撒下大網,一網就捕出十幾萬斤,那壯觀的場面被世人稱為“天下奇觀”,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又被選定為“吉林八景”之一。在寒冷的冬天捕出的魚很快就冰凍了,放在外面後埋在雪中,多少天也不壞。留到春節,十來斤的有機大魚燉上一大鍋,香氣四溢,預示著新的一年火熱美滿、好運連連。
查干湖冬捕(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在黑龍江,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大年初一到親友家拜年,主人要擺魚宴熱情待客: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香味酥脆的“炒魚毛”和鮮美透明的“大馬哈魚子”,令客人讚不絕口。赫哲族人對魚更有獨特的做法和吃法,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飲食文化——把鱘魚、鯉魚等魚先放在火上烤,然後把肉片下來,放入蔥、黃瓜等配料拌成冷盤,叫作“塔拉哈”;把魚冷凍,將皮扒掉,把肉剝成片,蘸著韭菜花、醋、辣椒油兌的料吃,叫“冰雪刨花魚片”;還有“殺生魚”、“魚條子”、“氽魚丸子”等特色吃法,其味道鮮美、口感獨特。
SPRING FESTIVAL
2
江浙年夜飯吃魚習俗
江浙人喜歡吃魚,糖醋魚、松鼠魚、銀魚羹、軟兜長魚、天目湖魚頭、魚圓、魚餅、魚片、魚八鮮等,都是年夜飯上的美味佳餚。
西湖醋魚是杭州傳統風味名菜。魚的形態美觀、肉質細嫩、色澤紅亮、酸甜可口,有“賽蟹肉”之稱。“樓外樓”傳統菜餚製作技藝入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西湖醋魚不用油炸紅燒,鮮嫩的口感正好適合解除過年食肉過多,不愛油膩的心情。
西湖醋魚(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清蒸魚是上海人的最愛。把新鮮的魚洗淨後抹上鹽和料酒,放在盤子裡靜置10分鐘,切薑絲均勻鋪在魚身上。蒸鍋放水燒開後放入魚盤,大火猛蒸8分鐘,關火取出魚盤,把盤子裡水倒掉,撿去薑絲,再多切些蔥絲撒在魚身上,淋上蒸魚豉汁。最後炒鍋裡倒少許油燒熱,澆在魚身上即可。當油淋在魚身上時,刺啦的聲音很有節日氣氛。
刀鱭、鰣魚和暗紋東方魨都是長江口的名貴魚類,並列為“長江三鮮”。它們是上海江蘇等地的高檔水產品,也是宴請親朋好友的佳餚。
SPRING FESTIVAL
中國人愛吃魚,魚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能夠提供給我們許多的營養物質,對養生保健防病也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吃魚也是要講究方法的,如果吃錯了就會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裡,吃魚還要注意一些細節。
撰文 | 劉雅丹
責任編輯 | 劉陽 段陽陽
運營編輯 | 段陽陽
質量稽核 | 業蕾
❖ 文章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年年有魚:春節的魚都怎麼吃》 ❖
現訂購2025年
定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