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在糖尿病防治、技術創新、患者管理的征途上,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始終砥礪前行,開創了全新的診療模式與管理理念。
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以下簡稱“科室”)自成立至今,已獨立運作超20年,作為佛山市首個獨立內分泌科,有著非凡的發展歷程。科室始終將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診療服務作為宗旨,堅持不懈地學習前沿知識,並積極引進先進醫療技術,憑藉著這份執著與努力,如今已發展成為佛山地區規模首屈一指、治療水平領先的內分泌科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科室在全省內分泌學科綜合排名中位列第17,更是榮獲佛山市“十四五”醫學特色專科和南海區“十四五”醫學高水平重點專科兩項殊榮,彰顯出其在醫療領域的卓越地位。
“醫學界”邀請到南海區人民醫院舒毅教授、羅海釗教授、柯偉玲護士長就科室的發展、特色管理等方面進行經驗分享。
建設技術領先、創新驅動的醫療團隊:提供卓越的診療服務
舒毅教授介紹,科室精心組建了一支專業團隊,成員技術精湛、創新能力強勁且層次結構合理,包括12名碩士研究生、2名本科生以及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在全體成員齊心協力之下,科室漸漸形成了以糖尿病管理和糖尿病足治療為核心的優勢領域,並且於這些領域收穫了顯著的成果。比如,科室在佛山市首開先河開展糖尿病足下肢動脈介入治療,並積極推進多學科協作模式,使得糖尿病足治癒率高達95%,成功讓大量患者免受截肢之苦。
科室高度重視人才培養,透過持續教育、專業培訓和技能提升等多種途徑,致力於建設高素質的醫療團隊,為患者提供前沿醫療服務。科室還積極推動臨床與基礎研究的深度融合,提升診療水平。此外,注重引入新技術和新方法,進一步改善治療效果並提高患者滿意度。透過多學科協作,逐步建立垂體與腎上腺疾病的一體化管理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統化的醫療服務。羅海釗教授提到,在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的學習過程中,他掌握了前沿技術和先進理念。回到科室後,他積極將這些寶貴經驗應用於臨床實踐,推動診療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為科室的醫療水平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系列舉措如同一股強勁動力,助力科室在專業領域穩步前進。
在科研與教學層面,近五年內科室積極申報省市科研專案多達14項,其中包括1項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專案和2項廣東省級課題。在學術論文發表方面成績斐然,共計42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論文3篇、SCI論文12篇。與此同時,科室還開展了28項國家級、省市級繼續教育專案,並踴躍落實鎮級醫院專科幫扶計劃,有力地推動了區域醫療衛生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
推進國家標準化代謝病管理中心建設:開創代謝性疾病診療新篇章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壓等為典型代表的代謝性疾病發病率呈現出顯著上升的態勢,對人們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有效提高代謝性疾病的診療效率,並最佳化資源利用情況,在寧光院士的積極牽頭下,中國醫師協會組建了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該中心透過整合疾病診療、快速檢測、資料分析、患者教育以及隨訪等多項功能,創新性地打造出了一種高效的醫療模式。
舒毅教授介紹,2018年科室成為了MMC的成員單位,並精心設立了MMC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患者在院內就能夠完成全面的代謝指標檢測、糖尿病併發症篩查,還能接受健康教育,無需輾轉於多個科室,大大減少了就診的繁瑣程度。不僅如此,科室還充分發揮移動終端技術的優勢,患者在院外可以自主上傳檢測資料、隨時檢視報告,而醫生則能夠依據實時資料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真正實現了線上線下的同步管理。這種創新模式極大地最佳化了患者的治療體驗,同時顯著提升了管理效果。自MMC成立以來,已經為6868名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併為他們量身定製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其中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率高達64.63%,血糖、血壓、血脂的達標率達到24.19%,這些卓越的成績已經超越了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
2023年,科室進一步推出了MMC 1 + x 糖尿病慢病管理模式,透過聯合多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有效提升了基層慢病管理水平,實現了糖尿病診療技術的同質化。此外,科室還切實落實了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制度。六年來,科室在MMC建設中成績斐然,先後榮獲了MMC資料管理獎、優秀管理中心和示範中心等多項榮譽。舒毅教授還積極參與了代謝性疾病管理指南和專家共識的編寫工作,為代謝性疾病防治的標準化和規範化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多學科協作與整合醫療:鑄就糖尿病足診療的核心優勢
糖尿病足作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足部併發症,其根源主要在於長期高血糖的影響。這一病症可能引發足部潰瘍、感染,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導致壞疽,對患者的足部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糖尿病足的治療是一項複雜而系統的工程,通常需要多學科團隊的緊密協作,其中涵蓋內分泌科醫生、足病專家、感染科醫生、血管外科醫生以及專業的護理團隊等。羅海釗教授分享道,在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學習的這段經歷,使其收穫頗豐。他不僅掌握了糖尿病足治療的前沿新技術,比如對創面二期縫合時機的精準拿捏以及血小板凝膠的巧妙應用,更重要的是深刻領悟到整合醫療理念對於糖尿病足治療的重要意義。在治療時,不能僅僅侷限於關注患者的生理病痛,還需高度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透過及時且有效的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樹立積極應對疾病的心態,這對於治療的順利推進至關重要。
