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劉玫妍)2月4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將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因美納(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公告顯示,包括因美納在內的兩家企業“違反正常市場交易原則,中斷與中國企業的正常合作,採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中國企業合法權益”。根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第十條,中方將對該公司採取包括限制進出口、投資、人員入境、罰款等在內的多項措施。
同日,因美納發表宣告,“目前,公司正對相關事情的影響進行詳細評估,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基因測序行業集中度較高,因美納、Thermo Fisher以及來自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合計近90%,其中因美納市場份額約佔70%,中國是其重要市場之一。
不過,近年來因美納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已經受到來自新崛起的國產測序儀的挑戰,市佔率不斷降低。資料顯示,2020~2022年,因美納佔中國市場份額分別為59%、48%、37%,逐年縮水。2023年,因美納在國內區域的新增裝機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至26.5%。
2月5日,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基因測序是未來生物經濟的底層設施,基因資料是發展精準醫療的關鍵。因美納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既是反擊外部不公平競爭的必然之舉,也是中國生物科技自立自強的契機。”
該業內人士表示,因美納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後,其在華業務受限,市場佔有率可能進一步降低。短期來看,這對於已經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的臨床實驗室而言,可能面臨試劑短缺、裝置維修保養等問題。但從長遠來看,這也為本土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相關企業都可能憑藉自身特色,推動國內測序儀市場格局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