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情感隔離型伴侶”。
什麼樣的伴侶最容易讓人抓狂?
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都是:
開口就像機關槍的那種,堵都堵不住。
其實,還有一種。
看起來總是很平和,永遠也吵不起來,不論發生了什麼。
面對他,總像面對一堵牆。
你發脾氣,他無動於衷;
你講道理,他說你小題大做;
你的那股氣,就那麼憋著,怎麼也發不出來。
一次次消磨之後,你的脾氣越來越差,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為什麼變成這樣了?
這很可能是因為,你遇到了一個情感隔離型伴侶。
電影《你的鳥兒會唱歌》裡,女主佐知子,在親密關係中非常迷茫。
男友柄本性格平和,但是她總是感受不到他的情緒。
一開始,佐知子被柄本吸引,覺得他很好相處。
可慢慢的,佐知子發現:自己從來摸不準他到底在想什麼。
一次,柄本的室友靜雄喝醉了,當著他的面約佐知子看電影。
佐知子擔心男友吃醋,想解釋,可男友卻抱著她說:
“去唄”。
和靜雄一起去露營,他不但不生氣,反而說:
“你有你的自由。”
(佐知子邀男友去露營,被拒絕了)
在別的情侶那裡,這種突破界限的事,可能一點就著了。
但柄本永遠是溫和、理智的。
佐知子和他在一起很自由,可卻也總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
柄本從來沒有對她說過“我喜歡你”。
(佐知子說討厭麻煩的關係,炳本覺得共鳴)
一次次得不到想要的回應之後,佐知子灰心了,提出了分手。
靜雄安慰佐知子“他不是不喜歡你,他就是神經大條而已,什麼都不在乎”。
但是,這個世界真的有什麼都不在乎的人嗎?
也許他不是不在乎,只是隔離了情緒。
柄本真的不在乎佐知子嗎?
不是的。
劇裡,他有兩次衝動,都是為了佐知子。
一次是因為同事在背後說佐知子,跟男人關係不清不白,他衝上去打了同事。
第二次就是佐知子提分手。
雖然他一開始依舊說的是“好的”“祝你幸福”。
但佐知子走後,他終究沒忍住,衝出咖啡廳,追了出去。
電影一開始,與佐知子初遇,柄本在公交站,數了120個數,“如果數完,佐知子沒來,我就不會再等了”。
(初遇,炳本等到了佐知子)
這一次,他依舊想數120個數。
但最後,還沒數到10,他就忍不住了,著急地朝佐知子離開的方向追過去了。
生怕慢一秒,佐知子就會從他生活中消失。
明明是愛的,為什麼就是不表現出來呢?
電影下面,很多人說出了柄本的心聲:
“其實就是怕。”
擔心承諾了無法兌現,就變成不去承諾的人;
討厭努力了卻得不到,於是索性不去努力;
害怕期待破滅,乾脆不去期待任何事。
為了避免失望、傷害,他們把自己偽裝起來。
“只要我無所謂,別人就不能傷到我了。”
他們壓抑所有的感受,覺得:
只要感受不存在,世界就是安全的。
這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方式。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中,有一個生存姿態是“超理智”。
所謂生存姿態,就是一個人在成長中發展出的應對外界的行為習慣。
感受不重要,客觀現實才重要。
帶著這樣的行為習慣,他們忽略自己的同時,也忽略了別人。
“我不能輕易表達真實的自己,會被拒絕的。”
正如炳本,女友無意中穿了靜雄的衣服。
他深深地看了女友一眼。
那一瞬間,他真的一點不在意嗎?
不一定。
但他假裝沒看見。
因為這樣,就不用去提醒女友,就不用面對尷尬或是可能的吵架。
為了減少潛在的傷害,他隱藏了自己的情感。
可沒有爭吵不等於愛。
和一個沒有感受的人相處,伴侶感受到的,是時時刻刻的拒絕。
就像佐知子,跟男友在一起越久,就越沒有安全感,越不確定他們的關係。
她不知道男友到底在不在乎她。
自己的苦惱、糾結也沒法跟他說,就算說了,男友也不會給與反饋。
(佐知子受不了炳本的冷淡,提了分手)
所謂親密,是指我們有共同的情感體驗。
而這部分,往往被超理智的人隔離掉了。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
電影中,炳本過去的經歷,並沒有提及。
我們只能從生活中類似人的故事裡,窺見一些端倪。
我有一個朋友,人群中,他總是被淹沒的那種存在。
他說過自己的經歷:
小時候,父母總是為了各種事情吵架。
有一次,幾個鄰居一起在家裡聊天,氣氛本來挺和諧的。
父母突然不知道因為什麼爭執了起來。
鄰居們勸慰了幾句,就很識趣的各回各家了。
之後,父母開始大吵,爭得面紅耳赤。
那一晚,母親把自己反鎖在臥室,整晚沒出來。
第二天早上,他推門進去,猝不及防地就看到母親在床頭放了一把刀。
“看到那把刀,我心裡咯噔了一下。”
但他什麼都沒說,默默地關門出去了。
他不知道母親要用這把刀做什麼,也不敢去問。
於是,索性假裝沒看到,假裝一切都不會發生。
這就是防禦機制在起作用。
就是說,當一種感情太強烈了,無法承受時,乾脆就把這種感情壓抑掉。
這就意味著它沒有了,“我也就安全了。”
但不去看,不去承擔,該發生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嗎?
