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鄭州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召開。
撰文丨梁露露
來源丨大河健康報
選擇鞏義、中牟、金水、惠濟作為“三明醫改經驗”市級攻堅示範縣區;開展領導人員年薪制試點探索;依託鄭州市中醫院建設世界(中國)中醫針灸中心;推進鄭州市中醫藥立法……鄭州市2025衛生健康工作這樣幹!
2月6日,記者從2025年鄭州市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獲悉,2025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基層基礎為重點,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持續抓改革、強基層、提能力、優服務、保安全、促發展,進一步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最佳化醫療資源均衡佈局,強化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
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實施“三明醫改經驗”改革攻堅。選擇鞏義、中牟、金水、惠濟作為市級攻堅示範縣區,力爭在政府投入保障、債務化解、薪酬制度改革、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等方面創新突破;其他區縣(市)也要全面鋪開推進。
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建設基層集採藥品管理、醫共體醫保基金線上結算撥付和醫療服務價格動態監測系統。規範醫療服務及收費計費行為,及時處理醫保部門移交的涉及醫療行為線索。
加快推進縣域審方中心、中心藥房、共享中藥房建設,縣域中心藥房覆蓋率達到50%以上。開展醫療機構藥物臨床試驗(GCP)。
推動擴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範圍。持續推進“護理到家”和“家庭病床”服務。推動取消門診預交金,醫療機構將醫保患者住院預交金額度降至同病種個人自付平均水平。
持續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
對三級公立醫院CMI、出院患者四級手術佔比等22項績效指標實施月監測、季通報、半年分析和年度評價。
推動人事編制改革。盤活用好現有編制資源,儘快消化存量,逐步降低空編率。積極推動解決市屬公立醫院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原試點”人員歷史遺留問題。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薪酬總量管理制度,建立與醫療服務收入佔比、收支情況、債務風險等掛鉤的薪酬總量動態調整機制。逐步縮小醫院內部業務科室間的收入差距,向兒科、急診、感染、病理、精神、全科、產科、護理等專業傾斜,力爭5年內公立醫院業務科室間收入差距降至1.5倍以內;力爭到2026年,公立醫院人員薪酬中固定收入佔比達到50%左右。合理確定領導人員薪酬水平,根據績效考核、高質量發展核心指標完成情況動態調整。開展領導人員年薪制試點探索。
推進收費機制改革。調整1-2次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推動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佔比逐年提升,力爭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對社會需要、收費較低的兒科、精神、中醫、感染、產科等醫療機構和薄弱科室,積極爭取價格調整、政策性虧損補助等支援。
加強業財融合,促進資源有效分配使用,無基本建設和裝置購置非流動負債的公立醫院佔比、收支平衡的公立醫院佔比達到60%以上。
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完成國家批覆3-5年建設目標。積極爭取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專案。加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力爭新增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個,省級10個。
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推進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與河南大學的合作。
引進醫學博士研究生20名以上,柔性引進人才(團隊)30名(個),力爭新培養省市認定的高層次人才5名以上;積極推薦申報河南省優秀專家、中原英才計劃、國家和省名中醫等系列評選。
落實“人工智慧+醫療健康”行動,發展智慧健康管理、智慧臨床輔助診斷等應用場景。
推動河南省神經疾病區域醫療中心等3個專案開工,市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等4個專案加快建設,市中心醫院高新醫院、市六院傳染病綜合救治樓等8個專案竣工投用,新增床位2400張。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依託鄭州市中醫院建設世界(中國)中醫針灸中心,力爭2026年初完工投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考察對接產業專案10個以上,力爭完成專案簽約5個。
加快實施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範試點專案。推動建設“1+6”開放式智慧共享中藥房,打造鄭州市中醫藥數智服務平臺。持續推進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和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推動國醫大師等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培養“鄭州市中醫藥學科領軍人才”10人,中醫骨幹人才100名、青苗人才200名。建成符合標準的中醫館60個、中醫閣300個。
鞏固提升基層服務基礎
加快推進以金水區為代表的15家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打造惠濟、上街、高新、經開4個醫療集團建設樣板。
抓實縣域醫共體建設。逐步將產權明晰的公有化村衛生室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加強市級遠端診療中心對醫共體業務指導和質控。鄉鎮衛生院遠端影像、遠端心電覆蓋率提升至90%以上。
落實醫共體、醫療集團“四個下沉”要求,醫共體牽頭醫院向基層派出至少1名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常年服務;醫療集團牽頭醫院每週至少3個工作日向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派駐不少於3名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幫扶,每個幫扶週期至少半年。
每個縣市打造1-2所具備“五結合”服務功能的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基本達到二級醫院服務能力。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公有化建設,全市公有產權村衛生室佔比達到95%以上。
推動縣域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牽頭醫院不低於40%的專家號源、預約裝置檢查等醫療資源交由家庭醫生管理支配,推動二級以上醫院全科醫生作為家庭醫生或加入基層家庭醫生團隊,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簽約、診療等服務,引導簽約居民首診家庭醫生、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動為簽約慢病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為80歲以上籤約老年人提供居家藥學、護理等服務。
以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重點任務執行情況、經費落實和使用情況、鄉村醫生補助落實情況、重點人群獲得感為重點,完善以資金落實為重點、以結果為導向的專案績效評價方案,實現每個區縣(市)和基層醫療機構的評價全覆蓋。持續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向個人開放和應用。
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做實重點監測物件健康幫扶服務,持續開展“七免一減”等惠民舉措。
持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推動中原、滎陽、中牟、管城、金水加快完成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提升群體免疫水平,確保以鄉鎮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
完善全市“1+16”家傳染病監測預警中心配置功能。持續開展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點傳染病防控,確保新發和輸入傳染病規範處置率達到100%。
加快推進慢病智慧管理資訊平臺建設,逐步為基層配備數字出診包、智慧血壓儀等診療裝置。在醫共體內開展“兩病”免費用藥試點探索。
積極推進健康城市建設
全面推進健康鄭州十八個專項行動,提升主要健康指標。深化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全城清潔”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打造健康科普微平臺,大力推廣鄭州市中心醫院、鞏義市人民醫院健康科普經驗做法。常態化開展“健康素養、綠城風尚”健康大講堂“六進”活動,持續提高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打造鄭州人的健康集市、“健康鄭州號”地鐵列車和“健康地鐵驛站”,營造健康科普濃厚氛圍。
提升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水平
鼓勵引導更多醫療機構轉型為老年醫院、康復護理機構,力爭各縣(市)均設定(掛牌)1所老年病醫院。全市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設定比例達到85%以上,其中規範化設定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30%。依託緊密型醫聯體推廣“全鏈式”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擴充套件老年健康促進行動覆蓋面。
每個區縣(市)至少舉辦1所普惠托育機構,全市普惠託位佔比達到90%以上。大力發展用人單位辦託、社群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
建立國家和省級婦幼特色專科,建設兒童友好醫院、生育友好醫院和省級婦幼健康區域醫療中心。
推動兒科服務實現廣泛覆蓋,9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提供兒科服務。推動公立醫院開展心理門診和睡眠門診服務,舉辦不少於100次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爭取省級精神衛生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專案。
全面提升行業綜合治理能力
啟動“十五五”全民健康規劃、區域衛生規劃編制,爭取一批重大工程、重大專案列入國家、省、市規劃盤子。
加強醫療衛生、公共衛生等領域監督執法,持續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非法應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等專項行動。
推進鄭州市中醫藥立法。全面推進法治醫院建設,助力醫院可持續發展。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