羅海釗教授回憶,有許多病例令人難以忘懷,其中,2024年元旦期間收治的一位患者尤為典型。這位患者長期依賴家屬代開藥,自身並未對血糖進行規範監測。一次因修剪指甲時不慎剪破一個小傷口,在自行處理後,足部出現腫脹且伴有嚴重感染,直至高熱不退才前來就診。當時,患者的足部紅腫不堪,還散發著明顯的惡臭。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醫療團隊迅速展開緊急處理,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治療,最終成功保住了患者的足部。這個案例深刻地警示我們,糖尿病足的治療容不得絲毫拖延,此外,患者的積極配合也是決定治療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科室在糖尿病足治療領域積累了豐富且寶貴的經驗,擁有較高的治癒率,成功降低了患者截肢的風險。透過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手段和個體化的護理方案,為患者量身打造出有效的治療策略,顯著提升了治療效果,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眾多糖尿病足患者帶來了康復的希望。
構建全方位糖尿病教育體系: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推動健康管理
糖尿病教育與指導尤為重要,尤其是在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治療調整或出現併發症時。柯偉玲護士長指出,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形式多樣,核心在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知識水平。科室透過多種途徑開展患者教育,例如:一對一指導幫助患者掌握胰島素注射和血糖監測技能;透過小組教育和大型講座普及知識,並組織戶外活動,讓患者在健康教育中成為傳播者。
在教育實施中,科室圍繞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制定健康教育目標,提供個性化教育方案,鼓勵患者主動參與。透過分解複雜的醫學資訊,將其簡化成易於理解的內容,逐步引導患者適應和執行,細化行為改進目標,重視患者反饋並及時調整方案。
此外,科室為患者提供日誌本和應用程式等工具,幫助記錄血糖、飲食和運動情況,並鼓勵家庭成員參與,以提供更多支援。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和資源條件,科室採用講座、討論、示教與反示教、場景模擬等多種形式,幫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管理技能。同時,科室定期或不定期在門診和社群舉辦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進一步擴大教育覆蓋面,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支援和指導。
小結
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自成立以來,憑藉專業的醫療團隊和創新的管理模式,在糖尿病及相關疾病的治療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科室採用MMC慢病管理模式,提供高效的一體化健康管理,顯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在糖尿病足治療方面,科室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成功降低了截肢風險。此外,科室透過個性化和標準化的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幫助他們更有效地控制疾病。
總之,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在醫療技術創新、教育培訓和管理模式最佳化方面不斷進步,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卓越的醫療服務,推動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持續發展。
專家簡介
舒毅
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碩士研究生,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內分泌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教授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糖尿病教育與支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內分泌科醫師分會委員
佛山市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
南海區內分泌學會主任委員
佛山市醫學骨幹人才、南海區名西醫
擅長於糖尿病管理及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治
專家簡介
羅海釗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內分泌代謝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中西醫學會肥胖與體重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佛山市預防醫學會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佛山市骨質疏鬆學會委員
南海區醫學骨幹
發表SCI論文3篇
參與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專案1項
擅長於糖尿病足的綜合治療
專家簡介
柯偉玲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護士長
廣東省護理學會肥胖與代謝病護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護理學會磁性優質護理專委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護士協會研究護士分會委員
廣東省護理學會護理質量改進專業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護理學會循證護理專委會委員
“此文僅用於向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平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