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瑞瑞)今年除夕還在村衛生室過新年!”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賀圈鎮彭灘村鄉村醫生顧彥琳做村醫30年了。她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每年她和丈夫都會堅守在這裡,害怕鄉親們有什麼緊急情況,希望鄉親們能過個健康年。
定邊縣賀圈鎮彭灘村鄉村醫生顧彥琳到村民家中為患者診療。受訪者供圖
1970年,顧彥琳出生在定邊縣賀圈鎮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94年畢業於定邊縣衛生職業學校。那時候,附近村裡都沒有醫生,村民生病了只能到鎮裡,非常不方便,村幹部就希望她能留在村裡給村民看病。出於對醫生職業的熱愛,她就和同為衛校畢業的丈夫籌劃在自家辦一個便民診所,從此一干就是30年。
在由三間左右平房組成的彭灘村衛生室牆上掛滿了獎牌
“能一直堅持下來,就是憑著對醫生這份職業的熱愛吧。”顧彥琳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她跑遍了村裡的每一條道路,瞭解每一戶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她心裡一清二楚。
“我原本就是這片土地土生土長的人,家鄉的父老鄉親身體健康情況也是我的職責所在,我必須做到心中有數。”讓顧彥琳印象深刻的是張改選老人一家,張改選患有高血壓病、腦梗死、重度氟骨症等慢性病,妻子郝翠蓮腿腳不利落,還患有糖尿病。“當時我就定期上門服務,為他們量血壓、測血糖、檢查身體,主動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及家人情況,並且把便民服務卡貼在家裡最顯眼處,希望他們身體不適時能隨時聯絡自己,現在老兩口對我像親閨女一樣。”
“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就像顧彥琳的小名“蒲子”一樣,在當地,她的醫術在30年的日日夜夜裡,得到了當地百姓的認可,而她也人如其名,像蒲葦一樣紮根於此,用愛心和醫術,守護一片土地百姓的健康和幸福。
“新年了,希望的鄉親能平安健康的度過春節,我會一直在這裡守護大家。”顧彥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