電影《萬箭穿心》裡的馬學武。
妻子性格強勢,直來直去。
他看不慣,卻從來不說,一直對妻子表情淡漠。
後來,工作出問題,與情人分手,他再也無法對妻子視而不見。
最後,馬學武選擇了跳江。
因為害怕那個矛盾,害怕面對之後,事情會無法控制,他們選擇隔離了情緒。
可是,長年累月下來,他們也隔離了內在某部分的自己。
那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自己。
只要感覺到危險,立馬把自己“武裝”起來。
於是,隔閡就在這樣的武裝中一點點變大。
a. 有個隔離的伴侶,怎麼辦?
聽過一個故事。
老太太總是特別生氣,因為他們吵架時,老頭總是一言不發。
老太太受不了,感覺自己總是打在一團棉花上。
後來,在諮詢室,老頭終於說出了原因。
生氣時,他心裡總有條惡龍一直在咆哮,他很害怕把那條惡龍放出來會傷害老太太,所以很努力地剋制自己。
隔離的伴侶,並不是不愛。
很多時候,他們只是不會和情緒相處,特別是負面的。
也許是成長在吵架的家庭,見過了太多的不堪,他們把失控的、不堪的部分鎖了起來,以此避免再次被傷害。
這也許是一種自保,但在之後的生活中,也成了一種制約。
過去的不幸,如果可以在親密關係裡治癒,是幸運的。
但這並不是說,治癒,就是伴侶該承擔的責任。
治癒的前提,是愛。
如果,你不能包容這個受傷的他。
也要明白,即使你選擇放棄,也不是你的錯。
因為一段關係能不能延續,本就是兩個人共同決定的。
如果,你選擇繼續,那麼以下方法可以參考:
1. 多一些包容,引導他一點點表達情緒
情感隔離的人,面對激烈的情緒總是不知所措。
為了對抗這種激烈,他們會習慣性地把自己裹起來。
所以,首先要讓他們知道:有情緒是可以的。
怎麼做呢?
發生矛盾時,多一點耐心,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感覺。
試著溫和一點,告訴他:“分歧是難免的,哪些地方讓你不舒服了,可以告訴我,我們一起解決。”
讓他感受到安全。
他如果生氣,不要急著指責;
他如果哭了,就讓他哭一會兒。
給一個空間,讓他在裡面安全地暴露情緒,讓他慢慢跟自己貼近。
前陣子,在豆瓣看到一個話題:你從心理諮詢師那裡聽到最受用的一句話。
點贊很高的那個回答,第一句就是“這裡很安全,你可以放心地哭出來。”
很多時候,情緒只有被允許,才能正常流露出來。
情緒流動之後,人才會變得鮮活。
2. 重視他表達的部分,讓他覺得表達是有用的
對情感隔離的人來說,表達感受是不太容易的。
所以一旦他們表達了。
試著給他們一些正向的反饋,做一些積極的調整。
比如,他說自己很累,搞清楚他累的點是什麼,是做家務累?還是心累?
之後,試著看自己能不能幫忙承擔一些。
身體累就按按摩,心累就聽他講講心裡話。
一旦他發現,遇到事情,除了逃避還可以好好溝通解決,而且溝通解決是更有效率的。
慢慢的,他就能學習到新的行為模式。
3. 給他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伴侶刀槍不入真的是件很讓人抓狂的事兒。
但是這種時候,如果你能穩住自己,不被情緒裹挾。
好好地說話,好好地解決問題。
他也會學習到新的經驗。
也可以試著主動和他分享遇到衝突時,你的做法。
拓展他的認知,幫他看到,這個世界,不止一種活法。
他是有選擇的。
b. 如果,你是關係裡那個情感隔離的人
你需要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
情緒並不可怕,試著做一些情緒宣洩,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試著把深埋在心底的情緒發出來。
可以是寫在紙上,再燒掉。
可以是找一個樹洞,盡情傾訴。
其次,你要學習新的應對模式。
失落時,傷心時,怎麼表達情緒,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也不傷害別人的方式。
試試看,不管過去怎樣,只要你願意改變,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電影最後,炳本追上了佐知子。
他跟佐知子表白:
“我說謊了,我喜歡你”。
佐知子會不會點頭,是未知數。
但對炳本來說,這一步意義重大。
因為足夠在乎,他克服了固有的隔離模式,去試著表達,試著為自己爭取。
而這,就是走出情感隔離的開始。
即使這一次表白失敗,下一段關係,相信也會變得不一樣。
生活中的我們也一樣。
不管你是不是一個隔離的人,我們都需要找到那條路:
如何跟伴侶表達自己;
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要知道,問題本身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去面對問題。
當你們一起成為更有彈性,更包容的人時,你們的關係,也會更穩固。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金櫻子
編輯:樸素的樹、如歡
圖源:網路
長期的情感隔離,不僅會讓關係逐漸枯萎,也會讓我們深陷自我懷疑。
改變固有的行為模式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決心,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也在關係中感到麻木、孤獨,喪失了情緒感知力,想要勇敢地接納情緒、修復關係,卻不知如何改變,不妨求助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耐心傾聽你的困擾,從專業角度為你分析問題成因,給予你堅定、有力的支援,幫助你邁出情緒表達的第一步,最終療愈關係,走向幸福。
為了鼓勵更多人體驗心理諮詢,壹心理推出了半價諮詢優惠活動。原價¥400~1000的心理諮詢,首次下單低至¥200/次!
點選下方海報,立即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